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三和混凝土樁桿有限公司 “三和” 牌—— 2006年“中國名牌產品”
中山市三和混凝土樁桿有限公司總部位于珠三角腹地和產業集聚的中山市。公司創建于1993年,是首批獲得“廣東省建設委員會工程建設標準化合格認證”及“廣東省建設工業產品準用證”的管樁生產企業。現已發展成為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高強度混凝土管樁生產和集團化運作企業。并在南京、福建、漳州、蘇州等地建有8個制造基地,三和公司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管樁生產和銷售企業之一。03年被中國建材工業協會和國家統計局聯合授予“中國建材百強企業”
公司自創立以來,奉行“重質量、精心生產、創三和品牌,守合同、持續改進、使客戶滿意”的質量方針,致力于混凝土管樁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銷售額年均增長率達25%,發展勢頭迅猛。在長期實踐中,恪守“精益生產,增值服務”準則,并以“零缺陷”為質量標桿,逐步形成學習與創新型企業文化。近年在公司發展的戰略層次上,又進一步引入和確立了《卓越績效評價準則》,追求組織效率和顧客價值最大化的長期目標,提升共享愿景與社會責任型的分享文化,培育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形成組織績效的良性推動。
技術創新 企業發展的原動力
“三和”十分強調新技術乃至核心技術的形成和擁有,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技術研發和技改項目,除內部組建研發團隊外,還與專業科研院所進行項目橫向合作與攻關,整合社會高端資源,納入企業創新體系,積極推進主動式淘汰的產品升級換代模式,2005年新產品產值率高達30% 。中山市政府鑒于企業在推進行業技術升級中的特殊貢獻,特在公司設立行業第一個“市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及“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公司還先后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進行產學研合作,建立了長期的研發合作關系,達成科技成果定向轉化協議,并作為其孵化轉化基地。這一成果共享機制,使企業獲得并保持旺盛的創新力和發展的持久動力。
以研發中心為依托,實現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2004年,企業啟動的“購置先進生產設備,采用先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技術改造項目”,于當年取得實質性成果;2005年,企業組織的“新型PHC管樁余漿循環使用技術”技研課題,“實施循環經濟、環保清潔生產的重大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改項目獲市級立項,并成功通過相關部門的驗收;企業還先后參與8項行業、國家標準制訂和修訂工作,并成為行業標準的推動者和踐行者。
循環經濟 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命線
三和企業倡導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循環利用和綠色建材產品。在環境管理體系建設方面,首先是定期對產品設計、生產工藝、材料選用、設備運行、廢物處置等以及經營活動的各個階段進行系統地調查和分析,找出重要的環境因素加以控制或管理;其次采取措施降低工藝過程中的廢物產生量,包括降低消耗和廢品率,最大限度減少生產余料的產生;三是對產生的廢物,進行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循環工藝處理,從而保證產品及企業生產過程符合國家及廣東省的有關環保、節能政策。2005年,企業分獲中山市環境保護局頒發的“排污許可證”和“中山市環境影響文件批準(生產工藝)”。相關節能、環保技改項目,生產廢料的資源化利用項目已上報政府相關部門立項,并成功通過立項驗收。
精心生產 做永不褪色的品牌
品牌體現著一個企業的素質、信譽和形象。三和品牌戰略是通過不斷努力實現的,在技術上公司設有研發機構,投入大量研發費用購置設備,充實中心實驗室,提高其功能,自主命題,使產品研發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在質量上,在國內同行中較早的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并不斷加以完善。1999年通過ISO9002:1994質量保證體系認證;2001年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質量方針從“生產優質產品,滿足合同要求,提供優質服務,使客戶滿意”提升為“重質量、精心生產、創三和品牌;守合同、持續改進、使客戶滿意”,并且在2005年全面改版順利通過復審。在服務上,推行售前、售中、售后優質服務,形成生產、運輸、施工一條龍服務網絡。
企業注重品牌形象的長期塑造,著重于品牌差異化和個性形象的核心塑造,突出PHC系列產品的技術領先性、終身品質服務和關注健康環保的市場形象,通過實施“1-2-1”品牌戰略(即以穩定產品質量和優化效率為核心,提高品牌美譽度和忠誠度,整體提升企業服務水平),追加形象傳播的經費投入,強化核心品牌的推廣力度和市場效應,收效良好。2004年獲得廣東省名牌產品和廣東省著名商標,直至2006年獲得中國名牌產品。
以人為本 創新成就未來
“以人為本、持續增值;德法兼容,無為而治”是企業創始人韋澤林先生經過多年摸索而創立的人本理念。三和企業以此為綱制定相應的人才強企戰略,納入人才利用的“過程增值”模式。企業十分注重團隊建設,不僅在于人才培訓制度的根本建立,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包括團隊學習、內外標桿學習和建立共同愿景為內涵的學習型組織氛圍。納入“外引內培,引培結合”的人才運用機制,與名校簽訂人才培訓戰略協議,建立企業人才培養基地,促進和實現人才結構的動態優化和智力資本的“過程增值”。在人才管理方面,主張自主管理、寬嚴有度的基本原則,強調德威并舉、德行為重的管理方式。通過人才強企戰略的積極推進,造就了一支高素質的涵蓋研究開發、生產技術、質量管理和業務管理的專業性與綜合型人才隊伍,現大專學歷以上及中高級工程師人數占企業員工總數10%。
“回饋社會,造福桑梓”這是公司董事韋澤林先生一直不變的回報理念。三和在發展壯大的同時,時刻牢記自身社會責任。截止2004年,三和企業先后上交國家利稅近億元,連年被當地政府評為納稅進企業。截止2004年,三和管樁捐資支持用于修路、建學校、興建醫院、福利院等地方慈善事業等利民工程累計近千萬元。
在經歷近十年的競爭與發展,三和企業在各級政府和業界的關懷和支持下,逐步成長為依托強大的行業優勢和技術實力、過硬的人才隊伍和品牌資源,以及為客戶提供優質良好的服務,成為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行業領軍企業之一,為進一步實現三和管樁的“沿海北上、沿江西進,依托內陸、拓展海外,穩定管樁主業,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的全方位品牌戰略和資本擴張路線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