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如皋市暗渠管道成果喜獲國家發明專利
如皋渠道建設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從五十年代的建筑土渠到八十年代的混凝土防滲明渠直到現在的混凝土暗渠管道。多年來推廣的明渠雖比土渠明顯省水節電,但受自然條件和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平均使用到8年左右就需維修和重建。手工操作的暗渠具有比明渠壽命長、省水節電、節約土地、安全環保等優點,但存在施工強度大、速度慢、質量不夠穩定等問題。我市大禹公司研發人員為了攻克這一技術難關,與揚州大學合作,對現有的澆筑設備和施工工藝進行了多次改進,終于研發成功了上述成果。
據了解,如皋市已澆筑的近百公里暗渠管道,數年來歷經頂部載重車輛通行等嚴峻考驗,至今未發現滲漏、淤積、倒塌等現象,其優勢越發顯現,深受廣大干群的歡迎。在年前的暗渠管道推介會上,副市長陳冬梅提出要將推廣暗渠工作列入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工作規劃,利用5到8年時間,在全市農村基本實現農灌渠道暗渠化。該成果的取得,必將為如皋市又好又快地澆筑暗渠管道工程提供有力保證。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