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開展預拌商品混凝土市場專項檢查
日前,山東省濰坊市對預拌商品混凝土市場進行了專項檢查,共檢查預拌商品混凝土攪拌站111家,其中有資質企業88家、本市企業設立的攪拌分站9家、外地入濰企業設立的攪拌分站2家。檢查中共下達責令停止違法違規行為通知書7份,責令改正違法違規行為通知書7份。檢查在建工程項目101個,下達責令改正違法違規行為通知書4份。
通過檢查,摸清了全市預拌商品混凝土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一是政府支持預拌商品混凝土行業發展的政策有待進一步制定和落實。有的縣市區沒有嚴格貫徹落實濰政辦發〔2007〕5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市區預拌混凝土生產和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見》)濰政發〔2010〕20號(《關于促進散裝水泥發展的意見》),有的縣市區雖然結合實際制訂了貫徹意見,但是貫徹執行不夠到位。二是混凝土現場攪拌現象較普遍。三是產業布局不合理。商品混凝土企業地域分布不均衡,混凝土商家盲目上馬,扎堆發展。不少縣市區商品混凝土產能過剩,有的年設計生產能力達到635萬立方米的縣市區,但2011年的實際產量僅為41萬立方米。從檢查情況看,該市商品混凝土產能利用率僅為20%~30%,約70%以上的產能未能發揮出來。四是市場行為不規范。存在企業無證生產、資質掛靠、外地企業未經備案擅自設立分站、轄區商品混凝土企業設立的分站未經驗收擅自生產銷售、大多數商品混凝土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不達標、合同管理不規范等現象。五是企業競爭無序。由于數量多、分布不均、未完全“禁現”等原因,導致企業間惡性競爭和利潤逐步降低,使企業處于規模小、產量少、資質等級低、總體實力弱的低層次運營狀態。2011年,山東省混凝土協會公布了全省預拌混凝土產量前30名,該市企業無一入選。六是揚塵治理措施不到位,料倉覆蓋不到位,廢水排放措施簡陋,廢棄泥漿回收措施缺乏,基本作為垃圾外運。
通過檢查,結合行業存在的問題,該市初步確定了下一步管理工作的重點:
一是加大縣市區政府和管理部門對預拌商品混凝土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督促縣市區盡快出臺推廣使用預拌商品混凝土的政策、文件,明確使用預拌商品混凝土的重要意義、推廣使用的區域和各有關職能部門的職責等。已出臺推廣政策、文件的建設管理部門,應進一步重申和明確有關職能部門的責任,強化工作督導,對瀆職行為實行問責制。
二是合理進行產業規劃布局,調控行業生產總量,原則上不再受理審批商品混凝土企業資質,嚴格限制外地商品混凝土企業在濰坊市設立攪拌分站;對商品混凝土攪拌站進行合理布點,前置咨詢服務,把商品混凝土企業的產能調控納入投資商項目可行性論證中;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強強聯合,力爭5年內培育出全省30強企業。
三是加強商品混凝土市場的日常監管,設計、圖審、招標投標、造價、質安監、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形成監管合力,強化管理;把工程項目商品混凝土使用、職能部門政策把關、商品混凝土企業資質和合同管理等,作為建筑市場包靠內容來管理;把商品混凝土企業日常監管和資質年度考核結合起來,問題較多的企業列入資質年度考核的重點對象。
四是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給無資質生產的商品混凝土企業下達責令停止違法違規行為通知書;企業管理、技術人員等不符合要求的,列入年度資質考核內容進行重點監控;對“禁現”區域內現場攪拌的在建項目,責令限期改正;進一步規范合同文本,按規定備案。
五是發揮行業協會的職能作用。要經常性地針對行業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研活動,向管理部門提供決策依據,加強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加強自律公約,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六是重視商品混凝土企業的揚塵治理工作,把揚塵治理的有關工作納入資質條件中,新申報資質的企業,揚塵治理不達標的不予提交審批。同時把揚塵治理作為商品混凝土企業評價和優秀商品混凝土企業評選的條件之一。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