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星:推進水泥上下游產業鏈延伸 提高建筑質量
回顧2010年,我國水泥產量創歷史新高,達18.68億噸,中國水泥協會表示,水泥市場今年仍“有戲”,全年需求量可能接近21億噸。
近幾年,得益于城市化進程、基礎建設投資拉動和居民消費的大力提升,與房地產及建筑產業密切相關的砂石骨料、水泥、混凝土等基礎性建筑材料的需求也在大幅增長。
然而,由于砂石產業,尤其是預拌混凝土行業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迅猛但準入門檻低,造成了行業整體生產管理水平及質量水平不高,也直接導致了現在房地產及建筑業眾多的“樓歪歪、樓倒到、房裂裂、路脆脆”等現象。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務執行副總裁張劍星表示,除了建筑設計、施工組織管理等方面原因外,砂石料及混凝土質量也是關鍵。這些基礎性建筑材料一旦沒有把好質量關,將嚴重影響整體建筑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材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常務副總裁張劍星詳細分析了我國水泥、砂石、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現狀。就水泥行業來說,通過“十五”、尤其“十一五”期間,國家加強水泥行業產業升級、落后產能淘汰力度,推進聯合重組,已開始進入可持續健康發展軌道。
然而混凝土的上游砂石骨料產業仍存在諸多問題。目前我國砂石產量世界第一,2010年預計達到94.9億噸。然而,砂石行業傳統生產方式落后且分散,石子的生產工藝未經過嚴格的破碎、篩選分級和清洗等工藝,質量也不達標,很難滿足大型建筑的標準。其次,無序開采對環境和資源造成嚴重的破壞和浪費。
預拌混凝土產業從2003年進入飛速發展期,2009年全國預拌混凝土企業數量達4100多家,全年生產預拌混凝土產量8.29億方,共使用散裝水泥2.65億噸,占水泥總產量的16.3%;2010年預拌混凝土達9.6億方。但與此同時,行業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如行業集中度低,前十位的混凝土企業產量僅占總產量的11%。企業規模小而多,資質等級、設備配置及整體技術質量、運營管控水平不高,不能滿足現代大型基礎建設及城市化建設的需要。張劍星表示,尤其在部分地區,一些小企業的不正當競爭,技術質量管理水平差甚至偷工減料嚴重制約了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此外,我國混凝土區域發展極不平衡,就2010全國混凝土產量來看,僅華東就占據了43%。混凝土產業整體盈利水平低下,2010年預拌混凝土產能利用率僅為41%,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
針對以上現狀,張劍星認為應從以下四方面進行改進:
首先,提高砂石、預拌混凝土行業準入條件及資質等級要求,提升整個行業的技術裝備管理水平。
其次,控制新增產能,加強行業規范治理和引入落后產能淘汰機制,倡導先進工藝推動行業技術升級和節能減排。地方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應對區域內行業發展的需求合理規劃、有效布局,提高審批權限及層級。
再次,出臺政策,積極培育支持大型建材集團尤其是水泥企業集團延伸上下游產業鏈,充分發揮水泥企業資源和技術管理優勢,延伸產業鏈,提升整個行業的技術及管理水平,減少工程質量事故,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最后,提高行業集中度,支持企業向著規模化、現代化方向發展,改變目前砂石及預拌混凝土企業“小而多,多而亂”的局面。
一個健康有序發展的企業離不開企業領頭羊的帶頭作用,而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行業需要國家政策法規的規范,也需要行業內大集團的共同努力。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房地產建設攸關生命,近期多國地震更是令人們再度憂慮建筑質量。天災無法預料,但有些可以通過人力去避免。作為建筑主材料的水泥行業及其上下游產業,應將提升質量作為首要因素,為保證行業健康發展盡心盡力。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