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對我國商品混凝土行業的影響
近期,各地有關保障房投資建設的消息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而對于建設領域的商品混凝土企業來說,保障房大舉建設浪潮的到來會對該行業帶來怎樣的沖擊與影響?
從2010年開始,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對商品房市場進行打壓和調控,到了2011年國家的政策力度愈發嚴厲,網上相繼傳出“史上最嚴厲京十條”、“國八條”等條例對商品房地產市場進行了壓價管理。而另一方面,國家對保障房的政策扶持力度卻在進一步加大,在剛剛閉幕的“十二五”會議當中更是明確地提出,今年全國的保障性住房的目標是:實現新建住房1000萬套,這在2010年基礎上增加了70%。
一邊是調控緊縮,而另一邊的建設投資則在高歌猛進,商品房投資力度的下降會給相關的建材行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然而這負面影響遠不及保障房的建設力度大大加強的正面影響,加之前不久,國務院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簽訂了2011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目標責任書,這給各混凝土廠家及其上游廠商吃了定心丸。
商品混凝土作為水泥的下游產業,其銷售量與水泥的銷量有著相當密切的聯系,同時商品混凝土的使用量也將會對混凝土機械、運輸車等工程機械設備銷量帶來一定的影響,商品混凝土是建筑供應鏈中的關鍵環節。
2011年國家將確保1000萬套保障房數量中有420萬套的增量,據相關部門預計這將會帶來2.3億m3商品混凝土的需求,這對下游的商混企業來說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市場份額。
保障性住房對商品混凝土的需求可以說是整體大環境的需求,而且在最近5年里這種需求量都會持續的增加,所以說國家出臺保障性住房政策不僅對當下水泥行業的過剩帶來緩解的作用,更能有效的帶動下游商品混凝土的銷售,以及相關產業市場,可以說保障房對商品混凝土行業的影響應該是積極的。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