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顧炎晴:江蘇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綠色生產變革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 2012-03-30 00:00 留言

江蘇省混凝土協會會長顧炎晴出席“第四屆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產業高峰論壇”并作報告

  2011年4月13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第116號公告,批準《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程》為江蘇省工程建設標準,自2011年6月1日起實施。同年7月27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南京召開了全省宣貫大會,對貫徹執行規程作了動員和部署,要求全省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實現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規程的頒布實施,在江蘇省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歷程中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一場預拌混凝土行業生產方式、發展方式的變革正在江蘇迅速掀起。

  一、抓住“十二五”發展機遇,實現江蘇從混凝土大省向混凝土強省的轉變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江蘇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江蘇預拌混凝土行業一直呈高速發展態勢。今天,江蘇已成為預拌混凝土大省。以下僅就江蘇省建筑系統預拌混凝土企業的統計做一分析,一是生產規模較大,到2011年底,全省混凝土攪拌機年設計生產能力達到6.05億立方米,全年實際供應混凝土2.19億立方米,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二是經濟總量較高,2011年,全省完成銷售產值711.49億元,實現增加值176.7億元,實現利稅總額83.68億元;三是行業覆蓋全省,到2011年底,全省預拌混凝土企業達到777家,13個省轄市、106個縣(縣級市、區)都建有預拌混凝土企業,實現了全省全覆蓋;四是企業逐步做大,涌現了一批大型企業,2011年實際產量超過100萬立方米的企業有33家,超過200萬立方米的有13家,超過300萬立方米的有5家,新組建的南京中聯混凝土有限公司,2011年的實際產量達到980萬立方米。很多企業的經營范圍拓展到了其他行業、產業和省外、國外。江蘇預拌混凝土行業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但是,江蘇預拌混凝土行業也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產能嚴重過剩,由于入行門檻較低,行業調控乏力,造成一些地方預拌混凝土企業發展無序,2011年一年新增了134家企業;供需失衡加劇,全年全行業混凝土攪拌機達產率僅為36.12%;二是企業良莠混雜,有的大企業雖然發展很快,但有過度擴張之慮,有的地方小企業多而散亂,生產粗放,效率低下,質量不穩;三是地區發展失衡,蘇南5市預拌混凝土年產量占全省63.45%左右,呈超飽和態勢,蘇中3市和蘇北5市雖有較大發展空間,但總體實力落后于蘇南;四是環境污染嚴重,很多企業節能減排措施不到位,“三廢”治理不力,有的企業禍害一方,成了“臟、亂、差”的典型;五是一些地方市場尚不規范,時而出現惡性競爭現象。這些問題影響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十二五”時期,對江蘇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蘇南等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進入基本現代化,為2020年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打下具有決定意義的基礎。到2015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GDP)預期目標為6.58萬億元,年均增長10%左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DP)超過8萬元。2011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GDP)實際完成4.8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DP)超過6萬元,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

  “十二五”時期,江蘇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必將有力地帶動江蘇混凝土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與江蘇在“十二五”期間全面建成“建筑強省”同步,江蘇混凝土行業在“十二五”期間也要努力建成“混凝土強省”。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堅持走科學發展之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特別是要進一步發展大型、特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培育一批年實際產量超過500萬立方米以上的企業,力爭打造1-2個年實際產量在1000萬立方米上下的企業,提高產業集中度;就要堅持走技術進步之路,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和升級步伐,加大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應用力度,提高生產力水平,提高質量和效益,同時,積極推進技術創新,研發高端新產品,拓寬經營領域;就要堅持走綠色生產之路,以實施江蘇省地方標準《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程》為契機,大力推動企業走綠色生產、低碳發展之路,并以此為突破口,促進全行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促進企業的轉型和升級;就要堅持走管理創新之路,轉變粗放式、家長式、家族式管理方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加快信息化步伐,實行現代化管理。經過“十二五”的努力,江蘇省預拌混凝土行業要逐步走上現代化發展的軌道。

  二、大力推進綠色生產,轉變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方式

  “十二五”時期,我國要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這不僅對傳統的預拌混凝土生產方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而且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式提出了嶄新的要求。

  目前,江蘇大部分預拌混凝土企業還達不到綠色環保要求,采取的一些措施,要么不到位,要么標準很低,主要表現在:(1)很多混凝土攪拌站規劃選址不當,設計標準不高,設備選型不優,生產管理粗放,節能減排落后;(2)砂石露天堆放,生產工藝粗糙,粉塵、廢渣、噪音處理措施不力,嚴重污染周圍環境,造成社會糾紛;(3)廢水、廢漿綜合利用率不高,有些地方預拌混凝土企業廢水、廢漿任意排放的現象嚴重;(4)很多企業工藝落后,管理低下,從原材料管理、攪拌機生產,到產品運輸、現場泵送,各個環節都存在資源浪費、消耗過高的問題,影響產品質量,影響企業效益。因此,預拌混凝土企業成了各地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重點治理對象。這種狀況不僅不符合國家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方針,不符合江蘇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總體要求,而且企業自身發展也難以為繼。

  為了盡快扭轉這種狀況,“十一五”以來,江蘇省各地建設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散裝水泥等有關部門加強了對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管理和指導。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根據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行業發展實際情況,這幾年突出抓了預拌混凝土企業綠色生產管理。南京蘭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用戰略發展眼光和科學發展理念,花巨資將所有的攪拌站都建成了全封閉、環保型、花園式攪拌站,實行精細化、信息化管理,產品質量好,企業信譽高,打響了品牌,站穩了市場。2011年,南京蘭葉實際產量達到365萬立方米,位居南京市第一、全省第三。江蘇省和南京市及時總結、推廣南京蘭葉的科學發展理念和綠色生產經驗,在全行業逐步形成共識,形成為發展方向。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及時抓住了這一行業發展趨勢,委托南京市預拌混凝土管理處為主編單位,江蘇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市建筑安裝工程質量監督站、南京混凝土協會等單位為參編單位,在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系統總結南京蘭葉等企業經驗、認真學習北京上海等地做法的基礎上,編制了江蘇省地方標準《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程》,自2011年6月1日起實施。這個標準的特點是,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預拌混凝土生產、運輸企業(含原材料運輸)及施工現場的綠色生產管理,包括對規劃選址、廠區建設、設備設施選配以及混凝土生產、運輸、施工等全過程。這個標準有著很強的指導作用,它對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運輸企業、施工企業、設備制造企業都提出了明確標準,它同時也是政府主管部門調控預拌混凝土行業有序發展、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有效手段。

  《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程》作為江蘇省地方標準的頒布實施,其意義是深遠的,一是通過強化綠色生產管理,可以促使預拌混凝土企業樹立低碳發展的理念,加大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力度,努力改變企業的形象,使企業逐步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二是通過強化綠色生產管理,可以從技術標準、企業管理上提高入行門檻,從而調整企業構成,促使優勢企業加快做大做強,落后企業逐步淘汰出局或被兼并重組,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三是通過強化綠色生產管理,可以促使企業加快技術進步,加強企業管理,使企業質量效益不斷提高;四是通過強化綠色生產管理,可以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力度,優化產業布局,調整行業結構,實現一個地區預拌混凝土行業的有序發展,促進預拌混凝土行業向集約化、現代化發展方式轉變。正因為如此,各級建設部門將貫徹實施《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程》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擺上了議事日程,采取切實措施,全力予以推進。

  三、明確目標,落實措施,認真貫徹實施《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程》

  貫徹實施《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程》,將帶動企業生產方式的變革,促進行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因此,這已成為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有關方面統一認識,形成合力,共同推進。

  1、將綠色生產、低碳發展納入混凝土行業發展規劃之中。按照國家和江蘇省“十二五”規劃的總體部署,各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混凝土行業發展的指導,引導企業樹立綠色生產、低碳發展的理念,以節能減排為重點,改革企業生產方式。要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而貫徹實施《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程》,正是當前一項行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通過強化綠色生產管理機制,促進企業加大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力度,加快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轉變。各地建設部門要通過強化綠色生產管理,加快混凝土行業的結構調整,尤其是要有節奏、有梯次地培育一批年實際產量在100萬立方米以上、300萬立方米以上、500萬立方米以上的大型、特大型預拌混凝土企業,并努力打造年實際產量達到1000萬立方米的超級預拌混凝土企業,優化企業構成,提高產業集中度。我們鼓勵和支持江蘇地方混凝土企業做大做強,也歡迎有實力的中央企業和外省(市)企業到江蘇來發展。同時,要緊跟國家大力推進低碳建筑、加快建筑工業化進程的產業政策導向,積極引導和扶持混凝土預制構件行業的發展,當前要著重培育一批在預制裝配式建筑體系中起到先鋒和骨干作用的大型企業。

  2、對實施《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程》進行目標管理。各市要按照全省的統一部署,抓緊制定本市具體的實施意見和辦法,提出明確目標,制定具體計劃,采取切實措施,完善綠色生產達標考核和日常監管機制。南京市計劃用2-3年時間,在2014年青奧會舉辦之前,基本實現全市預拌混凝土行業綠色生產目標。從全省來講,蘇南地區各市要用2-3年時間,蘇中地區各市要用3-5年時間,蘇北地區各市要用5年左右時間,全省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實現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目標。同時,以加強綠色生產管理為抓手,促進各市預拌混凝土行業的合理布局、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從現在起,全省所有的混凝土企業在新建、改建、擴建時,都應嚴格履行環境影響評價和審批程序,環保設施必須與生產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同時投產,所有的生產、運輸、泵送、試驗等設備都必須選用低能耗、低排放、低噪聲的技術先進、質量優越的產品。現有的設施設備,必須制定改造計劃,限期達到相關標準和規范。各級建設部門要與環保部門、散裝水泥主管部門密切配合,加強指導和監管。

  3、不斷深化和健全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技術標準體系。工程建設標準管理部門要注意發揮和引導各有關單位的積極性,以實施《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程》為總綱和起步,緊密結合綠色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技術環節和生產要素,統籌規劃,組織各有關單位合作編制或修改完善預拌混凝土生產、運輸、施工各個環節,包括設計、設備、生產、運輸、泵送、施工、管理、配套等各個方面的我省地方技術標準、行業規范,使我省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技術標準、行業規范先進化、系列化,更好地為企業綠色生產服務,為行業轉變發展方式服務。目前,江蘇省地方標準《環境型混凝土攪拌站(樓)》初稿已完成,爭取今年批準出臺。

  4、積極推動混凝土行業技術進步。要通過貫徹實施《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劃》,促進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加大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力度,幫助企業培育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隊伍素質,引導企業不斷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要充分利用江蘇混凝土企業實力較好、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技術資源豐厚的優勢,大力推進產學研相結合的混凝土技術創新體系,并盡快發展成為戰略型合作,逐步形成新的產業體系。同時,歡迎國內、國際有實力、有技術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參與江蘇混凝土綠色生產事業的發展。

  5、加強政府有關部門之間的合作,共同推進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經濟和信息化、技術質量監督等部門要加強合作,共同加強對預拌混凝土行業綠色生產的監管、引導和扶持。各部門形成合力的關鍵,在于配套出臺相關的政策措施,例如,預拌混凝土企業實行技術改造,采用了新技術,達到了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標準,應按照國家和我省的有關規定,在稅費等方面予以優惠,實實在在地激發企業的積極性,實實在在地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要注意發揮混凝土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對協會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協會要向企業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為企業積極提供咨詢服務,同時,深入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向政府有關部門及時反映行業實際、企業訴求,提出意見和建議。

  《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程》的頒布實施,必將促使江蘇省混凝土行業的發展躍上一個新的臺階,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做好這件對企業、對行業、對社會都有益的事情。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1年度湖南省綠色工廠名單公布 海螺、華新、臺泥、紅獅、中材上榜!
2025-04-05 09:22: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西市| 仁寿县| 武邑县| 如皋市| 深圳市| 沙洋县| 威信县| 井陉县| 巴彦县| 宁南县| 华宁县| 阳山县| 万年县| 陈巴尔虎旗| 敖汉旗| 井冈山市| 荥经县| 五常市| 石狮市| 高淳县| 民勤县| 沅陵县| 调兵山市| 阳春市| 五寨县| 古蔺县| 陇南市| 五河县| 新沂市| 漳浦县| 台东市| 凌云县| 武隆县| 贞丰县| 钟祥市| 林芝县| 游戏| 西乌珠穆沁旗| 天祝| 古浪县| 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