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設計規(guī)范(GBT-50265-97)之總體布置
5 總體布置
5.1 一般規(guī)定
5.1.1 泵站的總體布置應根據站址的地形、地質、水流、泥沙、供電、環(huán)境等條件,結合整個水利樞紐或供水系統(tǒng)布局,綜合利用要求,機組型式等,做到布置合理,有利施工,運行安全,管理方便,少占耕地,美觀協(xié)調。
5.1.2 泵站的總體布置應包括泵房,進、出水建筑物,專用變電站,其它樞紐建筑物和工程管理用房、職工住房,內外交通、通信、以及其它維護管理設施的布置。
5.1.3 站區(qū)布置應滿足防火安全、衛(wèi)生防護和環(huán)境綠化等要求,泵房附近和職工生活區(qū)宜列為綠化重點地段。
5.1.4 泵站室外專用變電站應靠近輔機房布置,宜與安裝檢修間同一高程,并應滿足變電設備的安裝檢修、運輸通道、進線出線、防火防爆等要求。
5.1.5 站區(qū)內交通布置應滿足機電設備運輸、運行人員上下班方便的要求,并應延伸至輔機房和安裝檢修間門前。道路的最大縱坡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
5.1.6 具有泄洪任務的水利樞紐,泵房與泄洪建筑物之間應有分隔設施;具有通航任務的水利樞紐,泵房與通航建筑物之間應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及安全設施。
5.1.7 對于建造在污物、雜草較多的河流上的泵站,應設置專用的攔污、清污設施,其位置宜設在引渠末端或前池入口處。站內交通橋宜結合攔污柵設置。
5.1.8 當泵站進水引渠或出水干渠與鐵路、公路干道交叉時,泵站進、出水池與鐵路橋、公路橋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100m。
5.1.9 對于水流條件復雜的大型泵站樞紐布置,應通過水工整體模型試驗論證。
5.2 泵站布置型式
5.2.1 由河流取水的灌溉泵站,當河道岸邊坡度較緩時,宜采用引水式布置,并應在引渠渠首設進水閘;當河道岸邊坡度較陡時,宜采用岸邊式布置,其進水建筑物前緣宜與岸邊齊平或稍向水源凸出。
由渠道取水的灌溉泵站,宜在渠道取水口下游側設節(jié)制閘。
由湖泊取水的灌溉泵站,可根據湖泊岸邊地形、水位變化幅度等,采用引水式或岸邊式布置。
由水庫取水的灌溉泵站,可根據水庫岸邊地形、水位變化幅度及農作物對水溫要求等,采用豎井式(干室型)、纜車式、浮船式或潛沒式泵房布置。
5.2.2 在具有部分自排條件的地點建排水泵站,泵站宜與排水閘合建;當建站地點已建有排水閘時,排水泵站宜與排水閘分建。排水泵站宜采用正向進水和正向出水的方式。
5.2.3 灌排結合泵站,當水位變化幅度不大或揚程較低時,可采用雙向流道的泵房布置型式;當水位變化幅度較大或揚程較高時,可采用單向流道的泵房布置型式,另建配套涵閘,但配套涵閘與泵站之間應有適當的距離,其過流能力應與泵站機組抽水能力相適當。
5.2.4 供水泵站的布置型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室外給水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
5.2.5 建于堤防處且地基條件較好的低揚程、大流量泵站,宜采用堤身式布置;而揚程較高或地基條件稍差或建于重要堤防處的泵站,宜采用堤后式布置。
5.2.6 從多泥沙河流上取水的泵站,當具備自流引水沉沙、沖沙條件時,應在引渠上布置沉沙、沖沙或清淤設施;當不具備自流引水沉沙、沖沙條件時,可在岸邊設低揚程泵站,布置沉沙、沖沙及其它排沙設施。
5.2.7 對于運行時水源有冰凌的泵站,應有防冰、導冰設施。
5.2.8 在深挖方地帶修建泵站,應合理確定泵房的開挖深度,減少地下水對泵站運行的不利影響,并應采取必要的通風、采暖和采光等措施。
5.2.9 緊靠山坡、溪溝修建泵站,應設置排泄山洪和防止局部滑坡、滾石等的工程措施。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