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樁企業安全生產和質量管理的探討
海通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朱文偉
1.前言
海通管樁2003年進入管樁行業,從當初1個廠區1條生產線,發展到今天已經擁有三個管樁生產廠區,7條管樁生產線和一個鋼棒端板生產廠區,員工1500余人,日產量達到3萬米。
海通管樁自進入管樁業以來,每年都在以較快的速度發展,但是我們始終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二、產量第三”的管理理念。以安全生產、嚴抓質量為中心,視安全生產和質量管理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不斷學習、總結和提高,使我們的安全管理工作和質量管理工作逐步摸索出一套較完善、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并就管樁生產企業如何加強安全管理及質量管理工作中提出一些建議。
2.管樁生產安全管理
一、安全管理意識放在第一位。大家都知道,搞好安全工作,是企業經營、發展的一個前提保障。我們管樁生產企業,行車、高壓蒸養釜、普通蒸養池、鍋爐等特種設備使用頻繁,同時各道工序自動化程度偏低,人力投入相對較多,安全生產問題更為突出,安全管理工作顯得更為重要。因此,我們把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思想意識放在首要位置,并且在總結管樁企業安全管理的要素的基礎上提出了海通管樁“安全管理八條”,要求全體員工在每天的班前會上熟讀,讓員工在進車間前都能接受安全教育,提醒自己安全注意事項,在思想上始終保持安全生產警鐘長鳴。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為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公司成立安全管理科,對各廠區的安全管理工作進行統一指導和監督檢查,在各個管樁廠區設立安監科配備多名專職安全管理員,確保生產過程始終有專職安監員在場巡查;另外廠區每個部門的負責人都被為任命為兼職安全管理員,從而形成海通管樁自上而下一個職能健全、覆蓋到位、指揮有效、反映靈活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安全管理機構每周定期召開安全例會,研究、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通報各班組安全生產情況,對生產崗位實行日常抽查交叉檢查相結合,做到監督檢查落實。對生產中存在的各類問題隱患做到督促整改落實。
三、落實崗位責任,加強監督檢查。我公司始終把這一點作為各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公司每年都與各部門負責人及各崗位人員簽定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嚴格執行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事故責任追究的規定,切實將安全工作落實到崗位,落實到責任人,做到安全責任層層分解、人人有責。關于監督檢查,公司安全管理科制定了詳細的廠區安監員《日安全檢查表》和《周安全檢查表》,確保安監員日常檢查中不會遺漏一個點,一個區域。對于蒸壓釜、行車等特殊設備,要求安監員每周進行一次全面安全檢查,確保每臺特殊設備的安全隱患都能及時被發現和整改。同時公司安全管理科每周組織各廠區安監員進行廠區交叉檢查等多次措施,確保絕大部分安全隱患都能提前發現,對查出的問題嚴格按照《安全生產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辦法》規定,該扣分的扣分,該整改的整改,絕不姑息遷就。
四、加強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幾年來,根據公司的特點,不斷修訂完善各項管理規定按照不同的生產崗位,制定出公司《企業安全規范》、《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安全類物品指定廠區采購》和《安全管理考核辦法》等一系列規定,并組織廣大職工認真學習。由于我們建立了一套規范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按章辦事,提高了廣大職工遵章守紀的自覺性。
五、狠抓安全技術培訓。海通管樁對于新員工始終堅持進行嚴格入廠三級安全教育,確保所有新員工在進入工作崗位前能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對于行車工、掛鉤工等重要安全崗位,我們專門制作了錄像、PPT等專題培訓資料,每月對特殊工種崗位進行安全操作培訓并進行相關知識考試;對換崗人員有針對性進行轉崗培訓。同時進行,同時嚴格按照國家對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規定,對于行車工、鍋爐工、電工、焊工等進行培訓取證。針對一線員工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生產過程野蠻操作較多的情況,近年來公司還對及級管理人員、班組長進行明文生產教育,要求各級管理人員從自身做起,文明用語,文明操作,杜絕野蠻操作,強化文明意識和安全意識。通過不斷教育和培訓,切實提高了工廠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提高了生產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素質和技能。
六、不斷技改來消除安全隱患。近年來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技術改造,對于安全隱患的消除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外行車改造、行車自動鉤的使用,蒸壓釜零壓控制儀的使用等等。
3.管樁生產質量管理
一、建立、健全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企業為了加強質量管理,必須建立、健全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公司自成立之初便成立了以公司總經理為首的質量管理領導機構,負責領導、組織、協調和檢查全廠的質量管理工作。并設立技術部全面負責公司的質量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1.負責和監督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2.組織制定企業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3.編制質量管理體系文件;4.組織企業內部質量審核;5.負責重大質量事故的分析處理;6.總結和推廣提高產品質量的先進經驗,收集和交流提高產品質量的資料。試驗室是是公司技術部直接領導的質量檢驗、監控部門,責進廠原材料、生產過程及成品的檢驗、監督和管理工作,分廠領導不得無理干涉試驗室的職權。
二、建立齊全的質量管理制度。為了加強公司的質量控制和管理,公司企管部在技術部的配合下根據公司實際情況編制出《原材料檢驗試驗操作標準》、《原燃材料采購標準》、《成品質量控制標準》、《過程控制內控指標》等,并根據ISO9000標準制定相應的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同時各廠區試驗室嚴格按照上述各種制度進行質量檢驗與管理 ,對產品重大質量事故或出現的弄虛作假現象,直接向技術部領導反映。不管任何人在產品質量上弄虛作假、搞假數據、以劣充好、欺騙用戶或打擊報復檢驗人員的,公司都必將嚴肅處理。
三、加強進廠原材料的控制和管理。供應部門根據公司制定的《原材料采購標準》選擇合格的供方,并建立保存合格供方的檔案;采購合同在簽訂之前必須經過評審,以保證所采購的原材料符合規定的要求,同時按采購計劃均衡組織進貨。原材料進廠后,試驗室應及時進行檢驗,堅持“先檢驗,后使用”的原則,試驗室和供應部門應及時對不合格原料做出處理與處置,并根據實際需要定期去供應商處取樣檢測監控。
四、加強試驗室管制與取樣工作。試驗室對所有原材料按《原材料檢驗試驗操作標準》加以驗收,驗收結果及時上報技術部,同時對各種儀器、設備進行定期校正,確保驗收結果準確、真實、可靠;認真執行樣品管理和抽查對比制度,試驗室對進廠原材料進行取樣、檢測和驗收管理,每項工作都有明確責任人,建立完善原材料管理臺帳,詳細記錄每批進廠原材料的產地及檢測結果,同時對每批樣品進行留樣備案,預防生產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時可進行復檢、確認。
五、加強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和管理。深入現場,檢查生產中存在的違章行為,并采取糾正、指導、預防措施,及時扭轉質量失控狀態;行使質量否決權,協調和考核各班組日常質量行為,掌握質量波動規律,不斷提高預見性和預防能力,從而提高過程質量控制能力,使生產過程處于受控狀態。
六、加強成品檢驗與質量控制。定期對成品質檢員進行業務、技能方面的培訓,不定期的對成品質檢員進行現場指導,確保成品驗收按《成品質量控制標準》要求驗收;開展舉報有獎活動,使外場員工充當成品質檢,從而杜絕了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的有效方法之一。
七、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定期在質量管理部門的協調和組織下召開質量分析會,就公司整體質量管理的現狀,特別是各部門存在的質量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及落實;提出質量指標,落實責任人;要求完成或未完成指標的部門負責人進行原因說明,并提出有效措施;質檢科上報各部門質量指標完成數據,并提出質量點。通過質量分析會不但可以有效解決質量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夠扎扎實實提升管理層質量意識。
八、加強服務質量管理。對企業來說,完善的產品服務保障體系是它在市場中生存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須堅持“用戶至上”的經營理念,不斷從廣度和深度方面拓展市場,不但重視產品本事的質量,而且對不同的用戶也必須最大限度的滿足其要求。在售前要主動了解用戶的全部要求,售后要及時解決用戶在施工中遇到的困難,專門組織由總工程師負責的銷售人員和技術人員組成的工程營銷服務團隊,對產品銷售進行跟蹤服務,主動向用戶介紹產品特性,產品裝卸運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在施工過程中提出必要的技術支持和技術資料。對施工中出現的異常情況應認真客觀的協助客戶調查分析原因,不但從自身質量控制方面查找原因,而且也應幫用戶分析施工過程情況,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和意見。主動為用戶著想,用周到的服務與用戶建立起良好的購銷關系,以獲得廣大用戶的信賴。
4.結束語
“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面對強烈的市場競爭要取得成功,企業應必須加強安全生產和嚴格的質量管理,才有更大是市場和更多的回報。只有不斷的加強企業的管理水平,不斷的提高企業的整體質量素質,樹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科學質量觀;只有如此企業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