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及配套件產業基地布局總覽
中國工程機械制造與配套廠家分布在中國的不同城市和地區,這些城市和地區通過實施區域經濟發展及產業化進程戰略,逐漸形成了工程機械及配套件集群特色的產業基地。本期特稿之深度觀察,著重探悉了中國工程機械整機及配套件產業地域的布局,期待你的關注。
(一)工程機械產業基地
中國工程機械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制造體系,即市場化運作的工程機械研發、生產制造和銷售體系。已成為世界工程機械生產大國和主要市場之一,年銷售額規模位居世界第三,主要產品年產量位居世界第二。
中國國內在工程機械主要品牌企業集中在徐州,常州,長沙,廈門,柳州、濟寧及周邊地區,形成了中國工程機械重要產業基地。
1、產業基地:江蘇徐州
代表企業:徐工集團
關注指數:★★★★★
徐州是我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品牌企業——徐工集團所在地。除了徐工集團,還有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徐州利勃海爾有限公司,徐州羅特艾德回轉支承有限公司和徐州美馳車橋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合資,獨資工程機械制造企業。
目前,徐州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總數達100多家,2005年銷售收入已達約300億元,占據了整個中國工程機械銷售收入的1/3左右,出口創匯超過1億美元,成為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生產及出口基地。
徐州擁有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兩大工業園區。一個是徐工集團所在的金山橋徐州工業園,工業園區一期工程已建成1.5平方千米,總體使用面積5平方千米。另一個是在徐州郊區銅山縣柳新鎮興建的民營工程機械生產基地。目前已經有20多家民營企業進駐,2005年銷售額超過20多億。這兩大園區建成后將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最大的產業集群地,將更加突出徐州作為中國工程機械制造與出口基地的龍頭地位。
2、產業基地:江蘇常州
代表企業:常林集團
關注指數:★★★★☆
常州是中國第二大工程機械集團——常林集團所在地。除了常林集團外,常州還有常松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華駿機械有限公司,長齡機械,常林榮立,長齡液壓,長江工程機械等一大批民營工程機械企業。
2005年,整個常州工程機械總銷售額達到100億元以上,是目前國內僅次于徐州的第二大工程機械生產與出口基地。
常州處于我國制造業最發達的“蘇錫常”產業帶最北端,以常林及外資工程機械制造企業為依托,常州市政府也把工程機械作為支柱產業業之一加以重點支持。常州具有非常好的工程機械投資環境,發展極具潛力。
3、產業基地:湖南長沙
代表企業:中聯,浦沅,三一,山河智能
關注指數:★★★★☆
長沙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生產基地之一,它的民營企業業績驕人。中國工程機械四小龍(中聯,浦沅,三一,山河智能)分布在這里,2005年,四家企業的年銷售收入達到80多億元。
整個長沙工程機械生產基地2005年的銷售收入也已達100億元以上,超過了廈門,僅次于徐州,與常州不相上下,成為目前我國第三大工程機械產業基地。并且已經形成了,以三一為中心的長沙星沙工業園和以中聯為中心的長沙及附近的五大工業園。
由于長沙的工程機械企業主要是高科技型,加上中聯,三一兩大品牌企業的的蓬勃發展帶動下,長沙顯現的極具發展活力。
4、產業基地:福建廈門
代表企業:廈工集團
關注指數:★★★☆☆
廈門的工程機械產業已經非常發達。除了廈工集團外,廈門還有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龍工,晉工等四十多家主機及配套件生產企業。
2005年,廈門工程機械總銷售收入達90億元,其中廈工集團達50多億元。目前廈門已經成為我國第四大工程機械生產及出口基地。另外,福建是我國最的裝載機生產基地,年產銷量占全行業1/3以上,主機,配套件銷售和維修服務隊伍遍布全國各地。整個福建工程機械主機制造企業有裝載機約25家,叉車及路面機械約10家,砌塊機企業約40家,配套件企業約35家,總計110家以上。
2005年,福建工程機械總銷售收入約170億元,占全國總銷售收入的14%左右。福建也成為中國目前僅次于江蘇,山東的第三大工程機械制造大省。
5、產業基地:廣西柳州
代表企業:柳工集團
關注指數:★★★☆☆
柳州是我國工程機械第二大優勢品牌——柳工集團的所在地,也是目前我國建筑用錨具最大的制造企業——柳州歐維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地。
2005年,柳工集團集團主營業額達65億以上。 2005年,整個柳州工程機械基地總的銷售收入已超過80億元以上,成為我國目前的第五大工程機械生產與出口基地。
近年來,柳州工程機械發展的局面發生了很大變化,較前幾年,顯示出了很大潛力。借助中國東盟發展機遇,廣西將柳州定為與東盟合作的 “M”型一軸兩翌發展戰略的中軸線,更加突顯了柳州作為廣西制造業基地的地位。 新興建的柳江工業園區,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汽車及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入住,為柳州工程機械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極其優越的條件。 同時,在上汽通用五菱及二汽柳州東風汽車公司高速發展的帶動下,滋生了大批配套件企業,極大的優化了配套件行業環境。 另外,在柳鋼高速發展的帶動下柳州的冶金工業也呈現快速發展勢頭,大大改善了鋼材為主要原材料的供應環境。柳州將成為我國西部與東部并駕齊驅的最大的工程生產與出口基地。
6、產業基地:山東濟寧
代表企業:山推集團
關注指數:★★★☆☆
山東濟寧,有中國推土機行業的排頭兵企業——山推,還有世界第二大工程機械集團小松制作所和世界最大的液壓件企業之一的伊頓公司等在中國的合資企業。
雖然2005年,濟寧的工程機械銷售收入只有60多億元,但是比2003年得30多億翻了一番,極具發展潛力。另外,許多外資企業看好這的投資環境,紛紛進駐山推國際事業園。
山東省在中國工程機械最發達省份中排名僅次于江蘇省,位居第二。品牌企業臨工所在的臨沂,骨干企業山工,德工所在的青州,德州;骨干企業方圓集團及國際著名企業斗山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所在的煙臺地區,以及眾多中小工程機械企業所在的泰安,福田重工及濰柴所在的濰坊,山東鴻達集團所在的淶陽都是工程機械比較集中的地區。
根據統計,山東省年銷售收入一億元以上的工程機械企業達15家。2005年的總銷售額已超過200多億元,是全國億元銷售額以上工程機械企業最多的省份。
7、產業新基地: 安徽合肥
代表企業:安叉集團,安徽TCM,合肥日立
期待指數:★★☆☆☆
安徽的合肥有中國叉車行業的龍頭企業--安叉集團,安徽TCM,合肥日立和配套件企業合肥長源等,也是目前中國工程機械較具規模的生產基地,且有一定的發展前景。
8、產業新基地:內蒙古包頭
代表企業:內蒙古一機集團,二機集團,北汽股份,阿特拉斯等
期待指數:★★☆☆☆
近年,內蒙古包頭成為在西部崛起的以制造非公路運輸車位主新興工程機械生產基地。這里有中國最大的軍工企業內蒙古一機集團,還有內蒙古二機集團。依靠雄厚的技術幾制造基礎發展起來的包頭工程機械制造業,吸引了世界排名第三的特雷克斯集團在這里大規模投資。
目前,包頭有我國最大的礦用汽車合資企業--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及合資企業--阿特拉斯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生產北方重型卡車及阿特拉斯系列液壓挖掘機。
(二)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產業基地
工程機械配套件業擔負著為各類工程機械主機配套的任務,而主機的核心技術集中在配套件。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能否成為工程機械強國,配套件是關鍵。環顧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制造業的發展進程,在地理布局以及產品類型等方面逐漸形成了集群優勢的產業基地,本刊記者帶你一同前往觀察其產生的背景和各自不同的特點。
第一站:徐州
觀察背景:徐州是我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品牌企業——徐工集團所在地。徐工集團對徐州本土配套件產品的需求可以占到其產量的1/3以上。
觀察理由:在現代工業社會,一個大型重工業企業的存在,對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
觀察現狀:目前,徐州地區工程機械配套件方面做得最為出色的幾個領域包括傳動機械,鋼結構(挖斗),回轉支承等。這些配套件也是徐州三大主機廠需求量較大,較為穩定的關鍵部件。工程機械行業龍頭——徐工集團的存在,直接帶動了整個徐州地區以及配套件行業的共同發展。
觀察趨勢:徐州配套件業近水樓臺,以徐工集團為依托,產品外銷福田、廈工等主機廠商。
觀察特點:事實上,目前徐州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呈現三大特點:
1、零部件產品銷售價格低、企業盈利低。
(1)工程機械行業的價格戰是造成其下游配套件企業利潤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2)徐州大部分本土配套件企業創新能力、研發能力不強,價格戰也就成為其手中惟一利器。
2、零部件行業企業過多,產品過多。
(1)產業集群云集模式散亂、無規律。
(2)企業之間缺乏適當的整合和調整。
3、零部件企業規模過小,缺少引領一方的龍頭企業。
(1)領軍企業屈指可數,且合資企業居多。
(2)期待資產重組或并購。
觀察結論:徐州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橫向聯合,打造優勢產業集群,與國際、國內對手同臺競技,不失為上策。
第二站:寧波
觀察背景:作為中國長江三角南翼的經濟中心城市,物流和機電制造業是寧波的顯著特色。工程機械液壓件和精密鑄造企業在其中顯得猶為引人注目。
觀察理由:在這樣一個具有濃厚經商氛圍的地域,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劃上了極具特色的一筆!
觀察現狀:寧波,是中國通用機械,塑料機械,機電零部件,家用電器及配件,移動電話,電力設備,電動工具,五金制品及工具,石油化工,不繡鋼制品,汽車及零配件的重要生產基地。
觀察趨勢:目前,寧波已建與在建的重要制造基地有:汽車配件基地,移動通訊基地及光通訊基地,微電子及元器件基地,儀器儀表產業基地,電動工具基地,家用電器基地和電光源產業化基地等,產業基礎非常雄厚。
觀察特點:江浙商人作風低調,經營高明。
1、賽克思液壓與博世力士樂強強聯手的同時,還與山河智能、山東卡特重工聯合開發液壓新品。
2、海宏液壓閥產品基本覆蓋了寧波所有裝載機企業,用精細和 認真搭建品牌與效益。
3、中意液壓馬達樹立金牌供應商形象,用行動踐行了致道著生存。
觀察結論:寧波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定位準確,差異化競爭才能成就百年基業。
第三站:濟寧
觀察背景:近年,山東濟寧正在成長為工程機械配套件的生產基地之一。依托為山推股份,小松,中國重汽商務車等大型制造企業的配套業務。
觀察理由:大客戶帶給了濟寧工程機械配套業明媚的春天!
觀察現狀:目前,濟寧已建立起國家級工程機械產業基地,初步形成區域性制造業中心。
觀察特點:
1、為大客戶配套是一大顯著特征
(1)在山東濟寧為工程機械做配套的企業大大小小由300多家,技術水平和生產實力良莠不齊。
(2)工程機械配套廠大多屬于中小型工廠,工人人數以100-200人居多。
(3)工程機械行業的市場增長,使制造商的產能不斷提升,依附一家足以“衣食無憂”。
2、技術發展存在著瓶頸
(1)為國際化公司和國內大公司配套,對制造工藝和產品質量提出了較高要求。
(2)配套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停滯不前。
(3)制造企業附屬加工工廠的地位明顯。
3、市場開發步入困境
(1)整體產能水平的局限是直接原因。
(3)企業的股權結構也限制了市場的拓展。
觀察結論:配套企業運營思路的擴展,對企業的發展來說是一個關鍵。依附而不依賴,借鑒更要創新,濟寧工程機械配套件產業,形成市場化的競爭環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四站:江蘇
觀察背景: 江蘇是機械工業的大省,蘇南地區的良好的工業基礎是配套件企業生存的沃土,更有實力雄厚的工程機械主機廠帶動,配套件企業在蘇南地區發展迅速。
觀察理由:“蘇南模式”已經升級演繹到工程機械配套件產業!
觀察現狀:江蘇云集著國內外知名的動力元件,傳動元件,液壓元件及電器元件企業。這也是蘇南地區吸引眾多主機廠紛紛來投資設廠的原因,反過來,這些逐漸增多的主機企業又促進了配套件企業的發展完善。
觀察趨勢:主機廠與配套件企業彼此之間已經形成了良性循環。
觀察特點:1、蘇南地區對配套件企業的吸引力大
(1)主機廠強大的消化能力。
(2)強大的人才儲備令配套件企業獲益匪淺。
(3)原材料采購便利,節省了企業成本。
(4)良性競爭為配套件企業發展鋪平道路。
(5)地理位置優越。
2、國外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的介入
(1)帶來成熟的技術及品牌品牌效應,成為蘇南地區以質取勝的重要原因。
(2)部分外資配套件企業未對國內開放。一是配套國內外資主機廠;二是高科技產品直接銷往國外
(3)蘇南地區配套件企業立足于中低端領域,精益求精,不斷開拓創新。
3、產業經濟園區建設比較成熟
(1)這些區域地理位置優越,社會配套能力完善。
(2)外資企業進駐比例高。
(3)經濟園區管理模式先進,生產流程科學,供應鏈條完善。
觀察結論:蘇南地區的配套件企業同樣遭受著國家投資放緩,原材料價格上漲,產品開發受到技術瓶頸制約等難題。然而,隨著市場細分程度的提高,主機制造企業逐步向組裝企業方向發展,配套件逐步由供應商來提供,再加上政府的扶持和優越的硬件設施,蘇南配套件企業的發展空間很大。
第五站:泉州
觀察背景:泉州是工程機械行業最大的四輪一帶生產基地,泉州四輪一帶以低廉的價格、齊全的種類囊括了行業后市場近80%的份額。
觀察理由:泉州的企業憑借敏銳的嗅覺和僑鄉獨有的資源成為全球工程機械后市場的隱性冠軍!
觀察趨勢:已經走出國門,壟斷東南亞,遠銷歐洲、北美。
觀察特點:
1、多數企業從汽車配件轉行做工程機械四輪一帶
(1)廈工、晉工等工程機械主機制造商的崛起。
(2)汽配業基礎雄厚,轉行對技術和制造工藝要求差別不大。
(3)在成本和產品規模上,更適合生產四輪一帶。
2、泉州的產品不但占領國內市場還遠銷海外
(1)在原材料采購,低廉的勞務上享有優勢。
(2)民營企業居多,經營管理上靈活多變。
(3)價格仍然是企業重要的“殺手锏”。
3、很多配套件企業開始轉向主機制造
(1)基于泉州良好的配套能力。
(2)擴大生產鏈條,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
(3) 差異化競爭,把企業做大做強。
觀察結論:隱形冠軍的背后也往往隱藏著不少問題。低價的競爭勢必帶來低質的猜疑,特別是表現在維修服務領域的企業中,只問價格,不問品質。因此,泉州的四輪一帶產業往高品質,高利潤上延伸還需要更大的源動力。
編后語:
編者認為,面對工程機械及配套業的大好市場環境,國家應加大對其的開發投資和建設,以資本為紐帶,實現先進生產要素的多層次、大容量集聚,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形成若干名牌產品、強勢產業和經濟板塊,促進地區產能的提高、結構的優化和產業的提升。主動地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大格局,堅持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相結合,加大引資、引智力度,積極向外尋求發展空間,在開放中運作、創新和發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