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現場混凝土制備與澆筑施工工藝

  該工藝標準適用于現場制備的普通混凝土和輕骨料混凝土工程。

  一、施工準備

  材料

  ⑴水泥

  1)水泥宜選用425號以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和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2)水泥的各項指標應分別符合《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85)標準和《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和粉煤灰硅酸鹽水泥》(GB1344-92)標準要求。

  常用水泥的使用范圍(略)

  4)水泥進場時,應有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并要核對其品種、標號、包裝重量和出廠日期。使用前若發現受潮或過期,應重新取樣試驗。包裝重量不足的另行堆放,作出處理。

  5)水泥質量證明書各項品質指標應符合標準中的規定。品質指標包括氧化鎂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燒失量、細度、凝結時間、安定性、抗壓和抗折強度。

  6)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

  ⑵砂1)砂宜優先選用堅硬不含雜質有棱的硅質砂粒。

  2)砂按其細度模數分為粗、中、細。混凝土工程應優先選用粗中砂。

  3)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計),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于或等于C30時,不大于3%;低于C30時,不大于5%.對有抗摻、抗凍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應大于3%,對C10或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可酌情放寬。

  ⑶石子(碎石或卵石)

  1)石子宜選用花崗巖為好。其余石灰巖、砂巖、頁巖、或其它水成巖必須取樣做石材強度檢定。同時應根據混凝土建筑物或構物的使用情況和強度要求,決定能否使用或有限制性使用。

  2)石子最大粒徑不得大于結構截面尺寸的1/4,同時不得大于鋼筋間最小凈距的3/4.混凝土實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徑不宜超過板厚的1/2.且不得超過50mm.

  3)石子中的含泥量(按重量計)對等于或高于C30混凝土時,不大于1%;低于C30時,不大于2%;對有抗凍、抗滲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石子的含泥量不大于1%;對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石子的含泥量可酌情放寬。

  4)石子中針、片狀顆粒的含量(按按重量計),當混凝土強度等于或高于C30混凝土時,不大于15%;低于C30時不大于25%;對C10和C10以下,可放寬到40%.

  ⑷水

  符合國家標準的生活飲用水可拌制各種混凝土,不需再進行檢驗。

  2)若采用非飲用的天然水、受污染的湖泊水、地下水等,應先經檢驗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63-89)的規定才能使用。

  ⑸輕骨料

  1)輕骨料混凝土用輕粗骨料、輕砂(或普通砂)與水泥和水配制而成,其干密度(原稱干容量)不大于1950kg/m3.

  2)輕骨料主要有粉煤灰陶粒和陶砂、粘土陶粒和陶砂、頁巖陶粒和陶砂,以及天然輕骨料中的浮石、火山渣等。

  3)采用輕骨料應分別符合《粉煤灰陶粒和陶砂》(GB2838-81)標準,《粘土陶粒和陶砂》(GB2839-81)標準。《頁巖陶粒和陶砂》(GB2840-81)標準,《天然輕骨料》(GB2841-81)標準的規定。其試驗方法應按《輕骨料試驗方法》(GB2842-81)標準執行。

  ⑹外加劑和摻合料

  詳見本節四混凝土外加劑與摻合料。

  機具

  ⑴移動式混凝土攪拌機按進料額定容量有250L和400L兩種,按攪拌方式有自落式和強制式兩種。自落式的型號應采用JZ、JD、JS型系列產品。

  ⑵振動器分插入式振動器、平板式振動器、附著式振動器和振動臺。[Page]

  ⑶臺枰,能稱量200kg以上材料,且有CMC標志。

  ⑷斗車(手推車)

  作業條件

  ⑴基礎工程應先將基坑內積水抽干或排除,坑內浮土、淤泥和雜物要清理干凈。

  ⑵墻、柱、梁等模板內的木碎、雜物要清除干凈,模板縫隙應嚴密不漏漿。

  ⑶復核模板、支頂、預埋件、管線鋼筋等符合施工方案和設計圖紙并辦理隱蔽驗收手續。

  ⑷腳手架架設要符合安全規定:樓板澆搗時尚應架設運輸橋道,橋道下面要有遮蓋,澆筑口應有專用槽口板。

  ⑸水泥、砂、石子及外加劑、摻合料等經檢查符合有關標準要求,試驗室已下達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

  ⑹臺秤經計量檢查準確,振動器經試運轉符合使用要求。

  ⑺根據施工方案對班組進行全面施工技術交底,包括作業內容、特點、數量、工期、施工方法、配合比、安全措施、質量要求和施工縫設置等。

  二、操作工藝

  1、澆筑前應對模板澆水濕潤,墻、柱模板的清掃口應在清除雜物及積水后再封閉。

  2、根據配合比確定的每盤(槽)各種材料用量要過稱。

  3、裝料順序:一般先裝石子,再裝水泥,最后裝砂子,如需加摻合料時,應與水泥一并加入。

  4、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自全部材料裝入攪拌筒中起至開始卸料時止可按表5-24規定采用。

  ⑴摻有外加劑時,攪拌時間應適應延長。

  ⑵粉煤灰混凝土的攪拌時間宜比基準混凝土延長10至30s.

  ⑶輕骨料混凝土加料順序:當輕骨料在攪拌前預濕時,先加粗、細骨料和水泥攪拌30s,再加水繼續攪勻。未經預濕的輕骨料先加1/2用水量,然后加粗細骨料攪拌60s,再加水泥和剩余水量繼續攪拌均勻。

  混凝土運輸

  ⑴混凝土在現場運輸工具有手推車、吊斗、滑槽、泵送等。

  ⑵混凝土自攪拌機中卸出后,應及時運到澆筑地點。在運輸過程中,要防止混凝土離析、水泥漿流失、坍落度變化以及產生初凝等現象。如混凝土運到澆筑地點有離析現象時必須在澆灌前進行二次拌合。

  ⑶混凝土從攪拌機中卸出后到澆筑完畢的延續時間,不宜超過表5-25的規定。

  摻用外加劑的混凝土,其運輸延續時間應由試驗確定。

  2)輕骨料混凝土運輸延續時間應適當縮短,以不超過45min為宜。若產生拌合物稠度損失或離析較重者,澆筑前宜采用人工二次拌合。

  ⑷混凝土運輸道路應平整順暢,若有凹凸不平,應鋪墊橋枋。在樓板施工時,更應鋪設專用橋道,嚴禁手推車和人員踩踏鋼筋。

  混凝土澆筑的一般要求

  ⑴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如超過2m時必須采取措施。

  ⑵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時,如澆筑高度超過3m時,應采用串筒、導管、溜槽或在模板側面開門子洞(生口)

  ⑶澆筑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進行,每層澆筑高度應根據結構特點、鋼筋疏密決定。一般分層高度為插入式振動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最在不超過500mm.平板振動器的分導厚度為200mm.[Page]

  ⑷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按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0~400m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能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邊緣。

  ⑸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及混凝土初凝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小時應按施工縫處理。

  ⑹澆筑混凝土時應派專人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插筋等有無位移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停止澆灌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畢。

  樁基承臺、梁、混凝土澆筑

  ⑴承臺梁澆筑混凝土時,應按順序直接將混凝土倒入模板中。如留縫超初凝時間應按施工縫處理。右使用吊斗直接卸料入模時其吊斗出料口距操作面高度,以300~400mm為宜,并不得集中一處傾倒。

  ⑵振搗時應沿承臺梁澆筑的順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搗法,振動棒與水平傾角約60°左右,棒頭朝前進方向,棒間距以500mm為宜,要防止漏振,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翻漿冒出氣泡為宜。混凝土表面應隨振搗按標高線進行抹平。

  ⑶梁的施工縫宜留置于相鄰兩承臺中間的1/3范圍內,并用模板擋好,留成直槎(企口)繼續施工時,接縫處混凝土應先鑿去浮漿,用水濕潤并澆一層水泥漿或與混凝土萬分相同的水泥砂漿,使新舊混凝土接合良好,然后才繼續澆筑混凝土。

  柱、墻混凝土澆筑

  ⑴柱、墻澆筑前,或新澆混凝土與下層混凝土結合處,應在底面上均勻澆筑50mm厚與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漿。砂漿應用鐵鏟入模,不應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內。

  ⑵柱墻混凝土應分層澆筑振搗,每層澆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混凝土下料點應分散布置循環推進,連續進行,并按表6-24控制好混凝土澆筑的延續時間。

  ⑶澆筑墻體洞口時,要使洞口兩側混凝土高度大體一致。振搗時,振動棒應距洞邊300mm以上,并從兩側同時振搗,以防止洞口變形。大洞口下部模板應開口并補充振搗。

  ⑷構造柱混凝土應分層澆筑,每層厚度不得超過300mm.

  ⑸施工縫設置:墻體宜設在門窗洞口過梁跨度1/3范圍內。墻體其它部位垂直縫留設應由施工方案確定。柱子水平縫留置于主梁下面、吊車梁牛腿下面、吊車梁上面、無梁樓板的柱帽下面。

  梁、板混凝土澆筑

  ⑴肋形樓板的梁板應同時澆筑,澆筑方法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推進,先將梁分層澆筑成階梯形,當達到樓板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筑。

  ⑵和板連成整體的大斷面梁允許單獨澆筑,其施工縫應留設在板底下20~30mm處。第一層下料慢些,使梁底充分振實后再下第二層料。用“趕漿法”使水泥漿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進,振搗時要避免觸動鋼筋及埋件。

  ⑶樓板澆筑的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動器垂直澆筑方向來回振搗。注意不斷用移動標志以控制混凝土板厚度。振搗完畢,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

  ⑷在澆筑與柱、墻連成整體的梁和板時,應在柱和墻澆筑完畢后停歇1~1.5小時,使其獲得初步沉實,再繼續澆筑。

  ⑸施工縫設置:宜沿著次梁方向澆筑樓板,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1/3范圍內,施工縫表面應與次梁軸線或板面垂直。單向板的施工縫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雙向受力板、厚大結構、拱、薄殼、水池、多層剛架等結構復雜的工程,施工縫位置應按設計要求留置。

  ⑹施工縫宜用木板、鋼絲網擋牢。

  ⑺施工縫處須待已澆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少于1.2Mpa時,才允許繼續澆筑。混凝土達到1.2Mpa的時間,可通過試驗決定,也可參照表5-26.

  ⑻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縫表面應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并用水沖洗干凈。排除積水后,先澆一層水泥漿或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然后繼續澆筑混凝土。

  ⑼澆筑梁柱接頭前應按柱子的施工縫處理。[Page]

  10、樓梯混凝土澆筑

  ⑴樓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澆筑。先振實底板混凝土,達到踏步位置與踏步混凝土一起澆筑,不斷連續向上推進,并隨時用木抹子(木磨板)將踏步上表面抹平。

  ⑵樓梯混凝土宜連續澆筑完成。

  ⑶施工縫位置:根據結構情況可留設于樓梯平臺板跨中或樓梯段1/3范圍內。

  11、大模板輕骨料混凝土澆筑

  ⑴應連續施工,不留或少留施工縫。

  ⑵應分層澆筑,每層厚度不大于300mm.

  ⑶由于輕骨料容重輕,容易造成砂漿下沉,輕骨料上浮。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時要快插慢拔,震點要適當加密,分布均勻。其振搗間距不應大于振蕩棒作用半徑的一倍,振動時間不宜過長,防止分層離析。

  ⑷施工縫設在內外墻交接處,用鋼絲網或木板檔牢。

  12、混凝土的養護

  ⑴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12小時以內加以覆蓋,并澆水養護。

  ⑵混凝土澆水養護日期一般不少于7天,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⑶每日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處于足夠的潤濕狀態。常溫下每日澆水兩次。

  ⑷大面積結構如地坪、樓板、屋面等可蓄水養護,貯水池一類工程,可在拆除內模板后,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注水養護。

  ⑸可噴曬養護劑,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保護膜,防止水分蒸發,達到養護的目的。

  ⑹采用塑料薄膜覆蓋時,其四周應壓至嚴密,并應保持薄膜內有凝結水。

  ⑺養護用水與拌制混凝土用水相同。

  三、質量標準

  保證項目

  ⑴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加外劑等必須符合施工規范及有關規定,使用前要檢查出廠合格證或者檢驗報告是否符合質量要求。

  ⑵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計量、攪拌、養護和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施工規范規定,并檢查《混凝土攪拌質量記錄表》和施工日志。

  ⑶評定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必須符合《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的標準和規定。

  ⑷對設計不允許有裂縫的結構,嚴禁出現裂縫;設計允許出現裂縫的結構,其裂縫寬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沒有說明者,普通鋼筋混凝土一般允許裂縫寬度露天≤0.2mm,室內≤0.3mm.[Page]

  基本項目

  ⑴混凝土應振搗密實,并根據外觀檢查出現蜂窩、孔洞、露筋、縫隙、夾渣等缺陷程度評定質量等級。

  ⑵基礎上表面有坡度時,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無倒坡現象。

  允許偏差(略)

  四、施工注意事項

  避免工程質量通病

  ⑴蜂窩。產生原因:振搗不實或漏振;模板縫隙過大導致水泥漿流失,鋼筋較密或石子相應過大。預防措施:按規定使用和移動振動器。中途停歇后再澆搗時,新舊接縫范圍要小心振搗。模板安裝前應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縫處的黏漿,才能使接縫嚴密。若接縫寬度超過2.5mm,應序填封,梁筋過密時應選擇相應的石子粒徑。

  ⑵露筋。產生原因:主筋保護層墊塊不足,導致鋼筋緊貼模板;振搗不實。預防措施:鋼筋墊塊厚度要符合設計規定的保護層厚度;墊塊放置間距適當,鋼筋直徑較小時,墊塊間距宜密些,使鋼筋下垂撓度減少;使用振動器必須待混凝土中氣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動。

  ⑶麻面。產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濕潤不夠;漏涂隔離劑。預防措施:模板應平整光滑,安裝前要把粘漿清除干凈,并滿涂隔離劑,澆搗前對模板要澆水濕潤。

  ⑷孔洞。產生原因: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預防措施:對鋼筋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頭)應分次下料,縮小分層振搗的厚度;按照規程使用振動器。

  ⑸縫隙及夾渣。產生原因:施工縫沒有按規定進行清理和澆漿,特別是柱頭和梯板腳。預防措施:澆注前對柱頭、施工縫、梯板腳等部位重新檢查,清理雜物、泥沙、木屑。

  ⑹墻柱底部缺陷(爛腳)產生原因:模板下口縫隙不精密,導致漏水泥漿;或澆筑前沒有先澆灌足夠50mm厚以上水泥砂漿。預防措施:模板縫隙寬度超過2.5mm應予以填塞嚴密,特別防止側板吊腳;澆注混凝土前先澆足50~100mm厚的水泥砂漿。

  ⑺梁柱結點處(接頭)斷面尺寸偏差過大。產生原因:柱頭模板剛度差,或把安裝柱頭模板放在樓層模板安裝的最后階段,缺乏質量控制和監督。預防措施:安裝梁板模板前,先安裝梁柱接頭模板,并檢查其斷面尺寸、垂直度、剛度,符合要求才允許接駁梁模板。

  ⑻樓板表面平整度差。產生原因:振搗后沒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級和斜水部位沒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達終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預防措施:澆搗樓面應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 跌級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達到1.2MPa后才允許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⑼基礎軸線位移,螺孔、埋件位移。產生原因:模板支撐不牢, 埋件固定措施不當,澆筑時受到碰撞引起。預防措施: 基礎混凝土是屬厚大構件,模板支撐系統要予以充分考慮;當混凝土搗至螺孔底時,要進行復線檢查,及時糾正。澆注混凝土時應在螺孔周邊均勻下料,對重要的預埋螺栓尚應采用鋼架固定。必要時二次澆筑。

  ⑽混凝土表面不規則裂縫。產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養不及時, 濕潤不足,水分蒸發過快或厚大構件溫差收縮,沒有執行有關規定。預防措施:混凝土終凝后立即進行淋水保養; 高溫或干燥天氣要加麻袋草袋等覆蓋,保持構件有較久的濕潤時間。厚大構件參照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有關規定。

  ⑾缺棱掉角。產生原因:投料不準確,攪拌不均勻, 出現局部強度低;或拆模板過早,拆模板方法不當。預防措施: 指定專人監控投料,投料計量準確;攪拌時間要足夠;拆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應在拆除模板而受損壞時方能拆除。拆除時對構件棱角應予以保護。

  ⑿鋼筋保護層墊塊脆裂。產生原因:墊塊強度低于構件強度; 沉置鋼筋籠時沖力過大。預防措施:墊塊的強度不得低于構件強度, 并能抵御鋼筋放置時的沖擊力;當承托較大的梁鋼筋時,墊塊中應加鋼筋或鐵絲增強;墊塊制作完畢應澆水養護。[Page]

  ⒀柱混凝土強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強度時,應按圖在梁柱接頭周邊用鋼網或木板定位,并先澆梁柱接頭,隨后澆梁板混凝土。

  ⒁計量不準確。砂、石、水泥(包括散裝水泥和水)未經計量或計量不準;外加劑沒有按程序操作,而導致混凝土質量下降。

  ⒂有臺階的構件,應先待下層臺階澆筑層沉實后再繼續澆筑上層混凝土,防止砂漿從吊板下冒出導致爛根。

  ⒃澆筑懸臂板應使用墊塊,保證鋼筋位置正確。

  ⒄混凝土缺陷的處理

  1)麻面:先用清水對表面沖刷干凈后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

  2)蜂窩、露筋:先鑿除孔洞周圍疏松軟弱的混凝土, 然后用壓力水或鋼絲刷洗刷干凈,對小的蜂窩孔洞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壓實,對大的蜂窩露筋按孔洞處理。

  3)孔洞:鑿去疏松軟弱的混凝土,用壓力水或鋼絲刷洗刷干凈, 支模后,先涂純水泥漿,再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填搗。如孔洞較深,可用壓力灌漿法。

  4)裂縫:視裂縫寬度、深度不同,一般將表面鑿成V型縫,用水泥漿、水泥砂漿或環氧水泥漿進行封閉處理;裂縫較嚴重時,可用埋管壓力灌漿。

  ⒅嚴禁踩踏鋼筋,確保鋼筋配置符合設計要求。

  2、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⑴攪拌機應該設置在平坦的位置上,用木枋墊起輪軸,將輪胎架空,防止開機時發生移動。

  ⑵作業完畢,隨即將拌筒清洗干凈,筒內不得有積水。

  ⑶攪拌機上料斗提升后,斗下不準人員通行。如必須在斗下作業,須將上料斗用保險鏈條掛牢,并停機。

  ⑷攪拌機應有專用開關箱,并應裝有漏電保護器。停機后應拉斷電閘,鎖好開關箱。

  ⑸使用振動器的作業人員,應穿膠鞋,戴絕緣手套,使用帶有漏電保護的開關箱。

  ⑹使用手推車傾倒混凝土時,應有擋車措施,不得用力過猛或撒把。

  ⑺垂直運輸采用井架時,手推車放置要平穩,車把不得伸出籠外,車輪前后應擋牢。

  ⑻使用溜槽時,嚴禁操作人員直接站在溜槽邦上操作。

  ⑼澆筑單梁、柱混凝土時,應設操作臺,操作人員嚴禁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撐上操作,以免踩滑或踏斷而墜落。

  ⑽澆筑拱形結構,應自兩邊拱腳對稱同時進行;澆筑漏斗形料倉,應將下口先行封閉,并搭設操作平臺,以防墜落。

  ⑾樓面上的孔洞應予以遮蓋或有其它保護措施。宜提倡預埋間距200mm×200mm鋼筋網作可靠性防護。

  ⑿夜間作業,應有足夠照明設備,并防止眩光。

  3、產品保護

  ⑴混凝土澆筑期間,及時校對預留伸出鋼筋或埋件位置。

  ⑵已澆的樓板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后才準在樓面上乾地操作。

  ⑶側面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壞時,方可拆模。

  ⑷不能用重物沖擊模板,不準在梁側板或吊板上蹬踩。

  ⑸使用振動棒時,注意不要觸碰鋼筋與埋件、預埋螺栓、暗管等,如發現變異應及時校正。

  ⑹雨期施工應備有足夠的防御措施,及時對已澆筑的部位進行遮蓋。下雨期間,應避免露天作業。

  ⑺日平均氣溫低于5℃時,不得澆水養護,宜用塑料薄膜或麻袋、草袋覆蓋保溫。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25 08:28:5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右旗| 名山县| 甘泉县| 密山市| 凭祥市| 金寨县| 玉山县| 外汇| 滕州市| 乌拉特前旗| 阳城县| 岑巩县| 南皮县| 唐河县| 闵行区| 常德市| 宜兰县| 淮北市| 上高县| 土默特左旗| 永春县| 澄迈县| 丁青县| 万安县| 五大连池市| 防城港市| 嘉峪关市| 永安市| 铜山县| 呼和浩特市| 福建省| 长汀县| 平度市| 永吉县| 呼和浩特市| 北票市| 松阳县| 太原市| 贡山| 蒲城县| 宜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