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門發文力推綠色建筑 萬億產業欲出
兩部門發文力推綠色建筑萬億產業呼之欲出
種種跡象顯示,我國正以前所未有力度力推綠色建筑發展。
日前,財政部和住建部聯合發文,宣布將通過政府財政補貼等方式全面提速中國綠色建筑發展,力爭到2020年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過30%。
這份名為《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是我國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出未來綠色建筑發展目標。今年以來,我國已發布了關于推廣金太陽、長江中下游及北方地方建筑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多個文件。分析人士表示,上萬億元的綠色產業正在加速形成。
星級越高獎勵越多
除了切實提高綠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兩部門還明確:力爭到2014年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到2015年,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0億平方米以上。
發展綠色建筑并非易事。根據通知,在發展初期,以政策激勵為主,加快標準標識等制度建設,完善約束機制。
"將按照綠色建筑星級的不同,實施有區別的財政支持政策。"兩部門確定了今年高星級綠色建筑的財政獎勵標準:二星級綠色建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積可獲得財政獎勵45元,三星級綠色建筑每平方米獎勵80元。獎勵標準將根據技術進步、成本變化等情況進行調整。
通知強調,中央財政將獎勵資金撥至相關省市財政部門,由各地財政部門兌付至項目單位,對公益性建筑、保障房等,獎勵資金兌付給建設單位或投資方,對商業性住宅項目,目前主要獎勵給開發企業,各地區應研究采取措施主要使購房者得益。
此外,中央財政還將支持綠色生態城區建設,引導低星級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對符合條件的綠色生態城區給予資金定額補助,資金補助基準為5000萬元,并對建設突出的綠色生態城區相應調增補助額度。
撬動萬億綠色產業
我國力推綠色建筑,有望撬動建筑節能巨大的市場潛力。
"房地產產業鏈條長,對下游產業的帶動作用大,如建筑用鋼占全社會鋼材消費的50%,建筑用水泥占全社會水泥消費的60%等。"
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說,中國發展綠色建筑將有效帶動新型建材、新能源、節能服務等產業發展,有望撬動超過萬億元的綠色市場規模。
[Page]
"實施意見的出臺,標志著中國綠色建筑從起步階段邁向高速發展階段,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政府加快節能減排的堅定決心。"在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副會長王有為看來,目前中國帶有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建筑總面積不足4000萬平方米,未來發展綠色建筑空間巨大。
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此前預計,2020年前,我國用于節能建筑項目的投資將至少達到1.5萬億元。
兩部門表示,中國正在加快綠色建筑標準標識等制度建設,同時將以更大力度推進綠色建筑科技進步及產業發展,包括推廣使用高強鋼、高性能混凝土、防火與保溫性能優良的建筑保溫材料等綠色建材,同時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和住宅產業化,切實加強中國綠色建筑綜合能力建設。
記者了解到,醞釀已久的"綠色節能建筑行動方案"有望于年內出臺。該方案形成了一整套推進綠色節能建筑的目標方案,建筑節能的巨大市場將在"十二五"期間徐徐開啟。
住建部相關負責人指出,建筑能耗已經占我國社會總能耗的30%。按照2009年中國總能耗30.66億噸標準煤計算,我國每年的建筑能耗達9.2億噸標準煤。建筑節能成為我國節能領域的主戰場之一。專家分析,如果能達到方案所指的目標,未來將有近萬億的市場機會。
近期,中國建材聯合會公布了《建筑材料行業"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給予多項優惠政策,力推兩大技術,即高性能綠色節能建材及其先進制造技術和支撐戰略性產業發展的新材料技術。建筑材料行業已經瞄準龐大的節能市場,蓄勢待發。
萬億節能市場初露端倪
住建部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4月份,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組織多方調研,加緊制定"綠色節能建筑行動方案",7月份已經形成初稿,并在各地征求意見。
該方案的征求意見稿,按照有利于節能、節水、節材、節地和環保的理念,提出"十二五"期間大力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將在政府投資建筑、商業房地產開發、工業建筑、新農村建筑等領域全面推進綠色建筑,政府辦公建筑、學校、醫院、大型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等逐步執行強制性綠色建筑標準。
該方案提出兩大目標。其一是既有建筑節能改選。按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完成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4億平方米以上,夏熱冬冷地區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5000萬平方米,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機構辦公建筑節能改造1.2億平方米。合計共有5.7億平方米建筑要進行節能改造。其二,計劃"十二五"期間在城鎮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以上,綠色農房建設1億平方米,合計共11億平方米。
記者了解到,在新建建筑方面,該方案還特別提出,鼓勵保障性住房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其中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要在2014年起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根據方案,"十二五"期間將建成綠色保障性住房2.2億平方米。
業內專家表示,如果達到上述目標,將帶來近萬億的市場機會。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