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了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的成因及控制與防治措施。雖然要完全避免現澆混凝土樓板出現裂縫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在設計質量、施工技術方法等方面提高與發展改進,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關鍵詞:現澆混凝土板 裂縫 控制 防治 措施
現澆混凝土樓板是現代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結構形式之一。現澆混凝土樓板與預制混凝土板相比其結構有較好的整體剛度,抗不均勻沉降性強,結構安全性高,對結構抗震有利。但現澆混凝土板裂縫一直是困擾房屋建筑工程的一個問題。現澆混凝土樓板由于設計和施工等因素的影響,以及混凝土自身抗拉強度低、抗變形能力差、受拉時容易產生裂縫,當裂縫寬度超過一定程度時,就要影響建筑的使用功能。因此,必須采取措施,預防和控制混凝土裂縫的發生。
混凝土收縮開裂是與材料性能有關的固有特性,要想完全阻止裂縫的產生是不可能的,只能從施工工藝以及材料等方面加以改進,盡可能地減少和細化裂縫。
一、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原因
引起現澆板裂縫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縮,有兩個因素對混凝土收縮起直接作用:一為材料原因,二為施工原因。
1、材料原因
(1)凝土質量和性能不達標、使用低性能外摻濟,導致裂縫。目前普遍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進行澆筑,其坍落度大,流動性好,但也易產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漿多的現象,加之商品砼廠商為降低價格和成本使用低檔原材料忽視了混凝土的品質,導致性能下降。混凝土強度值對水灰比的變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計量變動對強度影響的疊加。因此,水、水泥、外摻混合材料、外加劑溶液的計量偏差,將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縮大,抗拉強度低,脫水干縮時容易因塑性收縮而產生裂縫。
(2)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最常見、發生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陽角附近,即在樓板的分離式配筋的負彎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側發生45度左右的樓地面斜角裂縫,其原因主要是溫差和混凝土的收縮特性雙重作用所引起的,從設計角度看,現行設計規范側重于按強度考慮,未充分考慮溫差和混凝土收縮特性等因素,板角處配筋量不足。而房屋的四周陽角由于受到縱、橫二個方向剪力墻或剛度相對較大的樓面梁約束,不能自由伸縮,當混凝土的收縮所引起現澆板的約束應力超過一定限度時,勢必引起現澆板配筋薄弱處開裂,而且裂縫部位多發生在應力比較集中的板角處。
2、施工原因
(1)現澆板上過早施工,加荷引起的裂縫,《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規定,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在現場管理時未多加注意,搶工期在剛澆好的現澆板上或混凝土尚處在初凝和終凝階段,就任意踩踏,搬運材料,集中堆放磚塊、砂漿、模板等。過早的加荷,人為地造成了現澆板裂縫。
(2)配筋和樓板厚度施工中,由于鋼筋配置不符合要求、鋼筋間距偏大和樓板厚度不符合設計要求,均會導致樓板開裂。
(3)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野蠻操作任意踩踏鋼筋,致使上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偏大,減少了板截面的有效高度,使板的承載能力達不到設計的要求,引起板面開裂。特別是負彎矩鋼筋沒有通長配置時,裂縫往往會出現在負彎矩鋼筋的端部,沿板邊緣近似成直線發展。
(4)溫度變化引起的裂縫,水泥在常溫下具有凝結硬化快,水化熱大等特點,尤其在夏天,混凝土澆筑后,水化熱釋放量大,混凝土在高溫下,得不到及時澆水養護,而失水收縮,使混凝土發生干裂,最終導致開裂。
(5)混凝土澆筑后,沒有按要求進行養護,導致板收縮開裂。
二、裂縫的預防措施
根據裂縫產生的原因及多發部位情況,在工程設計中采用合理的措施,必然能預防及控制樓板裂縫的發生,從而加強混凝土樓板的抗裂性。
1、材料選用措施
(1)應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在符合經濟、合理的原則下設計混凝土配合比,在滿足混凝土、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適當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以及摻加料的使用。
(2)嚴格控制好砂、石粒徑及含泥量。現澆板應選用中粗砂,粒徑為0.25~0.5mm的石子,粗骨料采用連續級配,且其針片狀含量不宜過大,砂石含泥量均不得超過1%。如砂、石粒徑過細過小,含泥量過大,都會降低混凝土強度,最終會使混凝土產生裂縫。
(3)合理選用外加劑,通過實驗和實踐經驗的積累盡可能選用與水泥適應性好的外加劑。
2、施工工藝措施
(1)嚴格把好質量關,切忌偷工減料,導致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混凝土的抗拉強度降低,從而引起樓板開裂。
(2)注意鋼筋綁扎質量,嚴格控制板面負筋保護層厚度。現澆板負筋按設計要求都放在板上面,有梁通過或隔斷時一般放置在梁鋼筋上面或與梁鋼筋綁扎在一起。為了控制好負筋保護層厚度,必須采用φ10~φ14的鋼筋馬凳來固定負筋的位置,縱橫間距800mm左右,并用電焊把馬凳與負筋焊牢,使馬凳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移位,保證負筋不下沉,從而有效控制負筋保護層的厚度,不使板負筋保護層過厚而產生裂縫。在澆筑混凝土時鋪設架板,嚴禁施工人員在鋼筋網上踩踏。
(3)施工中對于管線集中經過鋪設的部位,應嚴格按照圖紙要求的構造配筋施工。
(4)在澆筑前要了解天氣情況,在天氣情況惡劣時,可延期澆筑。同時,現澆板上不要過早上人、堆料、施荷加載,因混凝土澆筑后要有一個硬化過程,才會有強度。如果在混凝土尚未有一定強度的情況下,在其上面集中堆放建筑材料或支模立撐,就會使現澆板產生更多的裂縫。因此,必須做到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以后,才允許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
(5)現澆混凝土樓板澆筑完成后,做好現澆板養護工作,是保證混凝土強度、防治裂縫產生的重要環節之一。
規范規定,常溫下混凝土澆筑后12h內,必須覆蓋用以進行保溫養護,普通水泥不能少于7d,如果忽視了對混凝土的澆水養護過程,一方面會降低混凝土強度;另一方面還會使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來不及補充水分,使混凝土因大量缺水而產生裂縫。
所以做好混凝土的澆水養護,既可減少溫度裂縫,也可降低混凝土收縮裂縫。對于不便于覆蓋澆水或使用塑料布養護時,宜噴涂保護層進行養護。
(6)針對裂縫比較集中在板角處,可在施工時在板四角配置一定數量的角筋,即輻射筋。
在板角四周增設φ8@200mm,長度為1800mm左右的輻射筋,以此來滿足板角應力的需要,使現澆板產生裂縫的應力作用范圍與輻射筋相一致,從而有效地控制裂縫的產生。
三、彌補裂縫的處理方法
在采取了上述工藝防治措施后,由于各種原因仍出現樓面裂縫(并不影響結構的安全),可采取如下方法進行處理:
1、如果裂縫比較多面積較大,可以通過在找平層中增設鋼絲網或鋼板網進行加強,以提高樓板的整體抗裂性。
2、對于一般樓板表面的龜裂,可先將裂縫清洗干凈,干燥后用環氧樹脂漿液灌縫或涂刷表面進行封閉。
3、對一般樓板裂縫,可用清水沖洗干凈后用1:2或1:1水泥砂漿灌抹,壓平后養護即可。
4、當裂縫較大時,應沿裂縫鑿八字形凹槽,沖洗干凈后,用1:2水泥砂漿抹平,也可用環氧樹脂膠泥灌抹。
5、對于樓板底的裂縫可采用強度較高的復合增強纖維布條等材料對裂縫作粘貼加強處理。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