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呼喚建筑節能創新機制
湖南市場新一波節能創新的思潮涌動背后,折射出該省各個行業的企業之間的一場節能創新大戰。“調查顯示,湖南省建筑耗能占社會總能耗的三成,節能空間巨大。省建設廳科技處專家測算,如將全省現有的5億余平方米城鎮住宅進行節能改造,使其節能一半,每年即可節電210億千瓦時,節煤443萬噸,折合資金達百億元。同時還可以減少大量的二氧化硫與煙塵排放量。去年以來,湖南省建設廳和長沙市相繼出臺了《湖南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強制推廣建筑節能。
企業節能降耗空間巨大
岳陽華星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汪自潤最近在為節能產生的效益而頗為得意。往日的“廢品”粉煤灰變廢為寶,在將粉煤灰用作水泥攙和料后,就成為了生產水泥的優質原料。如此下來,汪自潤的公司一年可以消耗粉煤灰40萬噸,年節約水費約為1600萬元。
類似于這樣從節約創新中“撿”財富的企業,還有很多。盡管如此,但來自省經委的信息顯示,湖南仍處于高能耗現狀。2004年,我省每萬元國民生產總值消耗能源1.27噸標準煤,雖然比全國的平均水平低了20%,但是比江蘇、浙江、上海等經濟發達省市高出25%左右。
而在每一萬元GDP的背后,湖南付出的能耗都相當大,任何一家企業節能的潛力都非常大。
急需創新節能機制
高能耗的現狀背后,蘊藏的是巨大的節能空間。省節能監測中心總工程師許亞非在對耒陽電廠的一次全省企業監測中發現,僅鍋爐一項,如果排煙溫度達到設計值,按照年運行5000小時計算,該電廠則每年可節約的原煤就將達到3萬噸。
然而,湖南省節能監測機構建設滯后,監測裝備落后,整體實力不強,目前除株洲、常德、長沙和湘西自治州四個地方的監測中心尚在運轉外,其他的監測中心都已基本處于停滯狀態。這些因素也極大地制約了節能工作的開展。對于這一現狀,何相助建議,湖南省應急需創新節能機制,盡早形成節能評價體系,考察企業不能僅僅依據利稅等指標。
編輯:guest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