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零部件制造商:變亦有道
工程機械關鍵零部件是工程機械產品發展的基礎、支撐和制約瓶頸,當工程機械發展到一定階段后,行業高技術的研究主要聚集在發動機、液壓、傳動和控制技術等關鍵零部件上。掌握和依托高質量的、有特色的關鍵零部件就成為制造商們謀求“一枝獨秀”的戰略之道。
縱觀國內,目前工程機械零部件制造商們仍然只是各自忙于跑馬圈地,鶴蚌相爭。雖說在傳統機種,如裝載機、推土機等關鍵零部件配套上,利用自身規模和營銷手段,有著絕對的競爭優勢;但是在諸如攤鋪機、混凝土機械上慣用進口關鍵零部件,加之多年來在引進技術基礎上的消化吸收和創新,已經產生了路徑依賴;在一些大型產品、高智能化檔次產品和新興專業產品上,如220馬力以上推土機、工程鉆機等方面,則沒有競爭力;特別是在典型土方設備——挖掘機上,由于控制技術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技術的匱乏,市場份額幾乎拱手相讓。
放眼全球,業內企業兼并重組加劇,生產集中度和專業化生產程度的不斷提高,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為組裝廠,發動機、傳動系統、液壓系統、控制系統基本上包給專業廠生產。如生產發動機的美國CUMMINS公司、德國DEULTS公司,生產傳動件的德國ZF公司、美國ALLISON公司,生產液壓件的德國REXROTH公司、美國SAUER公司等發展日益迅猛;就是在巨頭企業內部也在進行整合。如卡特彼勒公司雖然有幾十個工程機械廠,但動力換檔變速器則集中在公司所屬的東皮奧里亞工廠生產。這樣,箱體加工廣泛使用柔性生產線,柔性加工單元、齒輪加工、行星輪架的加工、離合器殼體的加工以及齒輪熱處理,均采用高效設備。各廠液壓缸集中在朱利葉工廠制造,驅動橋則集中在奧羅蘭工廠制造。
因此,業內專家認為國內工程機械零部件制造商需在以下幾方面尋求突破:
1、當地化生產,縮短訂貨和交貨時間,生產接近用戶,通過專業化生產來使關鍵零部件的制造形成一個合理的經濟規模,同時確保部件質量和依托部件實現企業本身的技術特色。
2、注重關鍵部件與主機的集成設計,以及進一步提高零部件的標準化和通用化率,最大限度地簡化維修。
3、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先導,全面嚴格排放及環境保持標準,實現人、機與環境三者的高度和諧統一。
4、液壓技術繼續朝著高壓、大流量、大功率、靜動態特性好的閉式環發展,且結構簡單、重量輕、成本低、可靠、耐用的高水平方向發展。
5、液壓元件,特別是柱塞泵與電子技術相結合是圍繞泵的變量控制形式進行的,要始終圍繞“節能”二字做文章。
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對比國外工程機械零部件制造商,只有迅捷對行業市場作出正確的判斷,才能緊跟零部件產品研發的腳步;只有深入對產品市場進行分析總結,才能體察零部件技術入微的差距;也只有這樣,國內工程機械零部件制造商方才能胸有成竹,無往而不利!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