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雷控股股權降至45% 終入徐工機械
協議還就合資公司董事會的構成作出詳細說明:合資公司董事會將由9名成員組成,其中中方5名,外方4名,董事長由徐工集團擔任。
凱雷集團還承諾合資企業繼續保持徐工品牌,并幫助合資企業引進發動機、載重車底盤等新項目。協議中依然保留了外方直接或間接轉讓所持股權須得到中方同意等限制性條款。
協議簽署之后,將上報國家相關部門審批。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在3月12日全國兩會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談及徐工并購案時說:徐工、凱雷雙方“一旦達成一致,向商務部提出申請,我們將依法進行審理”。
相關證券分析師表示,“凱雷將控股降到50%以下,是意料之中的,因為國家有相關的規定,而且,之前的方案太過敏感。絕對控股,對大家可能都不是一個好的方案。”
關于徐工并購案的意義,該分析師表示,“徐工并購案是一個標志,一旦成功,將意味著以后在中國的跨國并購都可以仿效這個模式,今后,不光是跨國,甚至跨行業、跨領域的并購都會以徐工案為藍本進行操作。”
至于上報后,獲批的可能性,對方不愿多評論,只是說,“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也不是絕對的保險,還要看國家相關部門的意見和雙方對協議的理解。”
徐工最早于2004年就面向海內外發布擬出讓85%股權的股權出讓公告。2005年10月,凱雷與徐工簽訂首份購并協議,協議規定由凱雷控股徐工機械85%的股份,徐工集團控股15%,凱雷實現絕對控股。
徐工的這個并購協議,各界反應強烈。國家六部委甚至聯合出臺了針對類似并購的相關規定。2006年,商務部牽頭制定的《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經國資委、稅務總局、工商管理總局、證監會和外管局等政府職能部門會簽后正式對外發布。
參考各方因素,2006年10月,徐工集團與美國凱雷集團重新簽訂協議,將雙方于2005年10月協議確定的15%對85%的合資股比,調整為50%對50%。
美國凱雷集團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機構,在全球管理、經營著總額約400億美元的資產。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3月,2006年實現營業收入202.6億元,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工程機械開發、制造和出口企業。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