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承包混凝土工程仍有難題待解
83億美元的尼日利亞鐵路現代化改造項目,62.5億美元的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兩個標段工程,目前在建的6.5億美元的蘇丹麥羅維大壩項目,以及既是歐洲最高、也是世界第一高全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的340米俄羅斯聯邦大廈……這些舉世矚目的工程彰顯出中國企業對外承包工程的實力和技術水平。
然而,不久前記者從全國對外承包工程座談會上感受到,在開展對外承包工程業務中,工程規范與技術標準、企業間無序競爭、勞務人員脫離監管等現狀,是企業老總們極為關切的問題。有些不僅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甚至影響了中國企業的形象。
熱盼推行中國標準河南國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任金洲告訴記者,工程的技術標準問題是制約我國企業發展的瓶頸之一。目前,國際工程執行的主要是歐美國家的標準,中國標準不被國際市場承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對此,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副總裁劉大山也有同感,他同時指出,我國相關部門尚未將自己的標準翻譯成英、法、意等版本,也導致了我國標準難以進入國際市場?!罢M織完善各類建設行業標準和規范,并積極向國外推行,或扶持一部分設計咨詢單位到國際工程市場從事工程管理和咨詢服務,或與工程公司一起組成聯合體參與國際市場工程總承包項目的競標,這些都能提高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承攬總承包等一攬子交鑰匙工程的能力,增強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FONT>
政策支持眾望所歸“金融支持與金融服務尚不能滿足走出去企業需求”也是企業反映較為集中的問題。任金洲說,目前除中國銀行在大多數發達國家和極少數發展中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外,其他銀行都沒有走出國門,中國承包工程企業在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執行工程不能得到中國金融機構的支持與服務。
大連國際的王新民也希望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擔保額度,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創新金融產品,為企業提供專項資金支持,幫助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
對于保函問題,任金洲認為,國家2001年出臺的《對外承包工程保函風險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統一企業使用累積資金不得超過3000萬美元,該規模已經不能滿足國際承包工程發展和企業規模增長的需要。他希望國家擴大保函基金的規模,降低申報門檻,撤銷擔保手續,簡化審批程序,加大支持走出去企業的力度。同時希望國家財政擴大境外工程項目貸款財政貼息規模,提高實際貼息金額,以緩解央行連續3次上調存款準備利率給企業增加的資金成本壓力。
管理體制亟待完善勞務是中國工程企業重要的競爭資源。目前,有些勞務人員到國外后就脫離了企業的監管,出現司法真空。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邢濤認為,此問題若長期得不到解決,很多公司將放棄中國勞務而選擇印巴勞務。長此以往,不僅使中國企業成本優勢喪失殆盡,也將大大減少我國勞務工人的就業機會。
為此,邢濤建議進一步明確境外勞務管理的責任主體,從國家法律法規的層面上規范境外勞務的管理體制。同時,加強對外派勞務人員的培訓、教育和資格審查,加大對境外違法勞務人員的懲罰力度,逐步形成中國特色的政府、企業、勞務人員協同參與的高效的管理體制。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