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模:讓自主創新植根于千萬個企業中
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社會,不僅要依靠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勇攀高峰的廣大科技人員,也離不開千千萬萬在企業生產一線的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他們不僅是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實施者,也是產業化技術的完善者或革新者,更是許許多多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成果的發明創造者。他們是建設創新型企業的基礎,他們的技術革新也是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與中國機冶建材工會全國委員會共同設立了“建材行業技術革新獎”。這是全國第一個面向企業一線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的技術革新和小發明、小創造的科技獎項。這項工作的開展,必將會在建材行業及其他行業里掀起技術革新、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等群眾性創新活動的新熱潮,也必將會增加企業的創新活力,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
這項工作已經開展了近半年的時間。針對“建材行業技術革新獎”相關工作,記者近日采訪了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副會長徐永模。
記者:設立“技術革新獎”的意義何在呢?
徐永模:目前,我國社會化、制度化科學技術獎勵體系主要由國家、省、直轄市和行業的科學技術獎組成,從結構層次來看,缺少下一個層次,即面向生產一線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的技術創新獎項。這些技術創新開革新成果的創新水平及所取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往往夠不上行業或省部級科學技術獎的標準,因而被忽視。雖然這些技術革新成果不能獲得重大科技成果獎,介這是企業經濟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特別是一些大規模的技術集成產業化技術成果,本來就是企業員工在新產品開發、質量管理、機械設備改造、提高生產效率等工作中的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和創新成果。實際上,沒有一線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的技術支撐,很難想像企業怎樣開展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等技術創新工作。現在,經常性地對這樣的技術革新成果開展主人獎勵的企業不多,相對于目前較完善的、面向專業研發人員的社會化、制度化的科技成果評價獎勵體系,企業基層技術創新成果的社會化主人和獎勵制度長期空缺。
我們在調研中深深感到,面向企業技術革新的社會化制度化評價和獎勵,不僅是對生產一線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的創新能力水平、技術革新成果的價值和貢獻的社會評價和獎勵,也將鼓勵廣大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鉆研技術、努力創新。這不僅有利于技術創新型企業社會形象的建立,更有利于技術創新成果的推廣應用,取得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梢钥隙ǖ卣f,“技術革新獎”是我國科學技術獎勵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革新獎”的設立是對國家技術創新獎勵體系的完善和補充;開展“技術革新獎”評獎工作是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和中國機冶建材工會貫徹落實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舉措。
記者:請問“技術革新獎”如何申報?
徐永模: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和中國機冶建材工會全國委員會在2005年經多次討論研究后決定共同發起,在全國設立“技術革新獎”。雙方共同組建“技術革新獎”獎勵委員會,下設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工作辦公室。雙方的工作人員經過幾個月的調研和準備,在廣泛征求意見后,出臺了《建筑材料行業技術革新獎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試行)。這些工作的完成,標志著“技術革新獎”工作的正式開始?!凹夹g革新獎”的評獎工作將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建材主管部門或建材行業協會與工會通力合作的基礎上開展。工會具有完善的組織體系,在促進職工的技術創新活動中開展了舊有成效的工作,例如評選“崗位技術能手”,各級“勞動模范”,舉行操作技能比賽等,而“技術革新獎”也可以看作是對工會這些工作體系的完善和補充。
“技術革新獎”分為全國和省、直轄市、自治區兩個層組長,進行相對獨立的評審和授獎。全國建材行業的“技術革新獎”評獎工作在省、直轄市、自治區評審工作的基礎上進行,因此,省、直轄市、自治區的評獎工作是基礎和重點。全國“技術革新獎”和省、直轄市、自治區的“技術革新獎”評獎遵循統一的原則,但管理辦法和實話細則可根據實際情況有所不同。全國獎勵委員會負責對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評獎工作進行指導,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有關領導作為全國獎勵委員會成員,參與全國“技術革新獎”評審領導工作。
記者:“技術革新獎”的評獎與工會評選的各種先進個人和勞動模范有什么區別嗎?
徐永模:“技術革新獎”獲獎成果應作為獲獎人員的重要業績得到表彰,可與工會與其他活動銜接,例如作為“技術能手”、“勞動模范”等評選的重要條件。但“技術革新獎”的重點是主人和獎勵企業的創新成果,成果的創造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一個團隊;另外,“技術革新獎”也不同于企業自行開展的類似的評獎工作,是對企業技術革新成果的社會化、制度化的評價,是對企業技術創新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表彰。
記者:申報“技術革新獎”的評審材料有可能會涉及到成果的技術秘密,那么評審小組將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
徐永模:技術秘密是一定會遇到的。我們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了。所以評審小組的每一位專家都會簽訂一份保密協議,是不會將材料中的內容泄露出去的。作者在送審的材料中也要注明保密部分。
記者:全國的建材行業“技術革新獎”,有沒有獎勵資金?
徐永模:“技術革新獎”表彰的是革新成果,它的設立和評獎是為了鼓勵和促進廣大企業技術人員和工人積極開展技術革新,建設創新型企業,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促進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對獲獎的革新成果和參與人員應由獲獎企業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獎勵方式。
“技術革新獎”以“企業杯”冠名,這是為了宣傳和鼓勵科技創新成績顯著、為行業技術進步作出貢獻,同時愿意積極支持和贊助“技術革新獎”評獎工作的企業。企業的贊助經費全部用于評獎工作。
記者:“技術革新獎”冠名企業的條件是什么呢?
徐永模:根據全國《建材行業技術革新獎管理辦法》的規定,“技術革新獎”年度評獎工作以“企業杯”冠名。自《建材行業技術革新獎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發布以來,建材行業有若干個大型企業集團向技術革新獎勵委員會申請,爭當首屆“技術革新獎”的冠名企業。全國獎勵委員會經過認真研究,認為“技術革新獎”的冠名企業必須具備3個條件:首先,冠名單位在自主創新方面成績卓著,國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行業技術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其次,該企業應該是主辦單位——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和中國機冶建材工會全國總工會的成員單位;第三,該企業積極支持和贊助評獎工作。根據這3項條件全國獎勵委員會決定,中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首屆冠名企業。2006年全國“技術革新獎”以“中材科技杯”冠名。
據記者了解,目前,上海、湖北、北京、云南、山東、浙江、江蘇和安徽等省、直轄市的“技術革新獎”申報和評審工作已經全面展開。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