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行業復蘇 機構大肆搶奪
中國是工程機械的消費大國,也是工程機械的出口大國,并且出口規模遠遠大于進口規模。根據中國國際招標網的數據顯示,近兩年,我國工程機械的出口規模每年都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長,工程機械出口數量也數以億計。僅2005年,我國工程機械設備共出口8.8億臺,金額總計29.4億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長58.8%,這些數據充分說明我國工程機械龐大的海外市場,以及高速的增長態勢。我們預測,“十一五”期間挖掘機、混凝土機械、推土機、平地機、攤鋪機等國內容量增幅將在50%以上,同時出口將有較大突破,年出口額將超過40億美元。
“十一五”期間工程機械保有量快速提高。工程機械作為投資拉動型產業,在“十一五”期間固定資產投資年均21.4%高速增長推動下,2000-2005主要產品銷量總計達100萬臺以上,產品保有量迅速上升。產品銷量居前三的分別為裝載機、叉車、挖掘機,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產品分別為裝載機、挖掘機、混凝土機械、叉車、移動式起重機(輪式和履帶式等)等。
前8月工程機械行業累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4.99%,增速大大高于去年同期,而毛利率水平同比也提高了近8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18%。就單月數據來看,4月份啟動宏觀調控后,行業增速并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7、8月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7%、37%,目前看來,宏觀調控對工程機械行業的影響遠小于預期,行業依然維持高景氣運行。對于像柳工、中聯重科、三一重工這樣的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巨頭,值得大家關注。
柳 工(000528): 公司具有年產超過2萬臺各類工程機械整機制造能力。近年來公司的年銷售收入、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始終保持全國裝載機行業首位,產銷量躍居世界第二位,在中噸位細分市場上具有絕對競爭優勢。另外,公司裝載機銷售16573臺,行業排名第一,在裝載機為代表的高檔裝載機市場占據了30-40%的份額。同時大規模的技術改造使G柳工成為同行業中設備最精良的企業之一,目前擁有世界先進的大型構件加工中心、板材預處理線、等離子切割機、焊接機器人生產線等100多臺(套)進口設備。預計到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出口比例達到15%,屆時將初步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個國際品牌!
中聯重科(000157)披露了兩項投資意向,公司擬與美國常興實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另外,公司擬與湖南運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新公司,為雙方核心產業提供全方位配套的產品。隨著中聯重科的做大做強,產品所需通用零部件的機加工量非常巨大,公司自身的機加工能力已無法滿足日常生產經營需求,同時,公司有部分通用設備資源暫時沒有得到有效地利用,公司因此決定與運達集團合作共同組建通用零部件機加工中心,以承擔公司通用零部件機加工任務,滿足公司產品對機加工的需求。公司還預測,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將上升在50%以上。
三一重工(600031):公司將是集團工程機械唯一經營平臺,集團將不斷將相關資產注入,做大做強上市公司,預計鉆工業務將在近期注入上市公司。受益于國家鐵路網規劃中的客運專線(包括京滬高鐵和其他8條客運專線)建設帶動,以及青藏鐵路建設以來國內鐵路橋梁打孔施工方式變革的影響,旋挖鉆機國內需求近期猛增。從目前600臺的保有量以及在其他領域應用的拓展空間看,對該產品的需求仍處于剛剛啟動階段,未來幾年的增長態勢相當看好。預計今年該業務為集團帶來9000萬以上的凈利潤,明年在1.5億左右。如果增發股本控制在4000萬以內,考慮攤薄效應,對明年的EPS貢獻在0.18元左右。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