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建材業競爭浪潮中的品牌博弈
中國建材品牌在經歷了金融危機的震蕩后,依然顯示出迅猛的發展勢頭,然而也暴露出了一些阻礙發展的行業問題,在新的競爭環境下,各材料品牌如何生存,如何發展,如何應對下一輪品牌博弈,是中國龐大的材料品牌群體的集體命題。
建筑行業動蕩對建材行業的影響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生產部門,它與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著密切的關系。2001年以來,中國宏觀經濟步入新一輪景氣周期,與建筑業密切相關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FAI)總額增速持續在15%以上的高位運行,導致建筑業總產值及利潤總額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動。建筑業的加速發展和行業震動對建材品牌的市場造成一定影響。
建材行業產能過剩形成行業突出問題
如今的建材行業可以說存在“產能過剩”普遍現象。“產能過剩”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總供給為一定時間里總需求相對不足,另一方面是總需求為一定時間里總供給相對過剩。面對產能過剩建材企業將何去何從?在這樣的競爭洪流中,怎樣讓自己的產品得到消費者的青睞。讓自己的產品能夠受到工程建設的關注,這是一個迫切需要所有建材品牌思考的問題。
建材行業和知名品牌機遇與挑戰并存
十一五“規劃基建投資已棋至中盤,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爆發增長和普通民用建筑投資的平穩增長,使建筑行業正處在景氣上行階段。同時,在建設節能社會和國家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的背景下,節能和技術創新主題將是行業的發展熱點。
節能環保型建材成低碳經濟熱潮中的新寵
近日,哥本哈根全球氣候會議上,低碳經濟逐漸成為話題焦點。而就在近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強調指出,要切實抓好節能減排工作,強化目標責任制,加快節能環保重點工程建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業內人士認為,低碳經濟將會在未來的日子長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目前短期內應關注受益于節能、環保的硬性門檻需求提升的化工新材料、新型建材、有色金屬材料等。有專家表示,明年中國經濟關注的焦點之一極有可能是中國能否走上一條低碳的轉型之路。建材行業也將緊密跟隨市場大環境的發展而制定相應市場策略,而節能環保型材料品牌勢必受到市場的青睞。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