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產業高峰論壇舉行
座無虛席的會議現場
4月15日,第三屆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科研院所、裝備企業和水泥企業的各方代表對進軍混凝土及砂石領域發表了各自的觀點,以至于下午的會議持續到七點才結束,大家還意猶未盡,期待明天上午的思想碰撞。
作為在混凝土領域卓有建樹的水泥企業——金隅集團和冀東水泥的代表向大家介紹了混凝土行業的發展現狀。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混凝土行業也獲得了迅猛的發展,企業數量增長飛快,但是單體規模小,市場競爭激烈。據統計,1990年全國35個城市只建成了100個攪拌站,到2003年發展到1359家,2010年估計已超過4000家;混凝土產量也從2003年的不足2億方增長到2010年的9.6億方。其次,混凝土行業區域發展不平衡,大部分大中城市(尤其是東部地區)產能過剩嚴重,利潤低,回款差;中西部地區和二、三線城市發展較快,利潤較高,但仍然面臨因回款率低而導致的現金流問題。此外,由于行業集中度低,市場秩序混亂,再加上原材料、開發商等上、下游的強勢,很多企業以低價格,高墊資來獲取訂單,且往往靠犧牲質量來控制成本,從而導致行業利潤低、應收賬款高,產品質量難以保證。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會長徐永模
雖然行業存在著諸多問題,但是巨大的市場空間依然值得水泥企業關注。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會長徐永模表示,水泥企業要走三位一體化的發展模式,也就是集料——水泥材料——商品混凝土的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發揮自身的資金、資源、規模布局、價值鏈聯動等優勢,贏得市場先機。對水泥企業來說,進入混凝土行業,必須發揮資源控制力,推動聯合重組,做大區域市場規模——實現研發成本、物流成本、裝備成本的降低,提高盈利能力;同時,作為大企業,要樹立聯合共贏理念,放棄低價競爭和謀取暴利心態,確保行業健康發展;還要創建事業平臺,吸引行業人才。畢竟混凝土和水泥是兩個領域,需要有專業的技術人才來管控混凝土的生產和質量。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導覃維祖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國家“”特聘專家史才軍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導覃維祖和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國家“”特聘專家史才軍向與會代表詳細介紹了混凝土技術的最新發展。建立與環境友好的混凝土技術,必須在下列三個要素組成的基礎上:節約利用混凝土原材料、提高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在混凝土技術研究和教育中,將習用的還原論方法轉變為整體論方法。[Page]
而北京寶貴石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寶貴的發言,則向與會代表打開了另一個窗口——混凝土的藝術之美。在他的手里,混凝土不再僅僅是個標準化的產品,而是充滿獨特氣息的藝術品。他將普普通通的一立方幾百塊錢的混凝土演變為幾千塊錢一平方的裝飾混凝土輕型掛板,使建筑設計師的構想成為現實。“如果說設計是靈魂的話,材料就是軀體,沒有靈魂的人是行尸走肉,沒有軀體的人就是孤魂野鬼。”他幽默生動的解釋令全場代表鼓掌喝彩。
鄭州鼎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盧洪波董事長向與會代表分析了砂石行業的市場需求空間和投資的回報率,通過詳實的數據比較水泥和砂石的利潤率,倡導水泥企業以水泥為核心,以砂石、混凝土為杠桿做大建材產業鏈。
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混凝土機械公司副總陽昌康
作為全系列混凝土施工解決方案提供商,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混凝土機械公司副總陽昌康認為,水泥企業進入商砼行業既是市場需求,也是必然選擇。美國預拌混凝土占所使用混凝土產量的84%,瑞典的比例也與此接近,為83%。緊隨其后的為日本、澳大利亞,而中國目前預拌混凝土所占比例只有40%,發展空間很大。隨著國家對環境和能源的關注,中國預拌混凝土必將快速增長。
第三屆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產業高峰論壇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和中國水泥網共同主辦,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