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水泥生產經營情況及市場形勢
水泥企業數:4399個,比去年同期增加64個。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1376個,比去年同期增加6個。
按經濟類型分:國有經濟944個,集體經濟1367個,私營經濟700個,其他內資企業1236個,三資企業152個。
按企業規模分:大型企業133個,中型企業564個,小型企業3722個。
全部從業人員156.65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6.26萬人 。
二、1~5月份水泥全行業生產經營基本情況
水泥產量累計完成2.31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9.03%,其中大中型企業水泥產量累計完成1068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6.10%。
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491.7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9.36億元。
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53.7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64億元。
完成銷售收入440.58億元,同比增加32億元。
完成利潤總額-1.51億元,同比減虧4.3億元。
稅金總額31.66億元,同比增加0.80億元。
虧損企業1987個,環比減少83個;企業虧損額3.8億元,同比減虧3.2億元。
產品銷售成本363.50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29.08億元。
產品銷售費用22.25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0.35億元。
管理費用38.04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13億元。
財務費用18.06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92億元,其中利息支出16.76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14億元。
應收賬款凈額261.7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20億元。
資產總額2523.8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0.24億元。
負債總計1710.4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9億元。
水泥進口1.2萬噸,同比增長7.13%;金額219萬美元,同比增長1.41%。熟料進口105萬噸,同比增長136.78%;金額2194.5萬美元,同比增長139.32%。
水泥出口249萬噸,增長率為14.7%;金額7823萬美元,增長率為12.81%。熟料出口5萬噸,增長率為-66.9%;金額166萬美元,增長率為-48.9%。
水泥及熟料出口金額占全行業的6.3%。
水泥設備生產企業49個,累計完成4.8萬噸,累計增長40.9%。
三、1~5月份重點水泥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
重點企業數101個,累計生產水泥4168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3.56%;累計銷售水泥4182萬噸,同比增長14.39%;累計銷售率100.33%,月末庫存354.5萬噸。
1~5月份全國7個水泥品種平均價格
四、基本建設完成情況,1~6月份計劃投產新型干法生產線12條(不完全統計),形成生產能力500萬噸
五、水泥生產經營呈現出的主要特點
1.在此生產期內,總量控制目標得到保證
國家經貿委發布今年調控目標是5.7億噸。1~5月份水泥產量呈穩步增長態勢,累計完成全年總量控制目標的40.5%,總量基本控制在全年均衡增長范圍內。
2.水泥市場較“暖”,價格較“冷”
大中型企業(677家)企業產品產銷率為98.3%,同比降低0.4%;重點水泥企業(101家)產銷率為100.33%,同比增長4%,水泥產銷兩旺,但效益欠佳。
全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為17.15億元,盈利企業盈利額為15.64億元,盈虧相抵,虧損1.51億元。
大型企業盈利2.3億元,比去年同期盈利1.3億元;中型企業虧損1.2億元,比去年同期虧損1.6億元。
小型企業虧損2.6億元,比去年同期虧損5.4億元。
3.地區價格差別大。5月份P.o32.5級水泥出廠平均價.
4.價格出現誤區,5月份P.o32.5級水泥出廠平均價
六、運行特點分析
1.第一季度仍然是水泥生產的淡季。
2.新標準“接軌”沒有到位。
3. “量”是“價”的決定性因素。
1 ~ 5月份水泥產量排位及P.o32.5級價格排位表。
4.以“大”擠“小”沒有形成氣候。
七、下半年形勢預測
1.產量保持高速增長,總量將超過6億噸。
2.價格略有提高,6月份全行業可望扭虧為盈,但企業仍在微利中運營。
3.地區價格仍保持較大差距。
4.商品熟料需求趨旺。
5.依法"淘汰"落后深入人心,低水平重復建設得到有效控制。
加大新標準執行監督力度,部分不具備生產新標準水泥的企業將被淘汰出局。
加大環保達標的查處力度,環保無望達標的生產企業將被勒令停產。
6.第五批國債及第二批雙高一優項目出臺后,再次掀起建設新型干法生產線的熱潮。2001年擬投產的水泥項目達40個。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