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鑫成為寧夏新墻材龍頭企業
寧夏昌鑫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樹立循環經濟理念,走資源綜合利用之路,在青銅峽大壩電廠灰渣場附近建成自治區內目前最大的粉煤灰頁巖燒結磚生產線,年生產能力8000萬塊(折標磚),成為賀蘭山下新型墻材的龍頭企業。 這個公司是民營企業,董事長王國華等在建筑工程行業打拼多年,對國家限制實心黏土磚的意義有著比較深刻的認識。他們在市場調研和政策研究后,把目光瞄準了該自治區產出量巨大、分布廣泛的粉煤灰,打算通過再利用,開發出質量高、外觀美、具市場競爭力的新型墻體材料。在區、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經過近兩年的努力,他們總投資7200萬元,占地20萬平方米,建成了目前區內最大的粉煤灰頁巖燒結磚項目。去年10月份投產后,相繼通過了自治區新產品批量投產質量鑒定、自治區建筑材料產品質量鑒定,取得了自治區資源綜合利用產品認證和寧夏建設新產品推廣證。 截至目前,他們的產品已經在銀川市、吳忠市、青銅峽市的建筑市場上占有了一席之地。據測算,完全達產后,該公司每年可以利用粉煤灰30萬立方米,節約耕地470畝(按挖土1.5米計算),節約用水3.6萬立方米,節約標準煤1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400萬元。 他們認為,發展循環經濟不僅要在生產原料選擇、廢棄物再利用上下功夫,還要注重技術和科技含量。他們從起步階段就選用了國內最先進最具有代表性的自動化生產工藝和設備,在從原料制備到產品完成的整個生產過程中,配備了對輥破碎機、箱式給料機、雙軸攪拌機、濕法輪碾機、真空積壓機等現代化水平較高的設備,實現了切條、切坯、翻坯、碼坯的自動化操作和干燥、焙燒的智能化控制,為產品質量的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他們生產現場的各工序之間既能獨立運轉,又能相對密閉,徹底消除了灰塵、煙塵、污水對人的傷害和對環境的污染,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控制得當,很好地體現了清潔生產的要求,順應了發展循環經濟的歷史潮流。今年4月份,該公司被確定為自治區9家循環經濟試點企業之一。 另外,他們根據燒結工藝的特點,進行了青銅峽鋁廠鍋爐爐渣替代煤泥燃料的實驗,初步成果很有價值,預計全面實施后,年均可節煤泥2.1萬噸,利用爐渣4.2萬噸,實現經濟效益200萬元,真正做到了制磚不用土、燒磚不用煤。 說到未來的發展,王國華說:我區經濟加快發展的現實,需要我們盡快做大企業規模,增加吃廢利廢總量,在現有兩條生產線正常生產后,我們準備組織實施二期項目,計劃再投資4000萬元左右,建設4條大斷面隧道式干燥室,采用4.6、6.9米大斷面輕質混凝土平吊頂結構,分兩條生產線展開。新增年產1.2億塊(折標磚)粉煤灰、頁巖燒結多孔磚的能力,爭取在2007年,迅速將我們企業發展成年產兩億塊標磚的區內最大新型墻材基地和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使我們公司的技術、工藝、規模和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在全區乃至整個西北地區新型建材行業都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