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斷臂”混凝土泵車或涉及油缸技術問題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國展覽會上所展出的全球最混凝土長泵車砸入駕駛室一事可能涉及油缸技術問題。但三一重工的高層則表示,這次事件屬于員工的操作失誤。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通過知情人士獲悉,三一重工4月29日在德國慕尼黑展覽的全球唯一一臺66米臂架的混凝土泵車,可能是因為其所配備的油缸設計失誤而導致“斷臂”。據說,該公司已就此事故進行調查。
三一重工(行情論壇)執行總裁向文波說,目前該產品已經在運送回中國的路上,并沒有抵達三一重工的總部湖南長沙。
根據記者的了解,66米的泵車所需要的油缸與之前三一重工生產的37米到56米各類泵車油缸型號不同。
該油缸與三一重工其他泵車所配置的“油缸”業內稱之為“外協件”,即不是三一重工自己生產的產品。據知情人士透露,外協單位并沒有生產過這種大型號的油缸,因此其密封可能出現了問題。
記者從一位業內技術人員處了解到,一般一臺混凝土泵車的油缸有五六個,每段臂架都會安裝油缸,一旦密封不好,空氣就會進入到該產品中。當產品運行的時候,因為真空可能就會因為壓力原因引發臂架速度的變化,從而使得產品移動的速度過快,并迅速下墜。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三一重工的研發部門尚未對此次事故作出最后的技術鑒定和結論。
這臺世界首創的長臂泵車,目前并沒有銷售,其在德國也是進行展示所用。據公司數位人士透露,目前公司已銷售的混凝土泵車沒有發生類似在德國參展時墜入駕駛室的情況。
上述技術專家表示,按常理而言,一般在出廠前泵車都會經過嚴格的出廠檢驗,同時設計會比較嚴密。
有意思的是,三一重工數位人士對本次展覽的事故原因分析并不一致。
昨天,向文波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次三一重工在德國展覽的出事原因,是因為技術操作失誤造成的。
他說,當時有工作人員在駕駛室內,無法看到外面的操作情況,在撤展的時候,他進行收臂動作的順序不對,因此造成了泵車砸進駕駛室的問題。“因為是世界首臺產品,因此操作人員不熟悉操作流程,其臂架并沒有斷,人員也沒有傷亡。”
記者查閱了一份《混凝土泵車的安全操作規程及使用方法》的文件,該文件中提到,臂架由折疊狀態伸展或收回時,必須按照規定順序進行。臂架的回轉操作必須在臂架完全離開臂架托架后進行。
而記者從三一重工網站所獲得的材料上看到,66米的這臺泵車與其56米的泵車同樣都有五節臂架,臂架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的長度更長一些。該事件是否因操作人員的操作順序出錯而導致的,現在還沒有辦法證實。
上述技術人員分析,盡管有比較長的“手臂”,但是在參加展覽之前公司應該對操作人員進行了培訓,“新產品對操作的要求應該不是很高。”他還表示,這次事件不僅會影響到三一重工,可能會對國內的所有工程機械公司都有所波及。
但是,另一位三一重工人士則稱,是因為操作人員在收臂過程中,其泵臂打到了其他地方,從而出現了令人咋舌的一幕。
而也恰恰在昨天,三一重工一位銷售人員接到了公司內部群發的一封郵件,公司就德國參展出現事故的原因統一了內部口徑,其大致內容是,要求大家知道這次事件是因為操作失誤而引發的。
混凝土泵車是三一重工的拳頭產品之一,其所在的混凝土機械業務板塊去年的收入是32.171386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70.32%,遠遠超出公司的另外兩大業務(路面機械和履帶起重機等)混凝土機械產品的毛利率36.11%。
2007年是三一重工的研發年,公司表示,要加強建立世界級水準的研發能力,通過研發升級換代提高核心競爭力,加速建立世界級水準的制造能力等。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