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北歐 全面調研砂石骨料先進工藝裝備
參加本次調研活動的成員有: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會長徐永模,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秘書長沈冰,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劉禮龍,中材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隋玉民,紅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章小華,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務執行副總裁張劍星,中國聯合水泥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劉尊科,新臺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黎康、副總經理姚成府,華潤水泥投資有限公司營運中心混凝土業務總監陳剛,北京金隅礦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經理盧勇,華新混凝土(武漢)有限公司助理副總裁陳兵,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包文忠,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中國水泥網CEO邵俊等。
回顧一周的行程,交流無處不在,涉及的內容包括綠色礦山、安全生產等等,作為骨料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山特維克的技術專家認真回答了考察團成員最關心的實際問題,如:骨料系統設計者和裝備提供者如何協同非山特核心技術的的裝備,比如粉塵回收、服務體系等,帶著上述疑問,一行人還參觀了山特維克位于坦佩雷的鉆機工廠、地下實驗室,位于Sepsula礦山和骨料加工生產線,走進百年山特維克,在深深折服于技術領先者的魅力的同時,也對其服務堅定了信心。一周的行程中在愉快的氛圍和緊張的節奏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以下是中國水泥網記者微博直播的摘選:
9月5日一早,到達山特維克的鉆機工廠,……山特維克工程師現場講解最新設備與技術。介紹完參觀坦佩雷裝配車間和鉆機車間,工廠7s精細化管理,由衷佩服北歐人的生產制造的一絲不茍。新臺泥吳總認為,因為骨料生產設備很復雜,服務更重要。
山特維克高級產品經理梁海東在為成員們講解
南方水泥常務執行副總裁張劍星親身體驗山特維克設備操作
參觀完工廠,山特維克精心安排了位于湖邊的別墅會所桑拿和晚餐。芬蘭是千湖之國,整個國家被湖泊和森林包圍著,調研團所到的紅色別墅會所已有百年歷史,它是屬于山特維克工會所有,專門接待來自全球的朋友,平時對職工開放。
山特維克對員工開放的紅色別墅一角
9月6日早八點,前往Sepsula礦山和骨料加工生產線,每小時產量750噸,主要市場是赫爾辛基,花綱巖是骨料的原料,在芬蘭算不好的,因此這個工廠的骨料主要是用在路基等,并不用在商品混凝土上。集裝箱的電控系統是值得學習的地方。
Sepsula礦山和骨料加工生產線
9月7日當成員們來到骨料礦山時,雨下得更大了。大雨抵擋不住專業人士學習的沖動,簽署了安全協議才同意進入礦山參觀。在復雜的骨料線到處是身穿藍色防水沖鋒衣的影子,攝影錄像,不亦樂乎。山特維克的破碎機歡快的低吼著做著他的工作--每小時700噸的石頭破碎。記得當時紅獅水泥小華老總說了一句:“設計好,山特維克的破碎機更好。”
實地考察骨料礦山
9月8日,今天的安排是參觀與交流。經過這些天的礦山、石料廠及山特維克鉆機破碎機工廠的實地考察,很多人都帶著一些疑問,山特維克作為骨料系統設計者和裝備提供者如何協同非山特核心技術的的裝備,比如粉塵回收等。還有關于服務體系、價格等等。山特維克全球鉆機、破碎產品經理、系統設計經理、大客戶經理和亞太區銷售副總裁嚴毅先生技術經理梁海東先生一一解答了大家的提問。交流的場地在100多年前生產第一臺破碎機車間改造的會議室進行,喝著咖啡和茶,輕松愜意。
大家展開交流 在100多年前生產第一臺破碎機車間改造的會議室
9月9日,參觀在北歐的最后一個骨料礦山,使用的是山特維克制造的移動破碎和篩分設備,每小時臺產300噸。對于移動設備大家興致很高,山特特意囑咐業主開機和關機,方便從運轉及近處仔細觀察機器。移動破碎設備用處很多,嚴總透露當時與汶川地震指揮部有過溝通可幫助拆卸破碎震后危房。
使用山特維克制造的移動破碎和篩分設備的一個骨料礦山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