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十一五”末將禁止使用黏土制品
日前,福建省有關部門印發了《福建省墻體材料“十一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10年,全省新型墻材總產量將達到170億標塊以上,非黏土類新型墻材產量占墻材總產量的比例達到70%以上;技術含量高的輕質、高強、多功能,并便于機械化施工的新型墻材占一半以上;新型建筑砌塊生產企業平均規模達到6萬立方米以上,輕質建筑板材生產企業平均規模達到20萬立方米以上;先進適用技術得到廣泛運用,部分先進技術裝備不僅能滿足全省需要,而且向國內提供并出口國外;每年培育幾家具有一定規模和示范作用的龍頭企業,初步形成具有自主開發能力的技術創新體系。
規劃要求,全省建制街道辦事處區域及經濟技術開發區范圍內的各類建筑工程,自2006年起,在“禁實”基礎上,空心黏土制品使用比例每年按20%以上遞減,至2010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設計、使用黏土制品。各縣(市)政府所在地的各類建筑工程,空心黏土制品使用比例每年減少12%,至2010年年底前使用空心黏土制品的比例應控制在40%以內。全省鄉鎮政府所在地各類建筑工程禁止使用黏土磚并逐步向農村延伸,具體時限由各縣(市)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到2010年,新型墻材在城區內應用比例達到75%以上,其中,設區市市區全部采用新型墻材,縣級市區達到60%,鄉鎮政府所在地達到35%以上;農村建筑推廣應用新型墻材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對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規劃提出,2006~2010年,全省累計節約土地4000公頃,節約能源770萬噸標準煤,廢棄物綜合利用2300萬噸。到2010年年底,新型墻材企業基本實現清潔生產。
在產業布局與建設重點方面,福建將以福州、廈門、泉州市為重點,大力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積極培育扶持龍頭企業,建設南安泉堡省級新型墻材示范生產線,順延上下游產品,延伸產業鏈,著力打造“3個基地、3個產業帶”,即以相關企業為依托,產能達80萬立方米以上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生產基地、產能超過500萬平方米的硅酸鈣板生產基地、新型建材機械裝備生產基地;以相關企業為依托,產能逾390萬立方米的閩東南沿海新型墻材產業帶、產能達150萬立方米以上的閩西紅色新型墻材產業帶、產能在209萬立方米以上的閩東北綠色環保新型建材產業帶。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