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28家混凝土企業搶“蛋糕”釀惡性競爭
海南省海口市的商品混凝土市場前景不容樂觀,這是商報記者24日采訪海口市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專業委員會主任丁芳宜后的感觸。丁主任介紹,海口混凝土企業越來越多,由此帶來的低價競爭、降低標號和使用劣質材料等問題不容忽視。
現實 海口混凝土市場處于超飽和狀態
據丁芳宜主任介紹,2005年海口市人民政府頒布《海口市商品混凝土管理辦法》,拉開了使用商品混凝土的序幕,當年年底在建的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已有6家。2012年底,海口市廠家達到28家,生產能力達到1600多萬立方。目前整個海口市混凝土量750萬立方,屬于超飽和狀態。
丁芳宜稱,商品混凝土行業為海口市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作出了貢獻,但近一個時期,海口市建筑業協會發現一些未經批準的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已開始興建,給行業管理帶來混亂,企業惡性競爭更加激烈,對海口市總量控制、合理布局、引導市場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甚至對城市規劃造成破壞。并且,競爭造成市場利潤下降。以C30混凝土為例,目前市場最低銷售價為290元/立方米,按海口市當前各原材料的價格,商混直接投料成本為200-220元/立方米,加上稅、人工、運輸、營銷、折舊等費用,每方綜合成本為280~290元。
丁芳宜稱,現在海口市混凝土市場上出現的一些問題,有關部門不是沒有查到,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沒有處罰依據或處罰過輕是造成當前海口混凝土市場惡性競爭的主要問題。海口市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專業委員會曾對海口的混凝土企業進行過檢查,如一些企業使用坡砂的問題也發現了,但往往是口頭教育,即使主管部門也只能罰款了事,根本不能傷其骨動其筋。
未來 關鍵是提高混凝土的門檻標準
“商品混凝土行業是一個城市發展中必不可少的行業,關鍵是加強管理和引導。”丁主任介紹,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后,一些投資商誤以為海口是商品混凝土投資的沃土,未經市場調研及投資分析盲目建站,以致出現未批先建、邊批邊建等情況,造成重復投資等問題。此外,各家企業為了承接業務,拼價格和墊資;有些公司缺乏專業管理和技術人才,品質難以保證;行業缺乏龍頭企業與采購方進行價格談判,維護行業合理利潤。如不及時加以調控和引導,任其發展,市場惡性競爭難以避免,將影響海口市建筑工程質量。
丁主任認為:按照海口市的實際情況,海口地區以15家左右的商品混凝土企業為好,否則,就容易造成資源浪費,重復投資。目前,海口市政府有關部門將根據國務院《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商品混凝土行業從管理、布局、產能、經營等現狀給予關注,加大管理力度,對尚未報批的責令其停建,同時提高混凝土的門檻標準,嚴把審批關。
抽查 全省26家混凝土企業被通報批評
今年1月14日至18日,海南開展了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專項監督檢查,抽查了全省74家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總體情況較好,但也存在部分企業預拌混凝土生產資質手續不完善、人員更換頻繁、試驗室環境難以滿足相關要求、原材料質量及生產過程控制不夠嚴格等問題,26家企業被通報批評。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對海南永兆混凝土配送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予以通報表揚;對沒有取得預拌商品混凝土企業資質證書的26家企業予以通報批評,記入企業不良行為記錄,并限期在3個月內整改;對樂東龍祥混凝土有限公司等5家人員到崗率低、原材料質量和生產過程控制較差,考核評分低的企業予以通報批評,并限期在1個月內整改。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