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看待05年水泥行業利潤下滑
2005年著實讓水泥界緊張了大半年,在年中之前,都還不太看好水泥發展形勢,不少人還有些悲觀情緒。到了第四季度,陰轉多云。水泥市場價格小幅回升,水泥企業利潤隨之上升。到年底只有六個省市行業虧損,而最多時有十個省市虧損。遼寧省到年底虧損3500萬元。
在大規模建設時期,社會對水泥的需求旺盛。在上一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由于新型干法水泥市場成熟度不高時,主要靠了立窯撐起了水泥市場的大半江山。進入了21世紀,新型干法水泥市場成熟,在固定資產投資牽動下,發展迅猛。新型干法以其節能、環保、質量、規模效益的絕對優勢,開始收復“失地”。為此,新型干法水泥也化了代價,最明顯的是將新型干法水泥銷售價格維持在一個不高的價位上——能“壓住”立窯水泥的價位上。新型干法水泥暫處在價格還低于價值的狀態。加上能源價格的上漲,也拉低了水泥行業的利潤。全行業2005年的利潤總額比2004年下滑了41%。
從遼寧省2005年水泥行業情況看,新型干法水泥產量約占30%,干法中空窯占21.6%,機立窯占了40%,其它為4.4%。在全行業虧損狀態下,新型干法全贏利,而僅占21.6%產量的干法中空窯虧了1億多元,“強有力”地把水泥行業拉到了虧損境地。
從遼寧省的情況可看出,落后工藝是虧損的“罪魁禍首”,落后工藝退出市場已大勢所趨。只要對新型干法支持力度越大,則對落后工藝退出市場的壓力也會越大,退出的速度也會更快。現在有些業內外人士把2005年水泥行業利潤下滑的原因主要怪罪于新型干法水泥快了,產能過剩。從遼寧省情況看,實屬不公。要不是新型干法的贏利,那虧得更慘。
與此形成相對照的卻是多家國際大水泥集團、金融財團卻積極涉足國內水泥行業,說明他們對水泥行業發展前途有著充分的信心。與此相反的是我們還有不少人士卻望“水泥”而生畏,這難道不顯得有些反常或至少是有些反差嗎!
編輯:guest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