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整合的思考分析
機械制造是一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工程機械需求的持續增長伴隨著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成為企業制勝的關鍵。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數量多、規模小,這是多年計劃經濟下地方財政包干體制等遺留問題造成的。近幾年,雖然行業中兼并、重組、聯合已有較大進展,也形成了一批規模較大的集團企業,但與國外相比行業集中度仍然比較低。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重組的背景 在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也曾經出現各地組建集團公司的歷史,包括1989年徐工集團的成立、1996年山工集團的成立以及2002年常林集團的成立,但這些集團的成立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資產重組,而是地方政府為了表現當地企業規模和業績的目的而采取對國有資產的行政劃撥。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兼并重組主要發生在上一輪行業調整后出現的最近一次行業增長周期中。由于1993年國家宏觀調控帶來的工程機械行業近5年的持續低迷,使得工程機械部分企業生存面臨壓力非常大,而在1999年-2004年工程機械從恢復性增長到快速成長的過程中,部分具有一定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脫穎而出,部分弱勢企業成為了強勢企業并購的對象和擴大生產規模的途徑,并在此期間引發了工程機械行業內新一輪重組風波。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重組的類別、特點及意義 我國工程機械近年發生的資產重組不僅發生在行業內企業間,同時也發生在工程機械行業和其他行業之間,但總體來看,強勢企業對行業整合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第一,行業內強強聯合:建立多元化體系 醞釀了兩年以上的中聯——浦元重組無疑是中國工程機械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它成為2003年工程機械行業“10大新聞”之一,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內由地方政府主導下最成功的一起并購案例。中聯重科是我國最早生產混凝土機械的企業,是行業內最具權威的研究機構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發起的企業,在國內混凝土機械中名列第二,其2003年初收購第二大股東中標實業公司環衛車資產后又成為國內環衛機械第一的企業;而浦元機械作為湖南地區機械行業重點企業,在汽車起重機領域處于國內第二。兩家公司的聯合形成了以混凝土機械、起重機、環衛機械等多元化經營的格局。 第二,行業內強弱聯合:實現行業資源整合 安徽合力集團是我國最大的叉車企業,具有品牌及產品技術研發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收購寶雞合力叉車廠、安徽叉車集團公司蚌埠液力機械廠和安徽叉車集團公司安慶車橋廠等同類公司和叉車零部件企業,達到擴大市場份額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目的。行業內類似的收購還有柳工集團收購上海叉車和江陰交通機械廠,杭叉收購寶雞通力達,龍工集團兼并江西宜春齒輪。 第三,跨行業并購:工程機械規??焖贁U張 資本的趨利行為不會照顧行業內本身存在的重復建設,近幾年工程機械的火爆吸引了行業以外的資本,部分行業外的企業通過跨行業收購進入工程機械領域,2003年以來,這一現象表現非常突出。先有香江南方收購山東臨工、汽車制造商宇通汽車集團收購鄭州工程公司、福田汽車并購河北宣工;湘火炬并購黃河工程、上汽集團和上海電氣集團重組彭浦機器廠。 第四,投資公司收購股權:管理層考慮崗位和激勵重于產業整合 無論是爭論已久的凱雷收購徐工案,還是今年5月份中聯重科轉讓法人股,股權方都屬于產業投資基金,主要是參與股權投資獲取收益。而國有企業管理層傾向于這類投資人更多地考慮投資基金不會參與經營管理而且還通過改變大股東改變國有企業的身份,從而達到管理層持股和激勵員工的目的。 第五,外資并購:中國工程機械活力與壓力并存 到2000年國際工程機械制造業總產值超過1000億美元,生產企業共有2000多家,其中國際知名企業有100多家,大部分企業屬于小批量生產。但其中70%的市場份額被13家跨國公司所占有,這些跨國公司無一例外都在中國建立了生產或銷售基地,成為國內企業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卡特彼勒單家公司的銷售收入相當于國內企業總量的1.6倍??ㄌ乇死?、小松、日立、林德、沃爾沃、利勃海爾等陸續在中國獨資建廠或合資建廠,韓國現代、斗山等企業在中國發展迅猛,國內挖掘機90%被中外合資或外商獨資所占領。外資并購作為國外企業在中國實施本土化策略的另一途徑已在陸續上演,2003年卡特彼勒與山工集團簽訂意向協議,整體收購山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2006年是工程機械行業的并購年,凱雷入主徐工拉開了外資大舉并購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的步伐。與以往的方式不同,外資企業不再采取合資、合作或獨資建廠的方式,而是要通過并購取得絕對控股權,且收購的大都是行業龍頭企業,預期收益必須超過15%。外資之所以如此熱衷于并購,究其原因,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首先,并購可以以較低的成本、最快捷的方式獲取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完善的銷售網絡和零部件配套體系;其次,工程機械行業集中度低,在分散的工程機械行業中,外資在并購談判中更容易掌握主動權;再次,中國未來經濟的強勁增長預期以及豐富的廉價勞動力資源也成為外資在全球戰略配置其產業鏈、分享中國市場這一誘人蛋糕的最原始的驅動力;最后,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股權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全流通后的行業上市公司更易于外資并購的進行。 重組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 從國際產業發展的情況來看,無論是汽車、飛機、軸承、工程機械等世界成熟產業還是電信、電腦等新興產業,企業之間從競爭到融合都成為產業發展的趨勢。技術創新固然是提高企業盈利能的策略,但從全球范圍來看,只有20%的產品為創新產品,80%則為成熟產品。對于成熟產品提高盈利能力的路徑是創新制造體系和生產組織模式。資源重組是最重要的生產組織模式和流程再造的方案之一,是企業融入大產業的最佳選擇。在經歷了市場競爭后,我國工程機械已經進入整合期,目前裝載機產品產能嚴重過剩,前四名企業銷售收入和市場份額差距很小,競爭非常激烈。除桂柳工和龍工外,其他企業盈利能力已經很弱,上市公司毛利率差距進一步拉開。 提升龍頭企業定價權 目前,我國較成規模的工程機械產品主要包括裝載機、挖掘機、混凝土機械、推土機、汽車起重機、路面機械、叉車等。其中,混凝土機械主要是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星馬汽車、海諾等企業,其中盈利能力最好的混凝土泵車主要集中在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兩家公司市場份額超過60%;推土機主要集中在山推股份、河北宣工和彭浦機械,其中山推股份獨家占據50%的市場份額;汽車起重機主要生產企業包括徐重、中聯重科、長江機械,其中徐重和中聯兩家公司占據60%以上的份額;路面機械主要生產企業是徐工集團和陜西建設機械;叉車主要生產企業安徽合力、杭州叉車和大連叉車占據國內市場的60%左右。工程機械中最分散的產品是裝載機和挖掘機。 從產品毛利率情況來看,目前毛利率較高的是汽車起重機、混凝土泵車、小型工程機械、旋挖鉆機,目前毛利率還在30%~45%之間;叉車毛利率相對穩定在20%左右,外資品牌挖掘機毛利率在20%以上。毛利率較低的產品主要是早期聯合引進的裝載機、推土機和平地機,毛利率低于20%,其中推土機因為目前山推股份市場占有率達到50%,目前公司推土機產品已經開始漲價。而挖掘機行業是國內品牌替代國外品牌,毛利率和價格有下降趨勢。裝載機基本上是國內品牌一統天下,但由于目前競爭格局已經形成國有(柳工、廈工、常林、徐工)、民營(龍工)、外資(山工歸屬卡特彼勒、臨工賣給沃爾沃),行業內競爭很難拉開差距。目前,徐工仍然在和凱雷接觸,考慮到不同性質企業的特點,國有控股企業間的整合是快速提升行業集中度最好的發展戰略 |
原作者: 中國路面機械網 |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