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孔灌注樁塌孔的處理辦法
在鉆孔灌注樁的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因地質、地層情況而引起塌孔、涌水等現象。這時一般會采取回填粘土、筑島等方法來處理,往往能取得很滿意的結果,并且能滿足施工及質量要求。而我們在二級公路的鉆孔灌注樁施工中卻遇到采用回填、筑島處理不了的涌水、塌孔現象。
1 工程施工地點
二級公路No.14標段K106+191張河溝4~20m2#中橋,2#墩的基樁。
2 設計要素及地質情況
①設計標準為汽超—20級,掛—120,凈寬11m,與路線方向斜交 30°,2#墩為三柱式墩,基樁直徑1.5m,基樁設計長度28m。地面標高3 8.44m,設計樁頂標高36.77m,樁底標高8.77m。
②地質情況:37.2~31.6m亞粘土(硬塑);31.6~25.6m亞粘土(軟塑);25.6~24.1m中砂(松散);24.1~19.9m卵石土(中密);19.9~9.2m砂巖(密實)。
3 施工情況
該橋共4孔,采用兩臺鉆機先進行3#墩與4#臺基樁施工,鉆進與灌注都十分順利,在完成3#墩的基樁后,將鉆機移到2#墩3#樁施工,按正常的程序進行鉆進,且鉆進順利,但在完成鉆進任務,停鉆時發現了從孔底向上涌水現象,經跟蹤量測6小時共塌孔8m,并出現大量涌水,不可繼續進行施工。經設計代表與駐地監理現場同意進行全部回填處理,回填粘土50m3。但仍出現從樁孔向上涌水現象。
根據這種情況,我們決定在2#墩2#樁位進行試驗性鉆孔。
4 試驗鉆樁結果
(1)當2#墩2#樁鉆至設計標高停鉆后,出現涌水現象,同時回填后的3#樁涌水停止,說明該涌水是層位水。
(2)提高泥漿粘度,慢速鉆進,充分護壁,仍不能阻止涌水,證明水壓大。
(3)涌水層位于卵石土層下與砂巖交界處,高程19.8m。
(4)將鉆機移開,采用鋼護筒與草袋提高水頭3.5m時,仍不能將孔下涌水壓住。證明采用筑島法3.5m高仍不能滿足要求。
5 處理方案
根據試樁結果,采取以下處理措施:
(1)將試驗樁(2#墩2#樁)回填;
(2)2#墩進行填土筑島2~3m高,以提供工作面與提高水頭;
(3)沿2#墩樁位方向,在上游4m處(筑島以外)打一Φ1.0m降壓井讓其涌水,以降低地下水壓。
6 處理成果
按照上述方案處理,降壓井(Φ1.0m樁)一鉆成,即出現涌水現象,且2#墩樁停止涌水,達 到降低樁位地下水壓及引開地下水的目的。
在隨后的基樁施工中沒有再出現塌孔、涌水現象,鉆孔、清孔、灌注均達到《規范》要求,施工非常順利,后期經過超聲波檢測2#墩的3根樁均達到合格, 沒有出現質量問題。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