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靠循環經濟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姚 季 鑫

    浙江三獅集團有限公司是浙江省24家國有資產授權營運機構之一,是浙江省技術含量最高、生產規模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總資產達34億元,2004年年底完成產業結構的升級任務并形成了2000萬噸水泥生產能力,銷售收入突破50億元,躋身全國水泥行業前茅,提前數年實現了集團“十五”發展規劃目標。
    集團下屬核心企業—浙江三獅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為國務院重點扶持的520家國有大型企業之一。目前三獅集團投入生產運行的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窯外分解水泥生產線5條、5000噸生產線4條。公司主導產品PO42.5、PO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和核電專用水泥、海工水泥、膨脹水泥、道路水泥、管樁水泥等為主的特種水泥,并連續多年產銷量達到100%,在華東地區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三獅”牌水泥獲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總局頒布的全國首批水泥免檢產品,成為中國著名的品牌。
    水泥行業是對自然資源高度依賴的產業,目前全國建材行業小水泥、立窯水泥仍占生產總量的70%,能耗高、資源浪費、污染嚴重的現象已經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了制約,影響了今后經濟進一步的發展。浙江三獅集團從自身發展的實踐中深深感到傳統經濟的發展模式將不僅使資源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同時使周邊環境持續惡化,企業的發展難以為繼,最終走入惡性循環的死胡同。近幾年煤、電、油、運全面緊張和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從另一個側面提示我們依靠高能耗和高物耗來獲得經濟增長的粗放式經營模式已走到了盡頭。
    根據黨的十六大提出的“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和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結合浙江的實際情況,浙江三獅集團于2003年在全國建材行業率先提出了“即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符合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戰略方針,在社會上獲得了非同尋常的反響,開始了建設循環經濟型的水泥生產企業的進程,并同中國建材工業協會簽訂了建設浙北循環經濟工業示范小區的合作協議。浙江三獅集團自2001年開始在兼并重組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致力于打造浙江先進水泥生產制造基地。為迅速做強做大水泥主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改造傳統產業,降低污染排放并促使浙江的水泥工業加快實現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浙江三獅集團按照國家和省水泥產業政策總體要求,充分利用浙江石灰石資源優勢條件,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在石灰石資源集中的長興、富陽、桐廬、建德、安徽廣德等地建設了4條日產5000噸、5條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窯外分解水泥生產線,目前三獅集團全部為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徹底拆除了高能耗、高污染的四臺機立窯,在全省立窯水泥還占70%的情況下,率先主動淘汰了比立窯先進的9條濕法和1條干法中空回轉窯生產線,淘汰的生產能力達300萬噸。目前已建成投產的新型干法生產線與濕法回轉窯相比,煤耗僅為濕法窯的二分之一左右,集團年節約煤炭達100萬噸以上。
    多年來浙江三獅集團秉承“卓越、自強、創造、進步”的企業精神,堅持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環保理念,依靠體制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通過實施“減量化、再循環、再利用”的3R原則,實現資源低消耗、生產高效率和污染低排放,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生產過程中,認真貫徹清潔生產促進法,從生產源頭抓起,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把在源頭減少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產生放在首位,大幅度提升資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把清潔生產的各項要素,融入企業首創的“崗位星級管理”制度,在全國建材行業獲得廣泛的好評,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穩步提高。同時,加強對廢棄物的回收利用,采用先進技術和開采方式對石灰石礦山資源進行綜合利用,石灰石的回采率達100%,開采過程中的邊坡、尾礦、廢石全部得到利用,沒有對周邊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實現了水泥生產與環境保護的相得益彰。浙江三獅集團各子公司全部采用煤矸石配料生產水泥,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節約了土地資源,改善了生態環境,實現了水泥生產綠色產業化。浙江三獅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推行循環經濟的同時,以國際先進理念和制度規范生產過程,通過了ISO14000環境體系認證,采用煤矸石、粉煤灰用于水泥生產,每年消化煤矸石、粉煤灰達20多萬噸,積極探索利用鋼渣替代硫酸渣作為鐵質校正原料和水泥混合材的試驗,減少SO3的排放。浙江三獅集團湖州達強建材有限公司因地制宜采用濕磨干燒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年利用太湖淤泥15萬噸作硅質校正原料,對周邊太湖地區的環境治理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連續多年被認定為享受國家資源綜合利用政策企業。
    在項目建設的同時,浙江三獅集團對環境保護給予高度重視,以企業與藍天、白云、碧水和諧共處作為項目建設的目標,把環境保護作為項目建設首要條件加以實施,不惜增加投資,在所有的揚塵點均配備了各類除塵裝置,在粉塵排放最大的窯尾采用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布袋除塵器,所有濾袋全部為進口產品,粉塵排放達到了低于25mg/Nm3的先進水平,遠低于國家排放標準,回收下來的物料粉塵全部用于水泥再生產。
    根據循環經濟的發展規律,浙江三獅集團結合集團水泥項目的建設和運行,對利用水泥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氣余熱進行了整體規劃,利用水泥廢氣余熱資源,采用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的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首先在浙江三獅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建設了9MW純低溫余熱發電機組,每天可發電21萬多度,水泥生產的綜合熱利用率從60%左右提高到90%以上。該項目兩臺機組已于2005年9月中旬全部投入運行,能夠滿足企業自身用電40%的需求,與燃煤電站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約2萬多噸,即可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資源,又可緩解企業用電緊張的矛盾,達到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因降低了廢氣排放的溫度,減少了生產用水的需求,降低了對環境的熱污染和粉塵排放,直接降低了SO2、NXO排放,每年可直接創造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廢氣余熱的綜合利用,不僅是對資源綜合利用的最大化,同時對改善企業周邊環境,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實現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水泥制造業是一個高耗能產業,雖然水泥熟料煅燒技術不斷發展,新型干法水泥工藝系統熱效率得到較大提高,熟料熱耗雖降至710-750Kcal/kg,但仍有大量的中低溫廢氣余熱未能被充分利用,約占熟料燒成總熱耗量30%左右,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費,并對大氣產生污染。為節約能源,降低消耗,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浙江三獅集團有限公司于2004年7月開始規劃實施國產化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在反復研究論證的基礎上,決定對長興基地的一條2500t/d和一條5000t/d熟料生產線實施利用窯頭窯尾廢氣建設全部裝備國產化的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該項目裝機(3+6)MW,于2004年11月17日破土動工,第一臺機組于2005年8月27日并網發電,第二臺機組于2005年9月16日并網發電,該項目建成并網發電后,運行穩定,到2005年12月31日止,累計發電2143萬kwh,并網電量1921萬kwh,實現了公司年初制定的發電1000萬kwh的目標。
    浙江三獅集團純低溫余熱發電(3+6)MW項目自2004年9月開始規劃籌建,項目設計單位為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電站三大主機設備(汽機、發電機、鍋爐)全部為國產產品,分別由杭州汽輪機廠、杭州發電設備廠、杭州鍋爐廠生產制造。2004年11月17日開始土建破土動工,2005年5月初設備安裝進場在。整個工程總費用在5800萬左右,其中土建約640萬元,設備購置費約4170萬元,安裝工程550萬元左右,其它440萬元,整個工程設備購置約占72%,土建約占11%,安裝約占9.5%,設備購置中,三大主機占了其中2/3。整個工程每千瓦投資約在6500元左右。
    該項目第一臺機組(6MW汽輪機)于2005年8月27日并網,其使用的蒸汽是2500t/d窯窯頭、窯尾余熱鍋爐所生產的蒸汽,在8月27日-9月15日,每日發電量在7萬kwh左右,其中最好一日發電106932kwh/d,平4445kw。第二臺機組(3MW汽輪機)于2005年9月16日并網后,5000t/d窯二臺鍋爐投入運行,在窯況正常情況下,兩臺機組發電穩定在9000kw以上。考慮到窯況波動及其它因素,平均每月發電在535萬kwh-550萬kwh,并網電量在500萬kwh/月左右,全年發電在6400-6600萬kwh。運行成本在0.15元/左右,其中折舊約0.1元/kwh,人工工資約0.02元/kwh,水費約0.01元/kwh,維修及配件0.02元/kwh。目前,我公司平均電價約在0.61元/kwh(含稅),按目前電價計算,年并網電量按6000萬kwh計量,年新增效益達(0.61-0.15)×60000000=2760萬元/年,考慮了利用窯系統廢氣資源,按0.06元/kwh成本計算,則年效益為2400萬元,由此可見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均十分顯著。值得說明的是,該余熱利用項目由于是在集團內首次采用,而且當時5000d/t新型干法窯純低溫余熱發電在全國無先例,因此從我們的運行情況來看,在汽輪機及發電機的選型上還是偏小,以至余熱鍋爐產生的蒸汽還對空排放一部份,如將系統進一步優化,則每年可再增效益1000萬元左右。
    由于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余熱利用發電技術的逐步成熟,以及國產化設備的開發成功和在運行過程中可靠穩定的表現,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將在水泥工業結構調整中起到重要作用,為水泥生產企業進一步降低能耗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條重要的實現途徑。
    作為國家宏觀經濟的載體、微觀經濟的體現,建立循環經濟型的企業則是每個依賴自然資源生產企業的義不容辭的責任。浙江三獅集團通過近年來的不斷總結和實踐,以清潔生產為基石,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社會廢棄物作為生產的原燃材料,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環境保護為目標,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規劃建立以廠內物料循環、面向共生企業的物料循環、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物料循環有機結合的循環經濟體系。三獅集團廠內物料循環體系以建設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為標志,已經步入了良性循環的運行軌道。共生企業的物料循環也已初見規模,消化利用了其他生產企業大量的廢棄物如煤矸石、粉煤灰、鋼渣、礦渣、工業石膏等,并將水泥主業延伸到商品混凝土的生產銷售,先后建立了杭州西子和湖州金釘子兩個混凝土公司,擁有華東地區最大的4m3混凝土攪拌機,完善了水泥生產使用過程中的循環產業鏈,使工業廢棄物的利用達到最大限度。下一步浙江三獅集團將計劃在集團全部新型干法生產線配套建設純低溫余熱發電系統,總裝機容量可達40MW以上,全部項目建成后可年發電近3億度,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0萬噸,每年僅發電就可直接創造經濟效益1.2億元。同時對利用社會廢棄物如可燃工業和民用垃圾煅燒水泥和發電進行了規劃和研究,以改善城市垃圾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為目標,爭取成為利用垃圾焚燒制造生態水泥的企業,在更大的范圍內促進整個社會形成“自然資源—生產—消費—二次資源”的循環經濟體系,走出一條帶有中國企業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之路。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guest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30 22:25: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阳市| 吉安市| 淳安县| 开远市| 石狮市| 安乡县| 登封市| 渭源县| 灵武市| 杭锦后旗| 宁海县| 抚宁县| 梅河口市| 饶河县| 类乌齐县| 嘉黎县| 南郑县| 盐亭县| 扶沟县| 余江县| 通河县| 广南县| 邵阳县| 上饶市| 长治县| 曲松县| 怀化市| 顺昌县| 伊通| 合川市| 漳平市| 聂拉木县| 绥芬河市| 得荣县| 宝清县| 龙川县| 丰镇市| 四川省| 黄大仙区| 卫辉市| 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