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有10年以上增長期
同時,水泥行業的繁榮期持續很短,基本上在1到2年之間。國家對水泥行業的宏觀調控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2005年一季度全行業出現虧損3.48億元,利潤同比下降了111.3%;5月扭虧為盈后,二季度累計利潤為17.6億元,同比下降76.53%;三季度利潤達到35.18億元,同比下降66.4%;2005年水泥工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60%左右。
另一方面,國家提出科學發展觀,加強對能源環保的要求,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大力提倡新節能環保的水泥新型干法生產技術,淘汰工藝落后的立窯技術,國家發改委“十一五”規劃對水泥生產的要求是新型干法水泥比例從現在的40%提高到70%。按此規劃,將淘汰落后生產工藝水泥2.5億噸,平均每年淘汰5000萬噸;企業熱耗從每標準煤130kg下降到110kg;綜合能耗下降25%,粉塵排放下降50%。
目前,全行業處于新型干法產能增長迅猛、落后生產工藝未能及時淘汰的收縮調整期,使得產能集中釋放,新增產能難以消化。水泥行業一旦進入收縮期,過剩產能消化的時間將相應加長。企業為維持市場占有率,紛紛競相壓價,整個市場陷入價格混戰。2005年水泥主流品種均價在250-260元/噸左右,年降幅在20%左右,使得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下降。
外資在這個時候集中出擊大舉收購國內水泥企業,意圖就顯而易見,外資正是看中了國家“十一五”規劃的發展契機,又選擇了整個行業的收縮期,以最低的成本進入國內市場,完成其戰略布局。
從未來發展來看,中國GDP預計還將有10年8~10%的高增長,作為基礎設施基建原材料之一的水泥行業,將受惠于國內GDP的增長而實現行業整體增長。同時,按水泥行業峰頂為人均消費水泥累積達到20-22噸計算,中國水泥消費預計將于2015-2018年到達峰頂,因此,水泥行業同樣有10年以上的增長期。
而同時,2006年中國將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工作的重點,并且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必然會加大。再加上水泥出口形勢向好,整個市場對水泥的需求仍會保持穩定增長。(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jiangxun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