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頻發 攪拌車安全措施亟待完善
據報道,8月30日武漢武勝路高架橋上,一輛混凝土攪拌車突然溜坡,撞壞橋墩,并將巨大的指路牌撞倒,萬幸的是事發時上橋處及橋下路面均沒有車輛、行人。但同一天發生在廣州番禺某工地上的混凝土攪拌車事故,卻帶走了50歲保潔員的生命。
攪拌車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筆者在百度新聞中搜索關鍵詞“攪拌車”,發現大部分新聞都是關于攪拌車安全事故的,有的是在車輛轉彎時發生碰撞,有的是剎車失靈或剎車不及時導致撞車。從新聞反映的時間來看,平均每隔兩三天就有一起攪拌車事故,有時甚至一天發生數次。這樣的頻率不得不讓人驚嘆。
為何混凝土攪拌車會事故頻發?杭州市交警部門在對多起混凝土攪拌車事故進行分析之后,認定攪拌車自身違法行為及預拌混凝土行業對駕駛員管理松懈多是事故主因,并通過考察商品混凝土企業,總結出混凝土行業內部管理的五大問題:一,承包、掛靠車輛比例高,管理沒有落到實處,有些只是流于形式;二,駕駛員招聘門檻低,駕駛人整體素質偏低;三,計件工資制讓很多駕駛員有多拉快跑的想法;四,駕駛員工作時間安排不合理、勞動強度大;五,車輛保養、檢修存在隱患。此外,車輛超載也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混凝土攪拌車事故不僅威脅到廣大市民的安全,造成的拋灑滴漏也造成環境的破壞,這嚴重損害了混凝土行業的整體形象,因此對攪拌車的管理成為相關部門必須重視的問題。
筆者通過對攪拌車事故發生原因的分析,以及對各地對攪拌車監管措施的了解,總結出了以下安全治理方式。
第一,在混凝土攪拌車上安裝gps系統,加強監督管理。十堰市散裝辦在轄區內的120余輛混凝土攪拌車加裝gps系統,該系統可以對攪拌車的營運進行有效監控,當車輛超速、超載時會自動發出提示音,監管人員可以第一時間給予制止和處罰。而杭州市安監局在安裝gps時,還考慮到右轉彎事故較多的情況,特別安裝了轉彎語音播報器,聽見轉彎提示,其他車輛及行人就會避讓。
第二,推行社會化責任管理模式,要求混凝土企業簽訂安全責任狀。由于運料車和攪拌車出入頻繁,合肥包河區淝河路一度因事故頻發,被稱為“死亡之路”.包河區政府于2009年上半年推出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責任管理模式,要求淝河路兩邊的混凝土生產企業和運料車駕駛員簽訂安全責任狀,承諾安全駕駛,僅一年時間就取得良好效果,該路段2009年事故發生次數較上一年下降七成。
第三,進行攪拌車司機安全教育與培訓。根據杭州交警總結的攪拌車事故原因,可以看出因駕駛員引起的事故占了多數,因此對攪拌車司機進行安全駕駛的教育及培訓是一項重要工程。今年1月,合肥市交警部門負責人透露,攪拌車司機將必須持證上崗,上崗前,相關部門將對駕駛人進行特種行業安全行車培訓,并發放從業資格證。這項措施將促使攪拌車司機按章駕駛,減少攪拌車事故的風險。
總之,加強攪拌車安全管理不容置疑,除了要求政府部門大力監管外,還需要混凝土企業和司機提高安全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遵照要求進行攪拌車運營,方能有效遏制事故的頻繁發生。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