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徐永模:后新型干法時代水泥產業發展的方向與定位

 

 中國建材聯合會專職副會長、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會長徐永模

  3月25日,第七屆余熱發電峰會在杭州召開。會上,中國建材聯合會專職副會長、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會長徐永模到會致辭并做了題為后新型干法時代水泥產業發展的方向與定位的報告,詳細解讀了水泥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建筑業的發展對水泥行業所帶來的影響。以下是報告全文:

  一、大勢與大政:“十二五”規劃

  1. 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由大變強

  淘汰落后——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壓縮和疏導過剩產能。

  總量控制——立足國內需求,嚴格控制總量擴張,優化品種結構。

  循環經濟——提高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粉塵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 。

  技術改造——“兩化”融合、淘汰落后技術、產品升級換代。

  兼并重組——發展擁有國際知名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大型企業。

  產業布局——按照功能定位,能源資源、環境容量、市場空間。

  2. “十二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綱要

  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減量化優先。

  實現土地集約利用、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廢水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處理。

  開發應用源頭減量、循環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產業鏈接技術。

  推進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和建筑、道路廢棄物以及農林廢物資源化利用,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2%。

  構筑鏈接循環的產業體系。資源產出率提高15%。

  3.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節能環保。節能環保產業重點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

  新材料。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共性基礎材料。

  新能源。新能源產業重點發展新一代核能、太陽能熱利用和光伏光熱發電、風電技術裝備、智能電網、生物質能。

  高端裝備制造。

  二、發展環境分析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信息部

  水泥行業的不利方面:

  三頂“黑帽”:能源消耗高、排放高(“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貸款受到嚴格控制,增量擴張受到嚴格限制;

  節能減排重點關注產業,能耗、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減排壓力增大。

  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排污權交易,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減排

  碳排放總量控制——碳交易,低碳水泥

  能耗總量控制——拉閘限電

  “騰籠換鳥”

  水泥行業的有利方面:

  不可替代的市場需求巨大的共性基礎材料(服務于建筑、交通、水利、鐵路、石化等);

  最主要的固廢資源化利用產業(丟了環保貢獻!);

  最安全的危險廢物處置產業(環保部已批準20多項);

  受到政策鼓勵的城市污泥處置產業(已進入城市環保產業政策)——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組織結構調整進入最佳時期(嚴重過剩、政策鼓勵)

  三、國外水泥發展動態

  日本水泥產業發展動向(i):

  (1)日本每年產生約4億7000萬噸各種廢物,經包括水泥窯協同處置在內的各種方法處理利用后,最終填埋處理量控制在2800萬噸以內(2010年)。

  (2)日本水泥業目前17家企業,36條窯,3500多萬噸市場規模,發展循環經濟、向環保型產業轉型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石。日本水泥正在試驗利用水泥窯處置生活垃圾。

  (3)根據日本國家溫室氣體減排要求,日本水泥協會提出相對于1990年co2減排3.8%,其主要措施為:

  ○大力推廣應用先進節能生產設備;

  ○利用各種可燃廢物替代煤炭;

  ○擴大生產、推廣使用混合水泥。

  日本水泥產業發展動向(ii):

  向生態環保型產業發展。

  (1)發展灰水洗除鹽技術。處理垃圾焚燒爐收塵灰;

  (2)發展環保水泥。對城市垃圾、污泥等經焚燒后的灰燼,提取灰中的重金屬等有害物資,然后摻入水泥生料,最大摻量可達50%。其環保水泥用于一般性建筑的基礎工程。[Page]

  (3)作為生化處置系統。 不經過焚燒,直接將原生態城市垃圾,經充分發酵、分解,實現無公害轉化為水泥原料或替代能源。

  開發水泥新用途。例如土壤固化材料。改造淺層和深層土壤(地基),核廢料儲藏容器等。

  日本水泥產業發展動向(iii):

  延伸產業鏈,支撐水泥主業發展。

  日本水泥企業一般都擁有混凝土骨料、預拌和預制混凝土產業,為穩定水泥產量和市場,穩定水泥價格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加強水泥混凝土應用技術研究,提升水泥附加值。

  開發用于不同工程的混凝土,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使用壽命),為實現全社會低碳,環保,節能的目標作出貢獻。

  四、我國建筑業發展的影響

  水泥混凝土是我國最主要、最大宗使用的建筑和土木工程材料,水泥產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建筑業發展需求的影響。

  1、建筑業的結構調整

  建筑業的結構調整:建筑業要推廣綠色建筑、綠色施工,著力用先進建造、材料、信息技術優化結構和服務模式。(“十二五”規劃綱要)

  建筑節能:加大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投入,積極推進新建建筑節能。(2011年工作)

  保障房建設:開工建設1000萬套。(2011年工作)

  城市污泥與生活垃圾:加快城鎮污水管網、垃圾處理設施的規劃和建設 。 (2011年工作)

  2、建筑工業化和住宅產業化的需求

  材料部品化——工廠化生產

  部品構件通用化——標準化設計

  配套化和集成化——材料、構件和部品的規格化、系列化

  施工機械化、裝配式——更先進的建筑機械設備

  材料生產與供應——商品化、社會化

  建筑綠色化——可重復使用的高性能部品構件;可資源化再生的建筑垃圾

  3、建筑業發展對水泥混凝土的影響

  材料高性能化(高強度、高耐久性);

  建筑長壽命化(百年、數百年);

  全生命周期評價(主體結構材料與建筑同壽命、部品可重復使用,廢棄后可資源化再生);

  部品多功能化(保溫、防火、隔聲、防水、裝飾);

  質量與信用體系(各種性能與質量認證);

  建立以政策引導、開發商為主體、設計為龍頭、標準與規范為保障、施工安裝和工業制造體系為支撐的建筑工業產業鏈。

  五、后新型干法時代中國水泥產業的發展

  中國水泥工業的重新定位:

  摘掉黑帽:高能耗、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

  水泥材料:共用基礎結構材料

  水泥產業:生態環保產業(華麗轉身)

  水泥工廠:清潔生產,綠色花園

  產業鏈延伸:水泥基材料制品

  產業形態:“三位一體”:礦業—窯業—制品業(集料—水泥—混凝土)

  向“兩型”產業發展的重點

  1. 窯系統節能技術改造

  (1)提高燃燒器效率

  (2)提高分解爐、預熱器的熱交換效率

  (3)提高冷卻機熱回收效率

  (4)提高余熱發電效率

  (5)余熱梯級利用 (例如,余熱鍋爐出口150-180℃煙氣的再利用)

  (6)利用替代燃料(燃料替代率)

  (7)長期運行平均值:熱耗<720kcal/kg.cl

  2. 節電技術改造

  (1)生料高效立磨系統

  (2)水泥立磨終粉磨系統

  (3)減低系統壓損

  (4)變頻電機

  3. 低碳水泥技術開發

  (1)工業廢渣改性與活化

  (2)天然礦物材料的利用

  (3)低能耗熟料體系

  (4)降低熟料系數

  4. 環保減排技術開發

  (1)co2減排:采用低碳或無碳鈣質原料

  (2)co2減排:采用低碳燃料

  (3)氮氧化物減排技術

  (4)粉塵減排技術

  (5)so2減排技術

  (6)礦山復墾綠化

  產業結構調整

  國家已將水泥納入結構調整重點產業,全面淘汰落后,嚴格控制總量擴張。

  東中西部地區水泥產業結構調整將呈現不同局面。

  1-2年內產業結構調整將進一步提高生產集中度。前10家大型企業產能可能達到行業總產能的50%。各省市將由3-5家大型企業主導市場。[Page]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信息部

  中國水泥發展前景展望

  (1)在發展中解決問題是社會的共識。擴大內需是主要措施。“十二五”期間的全社會投資將會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平,水泥產業發展仍然向好。

  (2)2011年預計gdp增速9%左右,“十二五”期間平均8%左右,水泥市場仍將保持一定的增長速率,但是各地區萬元投資對水泥的需求系數差異較大,在0.6~1.5之間。發達地區的系數較低。

  (3)政策性淘汰落后立窯、濕法窯、中空窯已接近尾聲,下一輪將主要依靠市場機制,淘汰能耗高、生產效率低的nsp水泥。隨著能耗對標和排放標準與監控的嚴格,將迫使企業加快節能減排改造。

  (4)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水泥產業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鼓勵向生態環保型產業發展,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危廢物、城市污泥、生活垃圾等。

  北京琉璃河水泥廠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制備水泥項目通過行業科技成果鑒定,獲2010年度北京市建筑材料科技進步一等獎;

  北京水泥廠處置污水廠污泥工程項目入選“2010年度污泥處置十大推薦案例”;

  北京金隅紅樹林環保技術公司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危廢物種類已取證30種,華新水泥取證17個;

  天津水泥設計研究院與華潤越秀水泥合作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污泥項目已通過行業科技成果鑒定;此外,還有海螺、華新、拉法基、上海建材等企業也在開展這方面的工作。

  (5)在生產技術和產品趨同,產品市場需求無變化的情況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將主要體現在規模大小、環保、能耗和原材料成本方面。

  (6)企業差異化競爭的主要突破點:

  ——達到最小生存規模;

  ——實施節能改造,降低能耗;

  ——采用替代燃料,節能減排

  ——開發混合材資源,降低水泥材料成本;

  ——利用礦山資源優勢,進入混凝土集料產業;

  ——利用水泥和集料優勢,進入預拌混凝土產業;

  ——向環保型產業發展,爭取環保產品認定。

  (7)更多的水泥企業將“三位一體”發展,形成綜合競爭優勢。

  (8)技術風險較大或發展前景不大的領域:不能發揮資源優勢,市場需求小,產業屬性不同,技術門檻高,競爭對手較強的領域。

  ——“高性能水泥”;

  ——干粉砂漿;

  ——高端混凝土制品業,例如管樁、pccp管,盾構管片,無砟道板等;

  ——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劑,屬有機合成化工,例如聚羧酸系減水劑;

  ——預制建筑構件等,屬于結構部品,涉及許多專業。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30 21:56: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迁市| 麻江县| 通化县| 偃师市| 清远市| 安平县| 攀枝花市| 平罗县| 虹口区| 芷江| 都江堰市| 滨海县| 天峨县| 建阳市| 屏东县| 榆林市| 琼中| 东丽区| 奉化市| 曲阳县| 长宁县| 奉贤区| 谢通门县| 涡阳县| 保山市| 突泉县| 湖南省| 炉霍县| 彭泽县| 上思县| 奎屯市| 山西省| 嵊州市| 长垣县| 监利县| 丰都县| 西乡县| 大理市| 冕宁县| 麻城市| 宣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