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業的節能減排、循環經濟之路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司綜合利用處處長牛波講話
2011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年會在徐州舉行,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司綜合利用處處長牛波為與會代表講解了建材行業“十一五”的工作業績和“十二五”期間國家在建材行業在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的工作重點。
“十一五”期間,我國的節能減排工作有喜有憂:首先工業廢品利用率超額9個百分點完成“十一五”60%的規劃目標,達到了69%,成績喜人;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家為了國內經濟不至于像國外那樣蕭條,也為了一批落后產能和高能耗行業得以喘息、能夠生存,沒能完成能耗、產值的約定目標20%,僅為19%。建材行業做為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的主力軍,基本上就是大宗廢棄物的天敵。細分來講,“十一五”期間我國累計利用粉煤灰10億噸、煤矸石11億噸、廢渣5億噸,回收廢鋼鐵、有色金屬再生資源9億多噸,給經濟發展帶來了非常好的支撐,同時大大減少了對原生資源的依賴,實現了經濟和環境保護、資源保護的多贏。
“十一五”期間,我國相繼發布了一系列針對資源綜合利用的財稅優惠政策。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還出臺了《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通知》、《關于再生資源增值稅政策的通知》和《關于以農民剩余物為原料的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的通知》,這些增值稅、所得稅的優惠政策,給企業和生產相關產品的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政策優惠。在“十一五”期間,國家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支持力度明顯增加。2000年前后,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司在經貿委一年投入的國債資金只有1億多點,僅僅扶持十個左右的項目,但是,2009年和2010年投入的資金達到480億之多,十年間增長很大。以水泥行業為例,水泥行業在“十一五”期間出臺了支持水泥窯余熱發電政策,并使用國債資金組織、補貼、支持企業配套建設水泥窯余熱發電裝置,此類項目不僅能夠稅收減免,還能夠優先上馬。
針對制品行業,國務院出臺的36號文件--《資源綜合利用 產品的認定管理工作》。政府對資源綜合利用有比較仔細的認定和管理辦法,企業的某個產品通過認定,就能相應享受企業所得稅和產品增值稅的減免。“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會陸續出臺《“十二五”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意見》和《“十二五”資源綜合利用大宗固體廢棄物實施方案》,其主要內容講在“十二五”期間全社會要開展對大宗固體廢棄物進行綜合里利用的實施方案,各省依照資源狀況的不同上報各省的資源綜合利用方案,支持資源的綜合利用、大宗固體廢棄物處理基地的建設。在內蒙古、山西、我國西部一些粉煤灰、煤矸石產量大的地區,考慮建設以這些廢棄物為原料的大宗固體廢棄物處理基地;相對南方像南京粉煤灰可以賣到很高價錢的地區就可以因地制宜。這在“十二五”期間是一個很明確的信號,我們要把原來的資源綜合利用工作從僅僅處理廢棄物變成對原生資源的有效補充,這樣就能夠很好的支撐經濟發展,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同時減少對原生資源的消耗、減少對自然界的攫取量。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今年,國務院出臺《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方案》作為“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工作綱領性的文件,統領全社會的節能減排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比2005年下降32%;爭取實現節約標煤6.1億噸,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總量比2010年下降18%,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下降10%。同時,中央根據全國各地區的產業結構差異、經濟發展不同、技術支撐水平高低、地區政策措施等各方面的綜合考量,大體上在16%-18%上下,科學性實施地區性差異化的節能減排目標分解,對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提供了保證。
針對“十一五”金融危機造成的影響,國家在“十二五”期間當把能耗、產值作為一個重點,著力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下功夫,因為產業的結構優化調整是節能減排和提供資源利用率非常的途徑。當然,并不是說強硬的去關停部分企業,而是通過實施一系列的重點工程,帶動節能目標的實現并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
在“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對共生礦產的綜合利用,把以前沒有利用到的共生礦產利用起來;再者加強對粉煤灰、煤矸石、脫硫石膏、尾礦等產量大、難處理廢棄物的處理再利用力度;其次完善對農作物、農民剩余物、建筑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同時,針對個別地區特殊的廢棄物,國家要求通過省級單位因地制宜的綜合利用解決。
綜合來看,“十一五”期間,我國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工作可以說是打了個漂亮仗。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各項指標完成較好,相信在未來幾年,我國建材行業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的工作成績能夠踏上一個嶄新的臺階。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