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武冠”獲中國砼外加劑馳名商標紀實
今年6月23日,國家工商總局經過嚴格的評審,評出我國混凝土外加劑行業第一個馳名商標——江西武冠集團。
據中國混凝土外加劑協會提供的資料表明,由武冠集團生產的“武冠”牌混凝土外加劑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15%,居行業第一位,企業綜合規模及效益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在2004年中國成長速度“二百佳”中小企業中排125位,為我省先進民營企業第9強。
從去年10月向國家工商總局提出中國馳名商標申請,到今年申報成功,武冠集團只用了9個月的時間,而為打造這一品牌,武冠集團磨礪了整整10年。
啞鈴型經營模式與散發性經營戰略
“武冠”。擁有這一商標的是萍鄉民營企業——武冠集團是由一個作坊式的鄉辦小廠發展起來的。10年間,它由最初的千元資本增至3億元,規模集科工貿一體,跨行業、跨地區,擁有多家子公司,累計實現社會總產值6.7億元,上交稅收3500多元。
然而,走進武冠集團,卻聽不見機器的轟鳴聲,看不到繁忙的生產場面,廠區內綠草如茵,花木茂盛,整潔安靜,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個年產值數億元的企業。
武冠集團董事長李群芳是一個很有創新開拓精神的人,他認為,中小企業發展之初資金短缺、技術單薄、設備簡陋,靠自身的實力很難做強做大,必須借竿撐高,借船出海,走虛擬科技、人才、廠房、設備等虛擬經濟之路。這些年,“武冠”巧妙地運用虛擬經濟理論,揚長避短,通過大科技、細生產、大市場啞鈴型經營模式。他們投入2000多萬元在全國建立營銷網絡,成功地做大了市場。目前,“武冠”在全國設有43個直銷辦事處,建立了一支20多位營銷工程師、200多名營銷員的專業隊伍。
隨著全國營銷網絡日趨完善以及“武冠”品牌勢力的日益增強,李群芳又敏銳地提出散發性經營戰略,即利用自己的品牌和技術優勢,與當地企業合作創辦子公司,在全國建立重點生產基地。2000年,“武冠”在重慶成立了第一個分公司,而后,分別采用獨資、收購、合資、兼并等方式,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西安等地創辦分公司,使“武冠”產品一半以上實現異地本土化生產、供應和銷售。這一戰略大大降低了經營成本,擴張了品牌市場影響,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把萍鄉的“武冠”做成了全國的“武冠”。
“借腦經營”與“健腦發展”
企業創辦之初,李群芳參加的活動大多是行業內各種各樣的洽談會、交流會,跑得最多的地方是科研院所并結識了很多專家學者。他本是混凝土外加劑的門外漢,但經過刻苦努力,他不僅自己成了半個專家,為企業引來了“智囊團”。這些年,“武冠”先后與同濟大學、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等10多所國內知名的科研院校建立起科研合作。2002年10月,“武冠”在北京率先成立了國內同行業第一家專家委員會,第一家礦物外加劑研發基地。而后在上海建立了全國同行業中第一家化學外加劑研發基地。
隨著企業實力的不斷壯大,“武冠”開始積聚自己的科技力量。他們積極參與省市及相關院校的人才供需洽談會,每年舉辦武冠人才專場招聘會,到武漢、沈陽、廣州等地獵取高級管理和科研人才。目前,企業員工中大專以上學歷占6.8%,有高級職稱13人,中級職稱240人。為全面提高員工素質,企業定期聘請專家學者為員工授課,有計劃地選送優秀員工到高等院校深造,使企業的技術力量日益雄厚,科研能力不斷增強。現在,“武冠”每年推出5到6個新產品,生產的高性能減水劑和泵送劑,填補了國內空白,研發的新產品多次獲得科技進步獎。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