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集團:三一不具備收購徐工的能力
“徐工收購案”快速升溫,本報記者昨日直抵徐州工程機械集團公司所在地徐州———搜索徐工方面態度及最新動態。
徐工集團公司改制負責人王巖松副總經理直面本報記者,表達了徐工方面對于“三一4億美元收購徐工”態度。王對三一表示懷疑,他說:“G三一目前的經營狀況和資產質量而言,難以具備收購徐工機械股權的能力,隨著其限售股份限售期將至,不排除炒作嫌疑?!?/FONT>
懷疑三一重工收購能力
“我不認識向文波,也從未接觸過,但我對三一重工收購徐工機械股權的能力有疑問,我認為他在用不正當的手段,通過不正當渠道說不負責任的話?!痹跁h室,王巖松首先對記者說,并列舉了幾項理由來證明他的觀點。
他認為,G三一目前正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根據其2006年一季度財務報表判斷,貨幣資金是10.18億元,而應付票據和短期借款形成的短期負債有14.93億元,再加上有1億元長期負債將于一年內到期,短期內資金缺口達到了7.73億元,與其所稱4.875億美元收購股權的數字相去甚遠。
對G三一獲取現金的能力,王表示沒有信心。他認為一季度其經營活動帶來的現金流量凈額是-5267萬元,為流出方向,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是1.46億元,而同期償付利息的現金支出是2627萬元,從這些數據來看,企業現金流入主要是依靠銀行借款,王的形容是“企業呈非良性發展趨勢”。
就G三一的資產質量,王也表示不樂觀,他進而列舉了G三一一季度應收賬款7.5億元、存貨13.77億元、應付賬款6.1億元,三項財務指標與去年年底相比分別增長了25.53%、13.89%和56.26%,對記者說,從這些方面看,G三一的資金已被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用,而且還有占用供應商資金的可能,從長遠的觀點看,企業可持續發展會受到由此而引起的質量和成本等問題的不利影響。
收購方案的制訂
“上報的收購方案,依據是按照國際上流行的現金折現法來制訂的。”王接著對記者說,收購方案的制訂具有科學性,并說明折現法是以2003年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發展頂峰時期的數據為基礎,對今后5年的利潤進行預測再通過數學模型進行折現。
王表示,在制訂方案時考慮了企業的贏利能力、資產質量和市場資源等諸多因素,而收購股權的凱雷控股,也派出了法律、財務、市場等方方面面專家組成的聯合小組,經過近4個月調查,并艱苦談判1年后才達成協議?!安话凑諆糍Y產而按折現法,主要是從企業動態發展的角度出發。”王這么解釋,JP摩根是徐工機械的財務顧問,“折現值肯定有高估的情況”,且對“對賭協議”的說法表示不贊成,“主要是在對2006年的利潤預測時,雙方有6000萬美元的差距分歧?!蓖跹a充說。
“整個改制過程是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原則來進行的?!蓖跆貏e說明。對于記者詢問G三一是否參加了當初招標一事,王承認有此事,“但他們沒有和我們接觸,只是給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遞送了一份項目建議書?!?,他還拿出一份名為“三一控股參與徐工機械改制項目建議書”讓記者過目。王表示,當初招標時將三一控股排除在外,原因也是對其實力有懷疑。
從三一項目建議書的內容看,三一控股的敘述是,假設向股東支付為8~10億元,資金來源是自有資金5~6億,以集團資產和股權作抵押和質押再融資2~4億,并由集團下屬公司為貸款進行擔保,另聯合收購合作伙伴出資1億元,“這是典型的杠桿收購,我們肯定不會答應?!蓖踔钢@一段說,“三一出這種價與徐工機械的設想差距實在太大,而現在的出價與第一次相比也是非常懸殊,在沒有做任何盡職調查的前提下,這種投資理念和依據缺乏支撐?!?/FONT>
“毒丸計劃”的出爐
對于近期上報的補充協議,王坦言,“毒丸計劃”是補充協議的主要內容,“在股權受讓者持有股份達到15%的比例后,就進行定向增發,增發價格是1分/股。”增發完成后,股權受讓者持有股份的比例就會被稀釋到1.9%的比例,王進一步介紹,若稀釋到這個程度,在國際上,收購者都會放棄收購的企圖。
王還委婉地表示,這也是政府的意愿,“商務部要求要做到股權在今后百分之百地不會落到產業投資者的手中?!蓖跽J為,商務部的程序嚴密,審查也很嚴格,“相信政府官員會以審慎的態度來對待(并購)方案”。
不過,他也承認,這場風波對徐工未來的影響是存在的。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