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模:來自總裁的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經驗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會長徐永模
4月15日,第三屆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科研院所、裝備企業和水泥企業的各方代表對進軍混凝土及砂石領域發表了各自的觀點,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協會會長徐永模在論壇上做了題為《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來自總裁的經驗》的報告。
徐會長認為,目前,中國的水泥行業處在一個高調進軍水泥混凝土產業的態勢,在這種態勢下,水泥企業應該充分采取優勢驅動戰略,差異化發展途徑,通過一些有效競爭措施,多注重技術和質量品牌,推動企業自身以及整個行業的長遠和可持續發展。
一、優勢驅動戰略
目前,水泥行業有以下幾個優勢驅動,各企業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如果企業不主動發揮自己的優勢,在發展和競爭的過程中很可能會使自身陷入一個困難的境地。
首先是資源掌控優勢。水泥企業的優勢取決于企業對區域市場的控制程度。比如,有些企業對水泥市場的控制度很高,影響力非常強,這就是一個競爭優勢。
水泥生產和加工所需要的礦產粉、礦粉以及集料等是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資源。原來最亂的集料產業,現在已經由政府開始整頓、清理、管理,未來混凝土的集料將轉向工業化生產。集料生產離不開礦山,而購買礦山所需要的資金很大,一般的中小型企業望塵莫及,這對大型水泥企業來說,就是一個優勢,因為他們擁有雄厚的資本。這里就涉及了水泥企業的第二個優勢——資本優勢。
企業的資本優勢又可以為其帶來規模布局優勢。在一二線城市布局中的企業經過多年的拼殺,最后出現生產占有率相對提高的一個局面,這樣整個企業在市場上就享有很高的話語權。從市場機制來說,企業應該想辦法提高市場占有率和話語權。這是企業首先要做到的,也是最重要的。
水泥企業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價值鏈的聯動優勢。企業在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后,就可以形成價值鏈的聯動優勢,在這個價值鏈中,只要有幾個節點上有一定的優勢,就可以具有很好的競爭優勢。
二、差異化發展途徑
企業的差異化發展途徑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三位一體”。“三位一體”具體來說,就是集料、水泥材料(熟料、混合材、摻合料)以及商品混凝土聯動發展;另一方面是工藝柔性化。工藝柔性化,主要就是做到柔性化生產,面向客戶,面向市場需求。企業通過改造生產流程,分別粉磨水泥組分材料,按混凝土需求(例如C30混凝土)復配混凝土用水泥基材料,實現流程減少、成本降低、質量(粉體材料的勻質性)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三、有效競爭措施
企業應該重點考慮如何發揮資源控制力,調整產業結構,推動聯合重組,做大區域市場規模,實現研發成本、物流成本、裝備成本的降低,提高盈利能力,注重長遠,注重可持續發展。不僅如此,企業還應樹立聯合供應概念,放棄低價競爭和謀取暴利心態,創建事業平臺,吸引行業人才。特別是龍頭企業,應該想辦法通過資本等各種資源優勢,實現結構的調整,承擔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的責任。
四、注重技術和質量品牌
水泥企業應該有一定的風險意識。在進軍混凝土行業之后,水泥企業更要重視產品的技術和質量品牌,因為這點對于外行和后進者都是個軟肋。同時,企業也應該重視水泥基材料的開發,通過開發更多的應用領域,擴大共性基礎性材料的應用。此外,企業還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推動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