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蘇博特”杯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混凝土材料設計大賽隆重開幕簣
大賽開幕現場
東南大學副校長鄭家茂致辭
CCPA徐永模會長致辭
東南大學孫偉院士致辭
CCPA教育與人力資源委員會理事長錢曉倩
江蘇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加平致辭
CCPA教育與人力資源委員會秘書長宋少民
2012年5月22日 ,“蘇博特” 杯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混凝土材料設計大賽在南京東南大學隆重拉開帷幕。全國大學生混凝土材料設計大賽是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簡稱:CCPA)教育與人力資源委員會與全國高等學校建筑材料學科研究會主辦的,面向全國高校土木工程與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大學生的一項科技競賽活動,每兩年舉辦一次。第一屆大賽已于2010年8月在大連成功舉辦,由大連理工大學承辦。第二屆大賽將由東南大學和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承辦。大賽的主題是:“實踐、創新、合作、交流”。
東南大學副校長鄭家茂、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專職副會長、CCPA會長徐永模、教育部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武漢理工大學謝峻林教授、東南大學孫偉院士、CCPA教育與人力資源委員會理事長錢曉倩、江蘇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加平、CCPA教育與人力資源委員會秘書長宋少民、東南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張繼文等領導出席了大賽開幕式。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56所高校的材料、土木和交通領域的288名學生、89名參賽指導教師組成的96支參賽隊伍(每個參賽隊由3名學生組成,設一名指導教師從事賽前輔導和參賽的組織工作,在報到時以抽簽方式確定比賽組次)、高校教師、科研單位代表和企業代表共500余人等前來參加。比賽陣容強大,盛況空前。本次大賽通過理論作業和實踐操作的方式,分4組進行了長達7個小時的從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設計、混凝土測試方法以及對特殊混凝土特點和配置技術的激烈角逐。
東南大學副校長鄭家茂對出席本次大賽的各位領導、專家、老師們和同學們表示衷心感謝和熱烈的歡迎。他在致辭中表示:我們正處在一個創新的時代和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的時期。創新呼喚人才,人才依靠教育。注重教育創新,培育創新人才成為當前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凸顯學生自主探索、鼓勵學生創新實踐成為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熱點、難點和重點。尤其是當代建筑物的規模、功能、造型和相應的建筑技術越來越大型化、復雜化和多樣化,所采用的新材料、新設備、新的結構技術日新月異,超高層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橋梁等大型復雜結構建筑對土木工程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使之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從事土木工程材料學習研究的學子們需要不斷開拓創新,研究解決層出不窮的新要求帶來的材料新難題。
CCPA會長徐永模為大會致辭,他說:水泥混凝土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工程材料,是一門正在發展的材料科學技術。由于混凝土是一種建筑工程用的大體量模塑材料,它的最終性能不僅取決于理論設計,還取決于我們對工程應用條件的實際把握,也就是說,既需要理論知識,又需要實踐經驗,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材料科學技術。今天我們研究和發展水泥混凝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或保證目前混凝土工程建設的質量要求,先進水泥混凝土材料的研究開發正在開拓新的應用領域,將在經濟和國防建設的各個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期望有更多的青年才俊以混凝土材料與工程技術作為自己的事業發展領域,充分利用中國改革開放、快速穩定發展的歷史機遇,在世界水泥混凝土材料和工程技術發展進程中做出中國人的貢獻。
江蘇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加平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企業發展情況,并表示混凝土大賽是展現創造力與想象力的機會,是促進技能提升的有效方法,也是相互學習和交流的平臺,祝學生們在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加強交流、增進友情。[Page]
比賽前集結評委培訓比賽規則
理論考試現場
實踐操作現場
原材料進行現場配比
小心翼翼的稱水泥的重量
測試拌合后的混凝土密度
檢查混凝土拌合后的塌落擴展度
拌合后的混凝土裝入模型加膜
學生們現場拌合出的C40自密實混凝土作品
評委們在嚴肅的進行交流打分
本次大賽設立組織委員會、顧問委員會、技術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據CCPA教育與人力資源委員會秘書長宋少民說,為了保障大賽高水平、高效、公平、順利地進行,本次大賽的評委將于大賽開幕前正式培訓比賽的競爭規則,與大學生理論考試同時進行。本次大賽設置獎項,以獎勵優秀的參賽隊伍。
大賽內容由理論和實踐操作兩部分組成。理論部分采用筆試的形式。實踐部分為現場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現場拌合和工作性能測試。設計主題是C40自密實混凝土,并考慮工程應用環境和經濟性。其中方案設計約占35%,現場(操作+性能指標)約占65%,現場主要測試擴展度、T50、粘聚性和保水性等工作性。
理論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40%,實踐操作比賽成績占總成績的60%。實踐操作比賽將從配合比設計、操作技能、結果評價等多方面予以評判。設計環節突出考核參賽選手設計方案的合理性、經濟性以及實用性等內容;操作技能環節重點考核選手操作的規范性、熟練程度以及應變能力等內容;結果評價環節重點考核選手試配結果的滿意程度以及對結果整理分析的規范性和嚴謹性等內容。
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混凝土材料設計大賽旨在將課堂理論知識與試驗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提高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及團隊意識。大賽的主題是:“實踐、創新、合作、交流”。本次大賽內容由理論和實踐操作兩部分組成。理論部分采用筆試的形式。實踐部分為現場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現場拌合和工作性能測試。本次大賽設計主題是C40自密實混凝土,并考慮工程應用環境和經濟性。其中方案設計約占35%,現場(操作+性能指標)約占65%,現場主要測試擴展度、T50、粘聚性和保水性等工作性。
本次大賽評分準則理論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40%,實踐操作比賽成績占總成績的60%。參賽隊伍的理論成績是該參賽隊伍全體隊員理論考試成績的平均值。實踐操作比賽內容為現場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拌合物性能測試。實踐操作比賽將從配合比設計、操作技能、結果評價等多方面予以評判。設計環節突出考核參賽選手設計方案的合理性、經濟性以及實用性等內容;操作技能環節重點考核選手操作的規范性、熟練程度以及應變能力等內容;結果評價環節重點考核選手試配結果的滿意程度以及對結果整理分析的規范性和嚴謹性等內容。[Page]
記者在大賽現場看到,一位選手將比例配置好的混凝土原材料用水攪拌,另一位選手取來一個名為坍落度筒的容器進行裝罐,裝好后將容器倒置,并倒入裝有刻板的鐵板上。最后一位選手取出卷尺,對鐵板上自密實混凝土的自流直徑進行測量。
據了解,大賽包括理論知識比賽和實踐操作比賽兩個環節。理論知識主要是考查與混凝土有關的基礎知識,實踐操作比賽則要求學生能夠當場根據書的命題設計并配制出符合要求的自密實混凝土。
記者現場采訪CCPA教育與人力資源委員會理事長、浙江大學錢曉倩教授和大賽評委主席武漢大學梁文泉教授,他們說,自密實混凝土在原材料的選擇和配比上有很高要求,不僅要求能夠自動平流,同時又要求組成材料之間不能分離,才能配制出合格的自密實混凝土。“我們提供磨細礦粉、水泥、粉煤灰、石灰石粉、硅粉等材料,如何按比例配制出混凝土就要看選手們的‘手藝’了,絕不像想象的那么簡單,可以說是個徹頭徹尾的技術活。”
學生們正在為下午的實踐操作做準備
企業展示儀器產品
大賽分二天進行,第一天進行理論知識與現場試驗實踐考核。請查看本網對大賽第二天大賽結果的報道。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