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02)之本規范用詞不說明六
6.2.1本條是對進場螺栓實物進行復驗。其中有疑義是指不滿足本規范4.4.1條的規定,滑質量證明書(出廠合格證)等質量證明文件。
6.2.5 射釘宜采用觀察檢查。若用小錘敲擊時,應從射釘側面或正面敲擊。
6.3.1 抗滑移系數是高強度螺栓連接的主要設計參數之一,直接影響構件的承載力,因此構件磨擦面無論由制造廠處理還是由現場處理,均應對抗滑系數進行測試,測得的抗滑移系數最小值應符合設計要求。本條是強制性條文。
在安裝現場局部采用砂輪打磨磨擦面時,打磨范圍不小于螺栓孔徑的4倍,打磨方向應與構件受力方向垂直。
除設計上采用磨擦系數小于等于0.3,并明確提出可不進行抗滑移系數試驗者,其余情況在制作時為確定磨擦面的處理方法,必須按本規范附錄B要求的批量用3套同材質、同處理方法的試件,進行復驗。同時并附有3套同材質、同處理方法的試件,供安裝前復驗。
6.3.2 高強度螺栓終擰1h時,螺栓預拉力的損失已大部分完成,在隨后一兩天內,損失趨于平穩,當超過一個月后,損失就會停止,但在外界環境影響下,螺栓扭矩系數將會發生變化,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為了統一和便于操作,本條規定檢查時間同一定在1h后48h之內完成。
6.3.3 本條的構造原因是指設計原因造成空間太小無法使用專用扳手進行終擰的情況。在扭剪型高強度螺栓施工中,因安裝順序、安裝方向考慮不周,或終擰時因對電動扳手使用掌握不熟練,致使終擰時尾部梅花頭上的棱端部滑牙(即打滑),無法擰掉梅花頭,造成終擰矩是求知數,對此類螺栓應控制一定比例。
6.3.4 高強度螺栓初衷、復擰的目的是為了使磨擦面能密貼,且螺栓受力均勻,對大型節點強調安裝順序是防止節點中螺栓預拉力損失不均,影響連接的剛度。
6.3.7 強行穿過螺栓會損傷絲扣,改變高強度螺栓連接副的扭矩系數,甚至連螺母都擰不上,因此強調自由穿入螺栓孔。氣割擴孔很不規則,既削弱了構件的有效載面,減少了壓力傳力面積,還會使擴孔鋼材缺陷,故規定不得氣割擴孔。最大擴孔量的限制也是基于構件有效截面積和磨擦傳力面積的考慮。
6.3.8 對于螺栓球節點網架,其剛度(撓度)往往比設計值要弱,主要原因是因為螺栓球與鋼管的高強度螺栓堅固不牢,出現間隙、松動等未擰緊情況,當下部支撐系統拆除后,由于連接間隙、松動等原因,撓度明顯加大,超過規范規定的限值。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