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壩:改火中取栗為水泥里淘金
一、冷冰冰的水泥
對二級市場上的股民來說,總覺得水泥行業是一個冷門又冷門的板塊。也難怪大家有這種想法在:2004年,國家進行宏觀調控,房產等固定資產投資迅速下降,而水泥行業也成為了重點調控對象,于是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水泥行業馬上從暴利跌落到全行業虧損。2005年,國內水泥生產企業有5000多家,企業虧損比超過40%。2006年仍是如此,由于水泥和平板玻璃制造業的不景氣,使整個建材行業的利潤在前10個月持續下降了10.9%。
二、外資眼中的并購樂土
甲之熊掌,乙之砒霜,你眼里的一粒白米粒,可能是他人心中的床前明月光。A股股民所不屑的水泥板塊,卻是外資眼里的并購樂土。憑著“政策敏感度低、市場集中度低、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的特征,水泥行業因禍得福,2006年外資對于國內水泥行業的幾十起并購,沒有爆出一起因政策限制而告吹的案子。目前,除了央企身份的中國建材之外,國內前10強的水泥企業,身后都有一家跨國公司的身影。全球第二大水泥企業Holcim入股華新水泥(10.53,-0.42,-3.84%),并擬參與河南省水泥行業整合;海德堡牽手冀東水泥(5.84,0.14,2.46%)主打西北市場;摩根斯坦利與IFC參股中國水泥業老大海螺水泥(31.08,-1.72,-5.24%);摩根斯坦利聯合鼎暉基金收購山東山水水泥集團30%的股份;愛爾蘭的CRH公司參股東北最大水泥集團亞泰集團(6.83,0.15,2.25%)……
三、2007年風云再起
2007年1月9日,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公布了60家國家重點扶持水泥企業名單,將對安徽海螺集團等12家全國性重點企業和內蒙古烏蘭集團等48家區域性重點企業,在開展項目投資、重組兼并時給予項目核準、土地審批、信貸投放等方面的優先支持。這則利好意味著2007年的水泥行業有望成為一個“內資并購”(相對2006年的外資并購)的熱鬧年份,因為:我國水泥企業的整體規模小,行業集中度低。海螺等前四家水泥企業的產量只占全國產量的14%,而拉法基等國際三大水泥巨頭的產量已占到全球產量的逾50%。此次國家重點扶持的60家企業的年產能基本上都超過300萬噸,在國際上也算大中型企業,國家鼓勵這些重點企業兼并、重組、聯合,帶動水泥行業的結構性調整。
站在產業整合的角度來看水泥行業,你是否看出不一樣的風景,水泥股里既然能產生海螺水泥這樣的大白馬(兩年間從5元直上35元),也應該有正在蓄勢的黑馬,葛洲壩(4.32,-0.06,-1.37%)(600068)如何?它是全國最大的水利水電施工企業,公司旗下的葛洲壩水泥廠生產的特種水泥(大壩用中、低熱水泥及油井水泥),廣泛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公路橋梁和石油鉆探等的建設,具有極高的市場占有率。周五,大盤暴跌112點的情況下,該股表現尚可,僅下跌1.37%,收盤4.32元。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