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將帶動我國散裝水泥行業全面發展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實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規劃的籌備之年。7月5日到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能源資源優化利用、環境生態補償機制和公共服務均等化成為西部大開發下一個十年的關鍵詞。而這些關鍵詞也帶動了西部建設的另一番熱潮。
國家主席胡錦濤指出,今后十年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目標是:西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上一個大臺階,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建成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制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上一個大臺階,基本公共服務能力與東部地區差距明顯縮小;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個大臺階,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遏制。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在進行西部大開發的同時,環境資源友好型建設亦沒有放松,而節能減排作為我國今后國家發展的重點戰略目標同樣在接下來的西部建設中會得到體現。而眾所周知,國家加大設施建設,提高地區綜合經濟實力離不開工程建設、基礎建設,然作為我國三大耗能產業中的建筑業,控制能耗,降低碳排放將會西部接下來發展的新形勢,以最文明、先進的生產方式來建設西部,也自然為我國的水泥行業帶來新的挑戰與機遇。
水泥工業,作為工業領域傳統的高能耗、高污染行業,是節能降耗攻堅的重點、難點;而水泥散裝率,則是新型、現代水泥工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是衡量一個國家資源利用水平、經濟增長方式和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充分認識發展散裝水泥對我國經濟、環境以及人們的生活所產生的重要意義時,西部大開發為我國散裝水泥事業的全面展開提供了新的支撐點。
發展散裝水泥帶去的不僅僅是施工變革、健康、文明,也為那里的水泥企業在水泥散裝化使用上增加了推動力。日前,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2010年西部地區新開工23項重點工程目錄中,項目總投資額度已高達6822億元,而此前十年的總投資額度也不過為2.2萬億元。作為國家重點投資工程,除了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之外,對于施工環境、施工技術自然也會有所要求,因此作為現代文明施工的代表著和執行者,散裝水泥以及預拌混凝土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及推廣空間,而這對于水泥企業會是一場擴大自身的市場占有率的機遇,對于水泥工業來講則是水泥散裝化進程一大助推力。
發展散裝水泥不僅是西部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時代進步的必經階段。水泥散裝化在我國起步較早,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推廣。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專業化的散裝水泥產、運、儲、用等環節構成的產業和技術鏈已初具規模,并且逐步形成了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三位一體”的散裝水泥發展格局。由于散裝水泥不僅可以改善工人施工條件、減少環境污染,還可以保護生態平衡,節約資源和能源,有利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具有戰略性意義。而西部大開發要的就是在保證環境不會被破壞的同時建設美麗的西部,進而更加美化那里的環境,因此散裝水泥作為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業不僅僅是發達國家、發達城市的需要,同樣也是西部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
2010年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年份,這一年不僅為西部的發展描繪了藍圖,也為“十二五”規劃流下來懸念,不過隨著東北的振興,中部的崛起,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經濟引擎的不斷推動,散裝水泥的全面發展將值得期待。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