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把水泥行業打造成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產業
水泥行業是產能嚴重過剩的“知名”行業之一,業內對工業主管部門在新的一年的工作思路極為關注。去年提出2012年工作思路是采取了召開水泥產業發展座談會方式,與部分地方工業主管部門、兩級協會、部分大集團的代表共同分析研究,提出了狠抓《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落實,推進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等六大措施。今年則下到兩個省的水泥企業調研,并與當地主管部門、企業進行座談,提出了規范行業準入,堅持等量或減量置換,嚴格控制能源、資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總量,遏制熟料產能低水平無序擴張等八大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對去年工作思路貫徹得如何先該有個總結,對有成效的措施進一步深化;對成效不大的找出原因,措施力度不足的加強,不合形勢需要的舍棄;對社會經濟新發展需要的新措施加上。工作思路年年新,新得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的話,工作思路方能得到業內認同和有效貫徹。
今年國務院以國辦1號文件轉發了“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工信部為貫徹綠色建筑行動,將配合措施納入了水泥行業的工作思路中是最大亮點。
綠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綠色建筑發展需要綠色建材作為物質基礎。在工作思路中有2條加以明確,1條是圍繞綠色建筑需要,加快制修訂水泥、混凝土產品標準以及相關工程設計規范,著力發展高性能混凝土和高標號水泥。另1條是發揮水泥窯獨特優勢,推進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和產業廢棄物示范,拓展水泥產業綠色環保新功能,擴展發展新空間。這比去年提出“推進提質減量延壽,從建筑工程源頭上實現節材節能和減排”、“開展協同處置等行業關鍵技術攻關和工業化示范”更為明確。
把著力發展高性能混凝土和高標號水泥提高到滿足綠色建筑需要的高度,為此,將對水泥、混凝土產品標準等進行修訂或制訂。可以預計到的是,這一修訂的動作幅度不會太小,而隨著標準的改變將會給水泥生產工藝、經營和管理帶來一系列變化。水泥企業應密切關注相關標準的變化,并對企業的年度工作安排做出相應調整。
在拓展水泥產業綠色環保新功能上,十分明確要“發揮水泥窯獨特優勢,推進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和產業廢棄物示范”。“獨特”在于處置廢棄物的安全、環保和高效。除了生活垃圾外,將可以處置廢棄物的范圍從過去一般意義上的工業固體廢棄物擴大為產業廢棄物。幾乎涵蓋了人類經濟社會活動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地處城市周邊的水泥企業應該積極參與地方處置廢棄物的行動。
在今年的工作思路中納入了“開發適用于海洋工程和藍色國土建設的新產品”則是另一最大亮點。提高我國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是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的必然。王燕謀等人在《中國特種水泥》一書中闡明,在大多數特種工程中,采用通用水泥方案制備的特種混凝土性能往往無法達到工程所需的技術條件,必須使用特種水泥制作的混凝土。還進一步指出,實踐表明,特種水泥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具有獨自的發展空間,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工業產品。例快硬鐵鋁酸鹽水泥具有耐海水腐蝕的突出性能,被稱為海洋水泥。但海洋資源的開發需要滿足各種特性的海洋水泥產品,這是水泥行業又一發展亮點。在工作思路中列入了開發適用于海洋工程和藍色國土建設的新產品是適應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需要,是地處東部水泥企業的“福音”。
如果一個行業處在“討人嫌”境地時,則行業形象、可持續發展也都好不到哪里去。如果當一個行業為社會所離不了時,則是“香餑餑”。工作思路中的這3條是逐步將水泥行業打造成經濟社會發展“要我干”的不可或缺產業的必要條件。當水泥行業達到了經濟社會發展“要我干”的這一“境界”,達到要“美麗”離不開水泥行業之時,也才是水泥行業在祖國大地昂首闊步挺起胸膛之時。
編者按:無論從整個國際經濟氣候還是中國宏觀經濟大勢來看,中國能源問題已經日趨嚴峻,節約能耗勢在必行,而綠色建筑已經成為當前房地產市場最為流行的行為。住建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中提出,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因此,綠色建筑行動需要綠色建材支撐。那么,大力發展高性能混凝土提高到滿足綠色建筑需要的高度,混凝土企業也應密切關注相關標準的變化。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