上海將大力培育預拌砂漿市場
2006年,上海市完成散裝水泥供應量917萬噸,水泥散裝率達到94.73%,已連續14年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全市使用散裝水泥2007萬噸,使用率達到72.49%,同比增長2.3個百分點。節約了水泥包裝費4億元、節電1.45億千瓦時、節煤15.7萬噸、節水2408萬立方米、因減少包裝而節約木材66.2萬立方米或減少石油消耗9萬噸、減少粉塵排放7.93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612噸、減少水泥破包損失100萬噸,折合綜合效益約10億元。2007年,上海市散裝水泥工作目標:散裝率保持在90%以上,使用率達到75%. 1.提高固體廢棄物的利用水平,開拓散裝水泥的發展領域。上海市水泥和混凝土工業不僅全部消化了上海市工業副產品粉煤灰(除市政筑路外)和水淬高爐礦渣,而且每年還從周邊省市進埠一部分粉煤灰和礦渣,幫助兄弟省市提高廢渣資源利用水平。此外,上海市有關科研部門還適時開展鋼渣在水泥和混凝土工業中資源化利用的研究和試應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這一成果將在“十一五”期間得到實際應用。
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進一步加快農村發展散裝水泥步伐。加大在鄉村市政道路、農村小水利、農村建房中使用散裝水泥的工作力度。對列入市重點發展規劃的鄉、鎮,要作為在新農村建設中開拓散裝水泥市場的重點。
大力發展水泥中轉庫,提高進滬水泥散裝率。上海現有散裝水泥中轉庫26家,每年中轉外省進滬散裝水泥的能力為600多萬噸。為滿足上海重大工程建設對進滬散裝水泥的需求,上海市散裝辦與兄弟省有關部門合作探索建立水泥供應的預警機制,通過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積極引導支持企業發展集一流工藝技術裝備和現代物流于一體的大型中轉配制站。
培育預拌砂漿市場,提高散裝水泥使用率。2006年,上海市建設工程使用預拌砂漿的工作已進入建筑建材業管理流程;預拌砂漿生產與應用技術規程、干粉砂漿生產與應用技術規程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完善,為建設工程大規模使用商品砂漿在標準、規范上奠定了基礎;預拌砂漿年生產能力已達到1100萬噸,基本能滿足市場需求,其中散裝干粉砂漿生產、運輸、儲存、攪拌、使用國產設備一體化在建設工程使用,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2007年將率先在節約型工地、優質結構工程實現100%使用預拌砂漿,2008年爭取預拌砂漿使用率達到75%的目標,進一步推進散裝水泥工作。
依靠科技進步,做好科研成果轉化工作。結合《上海市散裝水泥“十一五”發展和水泥中轉建設規劃》,上海市散裝水泥的推廣,依托于開展科研和科研成果的產業化運作。企業依靠科技進步,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加速了推進上海市散裝水泥的發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