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召開全市混凝土行業健康良性發展座談會
6月4日上午,徐州市散辦根據市人大代表提案,召開了由淮海中聯有限公司、徐州混凝土協會、規模較大五家混凝土攪拌站負責人參加的“全市混凝土行業健康良性發展座談會”,徐州市散辦姚萍主任主持了會議。
會議主要議題圍繞目前徐州混凝土市場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徐州混凝土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供應量超出實際需求量2/3,產能嚴重過剩;(二)由于準入門檻過低,部分攪拌站缺乏人才、技術,管理不規范,企業缺乏競爭力。為了生存,這些規模小、層次低的攪拌站,只能用偷工減料的方式壓縮成本,壓價競爭,不僅導致了降低產品質量控制標準,曾引發多起不同程度的質量事故,而且導致過度競爭、惡性競爭的市場無序、混亂局面;(三)原預拌混凝土行業準用、備案手續取消后,混凝土行業一定意義上成為監管盲區。監管的缺失,導致惡性競爭愈演愈烈,價格普遍比“指導價”大幅度下降,行業整體獲利能力微弱,因資不抵債引發的企業停產、拖欠職工工資、拖欠原料貨款等現象屢見不鮮,為社會不安定留下隱患。
根據上述問題,與會人員從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一)制定地方產業發展規劃,引導行業穩健發展。根據徐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特別是建筑工程市場對預拌混凝土需求的發展趨勢,應盡快制定徐州市預拌混凝土產業發展規劃,從節約土地資源、加強環境保護、減少不必要的交通事故等方面優化區域布局,做到總量調控,合理布點,有效遏制徐州市預拌混凝土行業階段性過快發展的勢頭。
(二)強化質量監管,保障工程質量。加強對預拌混凝土產品質量及生產全過程的監督檢查,避免部分混凝土企業為低價爭奪訂單而在生產過程中降低混凝土實物質量,導致建筑工程質量下降。要對預拌混凝土生產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水泥、石子、黃砂及外加劑等)進行抽查監控,從源頭控制預拌混凝土質量。
參照國外及國內發達地區經驗,發展較為成熟的混凝土企業以純硅高標號水泥,通過調節礦粉及粉煤灰參加比例配置各等級預拌混凝土,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混凝土質量,又能夠節約社會資源。條件成熟時,可以實行預拌混凝土主要原材料水泥、外加劑準入證制度,強化源頭控制。
(三)強化環保監管,倡導綠色清潔生產。徐州市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規定貫徹落實總體比較好,有效降低了城市粉塵污染物的排放總量。但一些規模較小、運作情況差的小企業,對綠色清潔生產不夠重視,與完成徐州市“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要求不相適應。對此類企業,應由政府各職能部門嚴格監管,對達不到要求的企業,應該給予停產整頓、依法注銷資格、禁止向建設工程供貨、直至吊銷營業資格的處理。
(四)提高門檻,淘汰落后產能,鼓勵轉型預拌砂漿,凸出龍頭,發展企業集團。對新進入及現有的混凝土企業,要從技術、人才、資金、環保、能耗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對于不能達標的企業,限期整改或退出市場。鼓勵、支持具有技術、人才、資金、市場優勢的企業(集團)通過收購、兼并、重組等方式淘汰落后小企業,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業集中度。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及時轉型預拌砂漿市場。
(五)強化資質審查。嚴格備案管理,對惡意競爭低價承攬項目造成的質量問題要從重處罰;強化招投標管理。對單項用量5000立方和政府投資項目全面納入有形市場公開招投標,限制投標準入資質。
充分發揮政府指導價的指導作用。
(六)強化行業管理,發揮政府和協會職能。由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可指定一個部門主抓,多部門協同管理,形成聯動機制。政府相關部門管理混凝土企業的審批、資質、備案以及最終產品的質量。同時要強化協會的作用。
徐州市散辦已將上述有關加快徐州市預拌混凝土行業健康良性發展的建議、意見上報至徐州市發改委,反饋給提議案的人大代表。下一步將著重抓好落實。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