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如何推進水泥行業超低排放?生態環境部權威解讀!
超低排放不僅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集中體現,也是企業堅持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鋼鐵、水泥、玻璃、陶瓷、電解鋁、焦化等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成為行業內外熱議的話題。
近年來,中央環保督察加碼推進,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從“打好藍天保衛戰”到“打贏藍天保衛戰”,一字之差彰顯環保政策日趨嚴苛的必然性。2020年,生態環境部下發《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積極服務落實“六保”任務 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在《意見》中第一次明確提出水泥超低排放的要求。
在生態文明建設大背景下,水泥行業進一步提升排放標準可謂勢在必行。當前,污染防治攻堅戰有力推進,部分地區已展開夏季錯峰行動,“十四五”期間超低排放怎樣推進?我們需要厘清哪些認識?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給出了他的解讀。
重點一:要避免超低排放泛化
在火電、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順利推進的背景下,同樣是排放大戶的水泥、玻璃、陶瓷、電解鋁、焦化等行業應當如何找好自身定位?
“不能‘一擁而上’,什么行業都要求開展超低排放改造?!眳请U峰強調,要統籌考慮行業的發展水平、環境質量影響、技術可達性、治理成本等,算好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3本賬。
那么,目前最亟待開展超低排放的是哪些行業?
答案是水泥行業。
“隨著火電、鋼鐵行業陸續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水泥等建材行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占比將進一步提高。我們初步考慮,接下來,要在全國范圍內推動技術、資金等條件成熟、污染物排放量大的水泥行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眳请U峰表示。
同時,各地可根據自身產業結構和環境質量改善、高質量發展需求等,對本地其他具備條件的特色行業,因地制宜有序推進超低排放改造。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已經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業,生態環境部的態度很明確:不支持“鞭打快?!?。
“我們不支持對已經全面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業提出進一步的‘超超低’改造要求。主要原因是,超低排放改造不僅僅是末端治理設施的改造,而是一項系統工程。實現連續穩定超低排放并不容易,需要進行系統的升級改造,需要企業大量的資金投入,需要成熟的技術研發,需要較長的改造周期。不能頻繁加碼擾亂企業正常生產,讓企業無所適從。在環境效益不明顯的同時增加企業負擔,甚至可能逼迫企業造假。”他解釋道。
重點二:要明確超低排放內涵
吳險峰說:“無論哪個行業,超低排放都要貫穿于生產全工序、全流程、全時段。同時,還要考慮減污降碳協同。一個車間、一個工序、一個排口的超低排放不是真正的超低排放。”
梳理發現,“全工序、全流程、全時段”這一內涵,從具體指標來看,包括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清潔運輸等要全面達到統一的超低排放要求。
無論哪個行業,對于有組織排放,要求達到燃氣輪機的排放水平,即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別控制在10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以內。
對于無組織排放,礦山、原料場、生產工藝過程等存在無組織排放的環節,要優先采用密閉、封閉等有效控制措施;對于不可避免的無組織排放點,要全面提高廢氣收集能力,做到應收盡收,確保不得有可見煙粉塵外逸,實現無組織排放的“超低化”。
對于運輸環節,進出企業的大宗物料和產品采用鐵路、水路、管道或管狀帶式輸送機等清潔運輸比例不低于80%;達不到的,汽車運輸部分要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汽車。
上述三大環節,缺一不可,并且要通過系統的評估監測。
“這一點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標準必須統一,內涵必須明確,否則資金也投入了,精力也花費了,達不到真正的超低排放要求,反而得不償失?!眳请U峰指出。
重點三:要嚴把超低排放改造質量關
牢記“速度服從質量 ”,嚴禁“豆腐渣”環保工程電力行業脫硫脫硝除塵在開始時期,走過不少彎路。環保工程推倒重來的案例不少。
“因此,鋼鐵、水泥等行業推進超低排放改造時一定要汲取這些教訓,堅持‘速度服從質量’?!眳请U峰強調。
那么,高質量的超低排放改造應當如何開展?
“在技術路線選擇時要把好關,不要一味貪圖低價,要堅決杜絕最低價中標,嚴禁‘豆腐渣’環保工程。超低排放改造往往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工程量大、改造周期長,經不起反復折騰,不允許把改造工程當成大規模的實驗田?!眳请U峰答道。
具體來說,要因地制宜選擇成熟、高效、適用的環保改造技術。除塵設施采用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濾筒除塵器、濕式靜電除塵器等先進工藝。煙氣脫硫實施增容提效改造等措施,提高運行穩定性,取消煙氣旁路。煙氣脫硝采用低氮燃燒、活性炭(焦)、選擇性催化還原(SCR)等高效脫硝技術。
對于水泥行業而言,可以采取低氮燃燒器、加大分解爐還原區、分解爐分煤分風分級燃燒等工藝過程控制措施,減少氮氧化物產生,末端增設高效脫硝裝置。
同時,要嚴格控制氨逃逸,杜絕為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過度噴氨。無組織排放控制優先采用密閉、封閉等有效管控措施,鼓勵采用全封閉機械化料場、筒倉等物料儲存方式。
此外,超低排放改造要重視全方面的提升,要將超低排放改造治理工程作為整體生產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同等考核,同等投入、運營、維護,而不是作為“輔助設施”或“迎檢設備”。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長期穩定超低排放。
重點四:要加大超低排放支持力度
給予超低排放企業環保稅優惠、不停產限產、差別化電價等政策紅利堅持達標排放是法定責任,超低排放是鼓勵導向。如何才能讓企業對于超低排放改造由“要求做”變成“主動做”,吳險峰列舉了環保稅優惠、不停產限產、差別化電價等政策紅利,條條分量十足。
首先,對于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穩定達到超低排放的企業,可享受環保電價、環境稅優惠、環境保護專用設備購置稅優惠等。
其次,實施差異化環保管理政策。對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和清潔運輸全面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業,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不停產不限產。
“這不只是寫在紙面上的話,目前已有一批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鋼鐵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了政策紅利。”吳險峰說,對未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業,則要按照重污染天氣應對績效分級采取不同的應急減排措施。”
同時,實施差別化電價、水價政策,以價格手段加快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目前,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山西等5省已經制定了實施鋼鐵超低排放差別化電價政策,下一步可以延伸到開展超低排放的水泥等其他行業。
“最后,我想強調一點,以上政策紅利只會對高質量且穩定超低排放的企業生效。對不能穩定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甚至弄虛作假的企業,一經發現,嚴肅處理,取消相關優惠政策,重污染天氣應急績效評級降級處理,并向社會通報。”吳險峰表示,如此,才能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實現“良幣驅逐劣幣”,促進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實現高質量發展。
日趨嚴苛的政策環境、一再提升的排放標準、不斷拓寬的治理范圍,水泥行業現有生產工藝如何適應新時期,行業發展的新需求? 為此,中國水泥網將于2021年6月29-30日,在河北石家莊召開“2021中國水泥行業超潔凈排放技術交流大會”,探討超低排放和碳減排領域,更經濟高效實施方案,分享最先進技術理念,助力行業“十四五”綠色高質量發展。
編輯:敖思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