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1—88)第五章
第五章 鋼筋混凝土工程
第5.0.1條 本章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模板、鋼筋、混凝土、構件安裝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工程的質量檢驗和評定。
第5.0.2條 本章的主要指標和要求是根據《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4—83(以下簡稱施工規范)的規定提出的。
第一節 模板工程
(Ⅰ)保證項目
第5.1.1條 模板及其支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須有足夠的支承面積。如安裝在基土上,基土必須堅實并有排水措施。對濕陷性黃土,必須有防水措施;對凍脹性土,必須有防凍融措施。
檢驗方法對照模板設計,現場觀察或尺量檢查。
(Ⅱ)基本項目
第5.1.2條 模板接縫寬度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不大于2.5mm。
優良:不大于1.5mm。
檢查數量按梁、柱和獨立基礎的件數各抽查10%,但均不應少于3件;帶形基礎、圈梁每30~50m抽查1處(每處3~5m),但均不應少于3處;墻和板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禮堂、廠房等大間按兩軸線為一間,墻每4m左右高為1個檢查層,每面為1處,板每間為1處,但均不應少于3處。
檢驗方法觀察和用楔形塞尺檢查。
第5.1.3條 模板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采取防止粘結措施。
一、每件(處)墻、板、基礎的模板上粘漿和漏涂隔離劑累計面積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不大于2000cm2。
優良:不大于1000cm2。
二、每件(處)梁、柱的模板上粘漿和漏涂隔離劑累計面積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不大于800cm2。
優良:不大于400cm2。
檢查數量同第5.1.2條的規定。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注:對設計有特殊要求,拆模后不再裝飾的混凝土,其模板必須清理干凈,接縫嚴密,滿涂隔離劑。
(Ⅲ)允許偏差項目
第5.1.4條 模板安裝和預埋件、預留孔洞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5.1.4的規定。檢查數量同第5.1.2條的規定。
第二節 鋼筋工程
(Ⅰ)保證項目
第5.2.1條 鋼筋的品種和質量,焊條、焊劑的牌號、性能以及接頭中使用的鋼板和型鋼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注:進口鋼筋需先經化學成分檢驗和焊接試驗,符合有關規定后方可用于工程。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質量證明書和試驗報告。
第5.2.2條 冷拉冷拔鋼筋的機械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質量證明書、試驗報告和冷拉記錄。
第5.2.3條 鋼筋的表面必須清潔。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經除銹后仍留有麻點的鋼筋嚴禁按原規格使用。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第5.2.4條 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間距、錨固長度、接頭設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檢驗方法觀察或尺量檢查。
第5.2.5條 鋼筋焊接接頭焊接制品的機械性能必須符合鋼筋焊接及驗收的專門規定。檢驗方法檢查焊接試件試驗報告。
(Ⅱ)基本項目
第5.2.6條 鋼筋網片、骨架的綁扎和焊接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綁扎
合格:缺扣、松扣的數量不超過應綁扣數的20%,且不應集中。
優良:缺扣、松扣的數量不超過應綁扣數的10%,且不應集中。
二、焊接
合格、骨架無漏焊、開焊。鋼筋網片漏焊、開焊不超過焊點數的4%,且不應集中;板伸入支座范圍內的焊點無漏焊、開焊。
優良:骨架無漏焊、開焊。鋼筋網片漏焊、開焊不超過焊點數的2%,且不應集中;板伸入支座范圍內的焊點無漏焊、開焊。
檢查數量按梁、柱和獨立基礎的件數各抽查10%,但均不應少于3件;帶形基礎、圈梁每30~50m抽查1處(每處3~5m),但均不少于3處;墻和板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禮堂、廠房等大間按兩軸線為一間),墻每4m左右高為1個檢查層,每面為1處,板每間為1處,但均不少于3處。檢驗方法觀察和手扳檢查。
第5.2.7條 彎鉤的朝向應正確。綁扎接頭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其中搭接長度尚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搭按長度均不小于規定值的95%。
優良:搭接長度均不小于規定值。
檢查數量同第5.2.6條的規定。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第5.2.8條 用Ⅰ級鋼筋或冷拔低碳鋼絲制作的箍筋,其數量、彎鉤角度和平直長度均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數量符合設計要求,彎鉤角度和平直長度基本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優良:數量符合設計要求,彎鉤角度和平直長度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檢查數量同第5.2.6條的規定。
檢驗方法觀察或尺量檢查。
第5.2.9條 鋼筋的焊點與接頭尺寸和外觀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點焊焊點
合格:無裂紋、多孔性缺陷及明顯燒傷。焊點壓入深度符合鋼筋焊接及驗收的專門規定。
優良:焊點處熔化金屬均勻,無裂紋、多孔性缺陷及燒傷。焊點壓入深度符合鋼筋焊接及驗收的專門規定。
二、對焊接頭
合格:接頭處彎折不大于4°;鋼筋軸線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無橫向裂紋。Ⅰ、Ⅱ、Ⅲ級鋼筋無明顯燒傷;Ⅲ級鋼筋無燒傷。低溫對焊時,Ⅱ、Ⅲ級鋼筋均無燒傷。
優良:接頭處彎折不大于4°;鋼筋軸線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無橫向裂紋和燒傷,焊包均勻。
三、電弧焊接頭
合格:綁條沿接頭中心線的縱向位移不大于0.5d;接頭處彎折不大于4°;鋼筋軸線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焊縫厚度不小于0.05d,寬度不小于0.1d,長度不小于0.5d。無較大的凹陷、焊瘤。接頭處無裂紋。咬邊深度不大于0.5mm(低溫焊接咬邊深度不大于0.2mm)。幫條焊、搭接焊在長度2d的焊縫表面上;坡口焊、熔槽幫條焊在全部焊縫上氣孔及夾渣均不多于2處,且每處面積不大于6mm2預埋件和鋼筋焊接處,直徑大于1.5mm的氣孔或夾渣,每件不超過3個。
優良:綁條沿接頭中心線的縱向位移不大于0.5d;接頭處彎折不大于4°;鋼筋軸線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焊縫厚度不小于0.05d,寬度不小于0.1d,長度不小于0.5d。焊縫表面平整,無凹陷、焊瘤。接頭處無裂紋、氣孔、夾渣及咬邊。
四、電渣壓力焊接頭
合格:接頭處彎折不大于4°;鋼筋軸線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無裂紋及明顯燒傷。
優良:接頭處彎折不大于4°;鋼筋軸線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焊包均勻,無裂紋及燒傷。
五、埋弧壓力焊接頭
合格:接頭處彎折不大于4°。
鋼筋無明顯燒傷。咬邊深度不超過0.5mm。鋼板無焊穿、凹陷。
優良:接頭處彎折不大于4°。
焊包均勻,鋼筋無燒傷、咬邊。鋼板無焊穿、凹陷。
檢查數量點焊網片、骨架按同一類型制品抽查5%,梁、柱、桁架等重要制品抽查10%,但均不應少于3件;對焊接頭抽查10%,但不少于10個接頭;電弧焊、電渣壓力焊接頭應逐個檢查;埋弧壓力焊接頭抽查10%,但不少于5件。
檢驗方法用小錘、放大鏡、鋼板尺和焊縫量規檢查。
注:d為鋼筋直徑,單位mm。
(Ⅲ)允許偏差項目
第5.2.10條 鋼筋安裝及預埋件位置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5.2.10的規定。檢查數量,同第5.2.6條的規定。
第三節 混凝土工程
(Ⅰ)保證項目
第5.3.1條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施工規范和有關的規定。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
第5.3.2條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計量、攪拌、養護和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施工記錄。
第5.3.3條 評定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必須按《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的規定取樣、制作、養護和試驗,其強度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一、用統計方法評定混凝土強度時,其強度應同時符合下列兩式的規定:
第5.3.4條 對設計不允許有裂縫的結構,嚴禁出現裂縫;設計允許出現裂縫的結構其裂縫寬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和用刻度放大鏡檢查。
(Ⅱ)基本項目
第5.3.5條 混凝土應振搗密實。每個檢查件(處)的任何一處蜂窩面積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梁、柱上一處不大于1000cm2,累計不大于2000cm2;
基礎、墻、板上一處不大于2000cm2,累計不大于4000cm2。
優良:梁、柱上一處不大于200cm2,累計不大于400cm2;基礎、墻、板上一處不大于400cm2,累計不大于800cm2。
檢查數量按梁、柱和獨立基礎的件數各抽查10%,但均不少于3件;帶形基礎、圈梁每30~50m抽查1處(每處3~5m),但均不少于3處;墻和板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禮堂、廠房等大間按兩軸線為一間,墻每4m左右高為1個檢查層,每面為1處,板每間為1處,但均不少于3處。
檢驗方法尺量外露石子面積及深度。注:蜂窩系指混凝土表面無水泥漿,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但小于保證層厚度的缺陷。
第5.3.6條 混凝土應振搗密實??锥疵娣e每個檢查件(處)的任何一處孔洞,其面積均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梁、柱上一處不大于40cm2,累計不大于80cm2;基礎、墻、板上一處不大于100cm2,累計不大于200cm2。
優良:無孔洞。
檢查數量:同第5.3.5條的規定。
檢驗方法鑿去孔洞周圍松動石子;尺量孔洞面積及深度。
注:孔洞系指深度超過保證層厚度,但不超過截面尺寸1/3的缺陷。
第5.3.7條 每個檢查件(處)任何一根主筋露筋,長度均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梁、柱上的露筋長度不大于10cm,累計不大于20cm;基礎、墻、板上的露筋長度不大于20cm,累計不大于40cm。
優良:無露筋。
檢查數量同第5.3.5條的規定。
檢驗方法尺量鋼筋外露長度。
注:露筋系指主筋沒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缺陷,但梁端主筋錨固區內不允許有露筋。
第5.3.8條 每個檢查件(處)任何一處縫隙夾渣層長度、深度均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梁、柱上的縫隙夾渣層長度和深度均不大于5cm;基礎、墻、板上的縫隙夾渣層長度不大于20cm,深度不大于5cm,且不多于二處。
優良:無縫隙夾渣層。
檢查數量同第5.3.5條的規定。
檢驗方法鑿去夾渣層,尺量縫隙長度和深度。
注:①縫隙夾渣層系指施工縫處有縫隙或夾有雜物。②蜂窩、孔洞、露筋、縫隙夾渣層等缺陷,在裝飾前應按施工規范的規定進行修整。
(Ⅲ)允許偏差項目
第5.3.9條 現澆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5.3.9的規定。檢查數量同第5.3.5條的規定。
第5.3.10條 混凝土設備基礎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5.3.10的規定。檢查數量按各類型的設備基礎各抽查10%,但均不應少于3件。
第四節 構件安裝工程
(Ⅰ)保證項目
第5.4.1條 吊裝時構件的混凝土強度、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孔道灌漿的水泥砂漿強度、下層結構承受內力的接頭(接縫)的混凝土或砂漿的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檢驗方法檢查構件出廠證明及同條件養護試塊試驗報告。
第5.4.2條 構件的型號、位置、支點錨固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且無變形損壞現象。檢驗方法觀察或尺量檢查和檢查吊裝記錄。
第5.4.3條 構件接頭(接縫)的混凝土(砂漿)必須計量準確,澆搗密實,認真養護,其強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標準養護齡期28d試塊試驗報告及施工記錄。
第5.4.4條 外墻板防水構造的做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的專門規定。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Ⅱ)基本項目
第5.4.5條 圓孔板堵孔及就位安裝質量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標高、坐漿、圓孔板堵孔、板縫寬度基本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的規定。
優良:標高、坐漿、圓孔板堵孔、板縫寬度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圓孔板數量抽查10%,但不應少于10塊。
檢驗方法觀察或尺量檢查。
第5.4.6條 構件接頭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一、鋼筋接頭的焊縫長度及外觀質量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焊縫長度符合要求,無較大的凹陷、焊瘤,接頭處無明裂紋和氣孔。咬邊深度不大于0.5mm(低溫焊接咬邊深度不大于0.2mm);
優良:焊縫長度符合要求,表面平整,無凹陷、焊瘤。接頭處無裂紋、氣孔、夾渣及咬邊。
檢查數量按構件數量抽查10%,但不少于10塊。
檢驗方法觀察或尺量檢查。
二、鋼材接頭焊接質量應符合本標準第八章第一節的規定。
(Ⅲ)允許偏差項目
第5.4.7條 柱、梁、屋架等構件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5.4.7-1的規定。大模板及裝配式大板構件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5.4.7-2的規定。
檢
查數量各種不同類型的構件各抽查10%,但均不應少于3件。
第五節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工程
(Ⅰ)保證項目
第5.5.1條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的鋼筋按本章第二節的有關規定檢查。
第5.5.2條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的混凝土按本章第三節的有關規定檢查。
第5.5.3條 預應力筋所用的錨夾具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及專門規定。
檢查數量按施工規范第六章第6.1.2條的規定抽取試樣。
檢驗方法檢查錨夾具出廠證明,硬度、錨固能力、探傷及外觀檢查報告。
第5.5.4條 鋼絲鐓頭強度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其外形尺寸及外觀質量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施工規范第六章第6.1.3條的規定抽取試樣。
檢驗方法用游標卡尺檢查和檢查抗拉試驗報告。
第5.5.5條 后張法張拉預應力筋時,混凝土強度及塊體立縫混凝土(砂漿)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檢驗方法檢查同條件養護混凝土(砂漿)試塊的試驗報告。
第5.5.6條 錨固階段張拉端預應力筋的內縮量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第6.2.7條的規定。
檢驗方法檢查施加預應力記錄。
第5.5.7條 后張法孔道水泥漿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
檢驗方法全面觀察檢查和檢查水泥漿試塊的試驗報告。
(Ⅱ)基本項目
第5.5.8條 實際建立的預應力值與設計規定值偏差的百分率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機械張拉
合格,不超過±5%。
優良:不超過±3%。
二、電熱張拉
合格:不超過+10%~-5%。
優良:不超過+5%~-3%。
檢查數量按預應力混凝土工程不同類型件數各抽查10%,但均不少于3種。
檢驗方法檢查施加預應力記錄。
第5.5.9條 多根鋼絲同時張拉時,構件截面的斷絲和滑絲的數量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不超過鋼絲總數的3%,且一束鋼絲不超過一根。
優良:無斷絲和滑絲。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全面觀察或檢查施加預應力記錄。
(Ⅲ)允許偏差項目
第5.5.10條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5.5.10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不同類型件數各抽查10%,但均不少于3件。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