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散裝水泥“十一五”回顧 奠定前行基礎
時值2010年年末,正處于我國“十一五”計劃的最后階段,也是我國“十二五”計劃的啟動之時。
在“十一五”期間,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國家“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堅持環境保護國策,倡導生態環境文明,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下,散裝水泥這一種節能環保的水泥流通方式在日常的各項建設中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在這一背景之下,武漢市散裝水泥行業也取得了一系列跨越式的發展。
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是我國社會,經濟工作的主旋律,同時也是散裝水泥工作的根本宗旨。在貫徹實施國務院提出的“提高水泥散裝率,發展商品混凝土”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實現現代化文明施工的必要保證,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的指導思想之下,“十一五”期間,武漢市散裝水泥行業取得的顯著的成績,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發展步入快車道,各項指標全面完成。具體表現在:
散裝水泥:“十一五”期間,武漢市散裝水泥設施、設備綜合配套能力大幅度提高,散裝水泥的相關政策法規建設實現了新突破,使得武漢市的散裝水泥發展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逐步走上法律化、規范化的軌道;水泥工業結構調整,一些工藝落后、產量低、浪費資源的里要小水泥基本被淘汰,為今后散裝水泥行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散裝水泥量、散裝水泥率快速增長。全市“十一五“期間累計推廣散裝水泥約達到2670萬噸,年增長率達到18%, “十一五”末的水泥散裝率預計將達到70%。推廣散裝水泥帶來的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產生了明顯的社會經濟與環境效益。
預拌混凝土:截至2010年年底,武漢市已有近100個混凝土攪拌站,年攪拌能力已超過3000萬方,預拌混凝土攪拌企業年使用散裝水泥近400萬噸。
預拌砂漿:預拌砂漿的推廣和使用,從2007年開始起步,經過幾年的發展,已達到一定的規模與效果。
“十一五”期間武漢市的散裝水泥推廣工作實現了快速發展,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尚需解決,主要表現在:
盡管“十一五”期間武漢市散裝水泥使用率大幅提高,中心城區建筑工程達到了75%左右,但由于起步較晚等原因,個別遠城區的散裝水泥使用率還低于50%,中心城區與遠城區(開發區)發展水平存在不平衡情況;由于體制問題,建筑工程與市政、道路、橋梁等工程散裝水泥管理也存在著不平衡,散裝水泥工作相對滯后。
基于以上情況看來,武漢市“十二五”散裝水泥行業發展任重而道遠。
為了更好的引導和推動我市“十二五”期間散裝水泥事業的發展,根據《武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綱要》以及武漢市散裝水泥“十一五”計劃的完成情況,結合武漢市實際情況,相關部門將確定武漢市發展散裝水泥“十二五”規劃。
據武漢市發展散裝水泥“十二五”規劃初稿顯示,在“十一五”的各項工作的基礎上,全市將繼續提高散裝水泥供應量及供應率,從科技興散、依法興散等幾個方面,建立散裝水泥信息系統和技術咨詢服務體系,加快國內外散裝水泥科技信息交流,增加散裝水泥科技投入,研究和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設備,平衡中心城區與偏遠地區散裝水泥發展水平,完善水泥行業各項政策法規,逐步落實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工作,推進我市散裝水泥發展水平達到一個新的臺階。力爭至2015年,全市散裝水泥年供應量達到750萬噸,水泥散裝率達到75%。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十二五”規劃的指導及全體散裝人的努力下,武漢市散裝水泥行業的發展前景必將更加廣闊,將為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