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墻體材料發展狀況分析
自從我國加快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以來,墻材革新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新型墻體材料在全部墻材的比重上升到35%,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技術水平顯著提高。這是全國南方省市第十二屆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工作研討會上透露的消息。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新型墻材產量占墻體材料總量的比例由1992年5%提高到了目前的35%,全國已建成節能住宅2.3億平方米,累計節約能源7200多萬噸標煤,節約土地110萬畝,綜合利用各種工業廢渣3.6億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司助理巡視員李靜在會上說,淘汰實心黏土磚,發展新型墻體材料,目的在于保護耕地,節約能源、 綜合利廢,保護環境、改善建筑功能,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內容。
新型墻體材料品種較多,主要包括磚、塊、板,如粘土空心磚、摻廢料的粘土磚、非粘土磚、建筑砌塊、加氣混凝土、輕質板材、復合板材等,但數量較小。只有促使各種新型體材料因地制宜快速發展,才能改變墻體材料不合理的產品結構,達到節能、保護耕地、利用工業廢渣、促進建筑技術的目的。經過近20年來自我研制開發的國外生產技術和設備,我國的墻體材料工業已經開始走上多品種發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塊板為主的墻材體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塊、紙面石膏板、纖維水泥夾心板等,但代表墻體材料現代水平的各種輕板、復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還不到整個墻體材料總量的1%,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相對落后40-50年。主要表現在:產品檔次低、企業規模小、工藝裝備落后、配套能力差。 作為新型墻體材料其中的紙面石膏板,也是國家政府鼓勵支持的新型綠色建材,是一個朝陽性的行業,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它是以建筑石膏為主要原料,輔以增強纖維和添加劑制成板芯與專用護面紙牢固粘結而成的一種新型建筑板材。由于它具有質輕、防火、抗震、施工方便、透氣性能好等特點,尤其是與輕鋼龍骨和巖棉組成的隔墻吊頂系統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熱性能,符合節能環保要求,廣泛應用于各種建筑工程。
同時,由于石膏板可采用發電廠及化工廢棄石膏為原料,而使之成為現代工業發達國家推行綠色循環經濟的最佳建材產品。目前,美國、日本、加拿大、法國、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年產總量和人均消費量都很大。美國年產量約30億平方米,人均年消費量10平方米左右,平均每平方米建筑消耗紙面石膏板約4平方米;日本年產量約6億平方米,人均年消費量近5平方米;加拿大年產量約3億平方米,人均年消費量近10平方米;法國、英國、德國人均年消費量近3平方米,而我國人均年消費量不足1平方米。這也說明了在國內紙面石膏板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在過去的100年,石膏板以其便捷高效,節約,環保,保健,防火的特性,在建筑與裝修領域得到了廣泛地應用。由于普通石膏板強度較差,人們發明了紙面石膏板及其自動化生產流水線,來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并發明了龍骨架與填充芯板技術,將紙面石膏板的應用拓展到了輕體墻領域;從而,紙面石膏板的生產與使用具有了較完備的系統體系,使其應用到地球的每個角落。 從1999年開始,全國石膏板的需求量開始大幅度上升。2002年全國石膏板市場的總需求量達到2.1億平方米。即使是如此大的增長速度,中國人均石膏板的占有量仍然不到發達國家的1%。因此,石膏板在中國仍然是朝陽行業,在今后的幾年內石膏板用量還會呈上升趨勢。 據業內人士分析預測,目前,國內眾多中小型企業在石膏板廣大的市場占有很大一部分份額。如在山東地區許多石膏板行業地企業,特別素有“中國石膏之都”—平邑,擁有豐富的天然石膏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大小企業就有十多個不斷發展起來。在蒙山腳下的平邑拜爾建材有限公司,更是以實現產品品牌化、滿足中高檔市場需求為目標,為消費者提供一流的產品和服務,公司正以嶄新的面貌在石膏板行業中嶄露頭角。
石膏板作為一種環保節能的新型墻體材料,是替代黏土磚的最佳產品,已經成為許多公用建筑隔墻與吊頂的首選材料,因而近幾年紙面石膏板的需求量開始大幅攀升。從長遠發展看,紙面石膏板在非承重內墻和吊頂的工程中,將成為一種主流板材,紙面石膏板行業將是一個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行業,作為配套的輕鋼龍骨也隨之大有發展前途。 新型墻體材料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對實心粘土磚限制的力度不夠,缺乏具體措施保護土地資源,以毀壞土地,尤其是輕質板材卻要交納17%的增值稅務局,加劇了新型墻體材料發展的不利局面。針對這種情況,國家三部一局(建設部、農業部、國土資源部和國家建材局)墻材革新辦公室積極指導各地大力開展墻材革新工作,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出臺了多項墻改政策,有力地促進了新型墻體材料的發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