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預拌混凝土攪拌站治理整合專項工作規劃內容(2009-2012年)
為貫徹實施《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布北京市第十五階段控制大氣污染措施的通告》(京政發〔2008〕38號),實現“對混凝土攪拌站進行治理和整合”與“保留的攪拌站必須達到綠色生產標準”的目標,促進北京市預拌混凝土行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滿足北京市城鄉建設的需要,特制定北京規劃。
一、發展預拌混凝土對城鄉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北京市的預拌混凝土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建設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從現場分散攪拌向攪拌站集中攪拌的轉變,是混凝土生產由粗放型向集約型,向工業化、商品化、專業化、產業化轉變的重要變革。
我國政府對預拌混凝土的發展非常重視,1994年在建設部提出的我國建筑業重點推廣應用10項新技術中,把應用預拌混凝土的技術列為重點項目之首。2003年商務部、公安部、建設部和交通部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發〔2003〕341號),其中明確指出:北京等124個城市城區從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其他城市從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
預拌混凝土作為一種技術進步的產物,在北京城鄉建設與實現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發展預拌混凝土是大規模澆注混凝土施工的客觀要求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鋼筋混凝土結構逐漸成為北京市城區的主要建筑結構體系。進入新世紀后,市區現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和現澆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新建建筑合計超過了80%。由于高層和大體量建筑多,北京市單項工程混凝土澆筑量突破了70萬立方米,日澆筑量突破了2萬立方米。必須由多個預拌混凝土攪拌站聯合供應才能保證建設工程對大規模澆注混凝土施工時的需求,并避免施工縫等施工缺陷的產生。預拌混凝土的生產供應能力是首都建筑業施工能力的重要標志,是首都城鄉建設快速、持續發展的物質保障。
(二)發展預拌混凝土是實現綠色施工的重要保障
北京市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的迅速發展,保證了施工現場禁止攪拌混凝土規定的貫徹落實。施工現場不再攪拌混凝土,避免了水泥、砂、石等在施工現場堆放、裝卸、拆袋過程中對大氣的污染,有利于實現綠色施工。攪拌站對水泥、粉煤灰、外加劑等混凝土原料采用密封儲運,有效降低了城市粉塵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減少了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在市區的運輸流量,減少交通噪音、尾氣排放、路面遺灑,改善首都城市面貌。
(三)發展預拌混凝土有利于提高施工質量和技術水平
北京市預拌混凝土的生產嚴格按設計的配合比配料,可以準確生產出符合工程設計要求的各種強度等級與施工性能要求的混凝土,杜絕因為原料配合比計量及人為因素影響工程質量的問題。規模化、批量化的預拌混凝土生產促進了外加劑技術的應用,推動了高強度混凝土、高耐久性混凝土、自流平免振搗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的發展,促進了建筑技術的創新。
(四)發展預拌混凝土有利于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
預拌混凝土全部使用散裝水泥,大幅度地減少使用袋裝水泥時在包裝物、殘余水泥等方面的資源浪費。工業化的預拌混凝土生產還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粉煤灰、礦渣等工業固體廢棄物。北京市的攪拌站每年消納粉煤灰和礦渣粉700萬噸,同時大幅度地減少了施工現場產生的建筑垃圾。
2008年北京市散裝水泥供應率達到95.56%,全年因使用散裝水泥和利用工業廢棄物可節約水泥588.1萬噸,減少水泥生產能耗106.4萬噸標煤;減少水泥生產、運輸、使用環節的粉塵排放64963.4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29.2萬噸;節省包裝袋3.2億條,創綜合經濟效益22.5億元。[Page]
二、北京市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發展成果與問題
(一)發展成果
1998年北京市建委發文規定四環路以內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2002年在市政府第八階段治理大氣污染的措施中規定在規劃市區和遠郊縣城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對現場攪拌混凝土的限制政策和進入新世紀后北京市建設規模的擴大,拉動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加速發展。到2008年底,全市有預拌混凝土攪拌站點202個,其中有資質的站點163個,比上世紀末增長了近3倍。固定資產凈值67億元,就業人數3.5萬人。有各類攪拌機450臺,年總生產能力為10480萬立方米,單個攪拌站的年均生產能力為51.9萬立方米。全市有混凝土攪拌運輸車4020輛、泵車514輛。三分之一以上的攪拌機采用配料計量計算機控制,80%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使用GPS衛星導航定位系統。2007年全市預拌混凝土產量達到4782萬立方米,比2000年的891萬立方米增長了436.7%,年均增長27.1%。北京市預拌混凝土的生產總量、發展速度及技術裝備水平走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前列。
(二)存在的問題
1.供大于求導致過度競爭
北京市混凝土攪拌站在進入新世紀以后快速發展,使全市預拌混凝土的總生產能力超過了實際需求量。2008年全市預拌混凝土的生產能力達到了平均需求量的219%和施工高峰期需求量的145%。預拌混凝土市場轉為買方市場,出現了建設單位惡意壓價、拖欠攪拌站貨款等不良現象。
2.環境保護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北京市預拌混凝土攪拌站使用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劑全部采用密閉式料倉,并加裝了除塵設備。但大多數攪拌站的砂石料庫尚未作封閉處理,砂石料含水率低時卸料、上料會產生揚塵,遇大風天氣時更加嚴重。有的攪拌站站內路面損壞嚴重,或者地面清理不凈,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砂石料車在攪拌站場內外行駛時也產生大量揚塵。與住宅、公共建筑區域相距較近的攪拌站有一定的噪聲污染。
3.攪拌站分布與新的城市功能定位及發展不適應
北京市除東城、西城、宣武、崇文四個城區外,其他14個區縣都有攪拌站,但三分之二的攪拌站集中在中心城區邊緣的五環路內外地區。其中朝陽區有62個攪拌站,有25個攪拌站位于五環路以內;豐臺區有24個攪拌站,有21個攪拌站位于五環路以內;大興區有21個攪拌站,有8個攪拌站位于五環路以內;海淀區有10個攪拌站,有7個攪拌站位于五環路以內。隨著城市的擴展,有些攪拌站已經或將與周圍城市化后的社會生活環境產生矛盾。隨著城市中心區基本建成、建設規模逐步下降和建設重點轉向順義、通州、亦莊等新城,將會出現部分預拌混凝土從內向外運的不合理現象。
4.行業管理與市場監管需要加強
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發展缺乏統一規劃和產業政策,各行政主管部門在市場準入和監督執法方面的協調配合有待于加強。攪拌站數量的發展超過了市場需求后,市建委對攪拌站的資質審批嚴格控制,但攪拌站盲目發展、重復建設的現象未能制止,亂轉讓、亂掛靠的現象時有發生。[Page]
三、新時期對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的要求
(一)首都持續大規模建設,決定了預拌混凝土行業將長期穩定發展
北京市仍然處于城市化、現代化的加速發展階段。今后一段時期,將繼續推進11個新城建設、舊城區改造、城市交通體系及其它基礎設施建設。2008年由于受奧運期間停產及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全市預拌混凝土產量實際產量為3149萬立方米,比2007年下降了34.15%。為了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國家和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擴內需、保增長的措施。根據近幾年北京市混凝土消費量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及其中建安投資的比例關系,按照2009年北京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目標值和2010年至2012年的預計值測算,2009年預拌混凝土的需求量在3850萬立方米左右,2010年至2012年全市預拌混凝土需求量在4000~4200萬立方米之間。從長期趨勢看北京市的建設規模依然很大,對預拌混凝土的需求依然旺盛,決定了預拌混凝土行業必須長期穩定地發展。
(二)北京嚴格的環保要求,促使預拌混凝土行業必須實行清潔生產
北京市政府把改善城市環境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通過近十年的持續治理,北京的城市環境質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升。2008年10月,北京市政府在《關于北京市第十五階段控制大氣污染措施的通告》中要求“對混凝土攪拌站進行治理和整合”,而且“保留的攪拌站必須達到綠色生產標準”。必須制訂和實施攪拌站的綠色生產標準,組織以提高環境保護水平為目標的技術改造,使北京市預拌混凝土攪拌站的環境保護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達到國內外領先的水平。
(三)建設城市管理的首善之區,要求對預拌混凝土行業優化整合
必須加強對預拌混凝土行業的規劃指導和市場調控,實現金市與各區域的攪拌站供求基本平衡,制止盲目發展、重復建設,避免市場惡性競爭、秩序混亂。必須隨著城市中心區的擴展和工程建設重點向新城轉移,逐步和適度減少五環路內及附近地區的攪拌站數量,首先停產與居住區距離太近、出現擾民問題的攪拌站,并對攪拌站占用的土地進行新的項目開發。必須進一步提高攪拌站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采用節能、環保、高效的生產運輸設備,確保預拌混凝土的質量,提高對城鄉建設及處理突發事件的保障能力。
四、攪拌站治理整合的指導思想與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貫徹落實市政府第十五階段控制大氣污染措施為目標,以完善行業發展規劃,實施綠色生產標準,取締非法經營的攪拌站,關停經治理達不到《預拌混凝土生產管理規程》要求的攪拌站,停產城市功能擴展區域內過于集中和與城市發展產生矛盾的攪拌站為重點,推進保留的攪拌站實施完善環保設施的技術改造,推進攪拌站的生產能力與布局調整,實現全市和各區域預拌混凝土供求基本平衡、生產布局基本合理、保留站點生產能力充分發揮、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行業總體水平得以提升,預拌混凝土的生產與社會、環境和諧發展。
(二)工作原則
在確定治理整合的任務與目標時,堅持統籌保障供應、保護環境、技術進步、規范市場的原則;
在實施推進治理整合工作的措施時,堅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與加強行政監管相結合的原則、加強屬地管理與鼓勵集團化發展相結合的原則;
在進行攪拌站數量與布局調整時,堅持近期以減量為主和以五環路內及附近為減量重點地區的原則;
在制訂促進治理整合工作的政策時,堅持實現階段性目標和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的原則。[Page]
五、攪拌站治理整合的任務與目標
(一)全市攪拌站實現綠色生產
從2009年9月1日起,全市新建的攪拌站內的生產設施條件與管理必須全部達到北京市《預拌混凝土生產管理規程》的要求,原材料和預拌混凝土的運輸達到綠色運輸要求。2010年6月1日起,全市保留并正常生產的攪拌站要達到《預拌混凝土生產管理規程》和綠色運輸要求。
(二)壓縮超過市場需求的部分生產能力
到2012年底,全市的攪拌站點控制在135個左右,比2008年減少攪拌站點67個,減少幅度為33.2%。預拌混凝土的年生產能力調整到7500萬立方米,為平均需求量的170%,為施工高峰期需求量的115%。比2008年壓縮生產能力2980萬立方米,壓縮幅度為28.4%。單個攪拌站的平均生產能力達到55萬立方米,比2008年提高9.6%。
其中,朝陽區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控制在年產1970萬立方米左右,保留攪拌站點36個;海淀區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控制在年產510萬立方米左右,保留攪拌站點9個;豐臺區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控制在年產930萬立方米左右,保留攪拌站點14個;石景山區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控制在年產300萬立方米左右,保留攪拌站點5個;昌平區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控制在年產800萬立方米左右,保留攪拌站點17個;大興區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控制在年產640萬立方米左右,保留攪拌站點12個;房山區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控制在年產530萬立方米左右,保留攪拌站點9個;通州區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控制在年產680萬立方米左右,保留攪拌站點12個;順義區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控制在年產480萬立方米左右,保留攪拌站點8個;懷柔區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控制在年產160萬立方米左右,保留攪拌站點3個;平谷區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控制在年產220萬立方米左右,保留攪拌站點4個;密云縣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控制在年產160萬立方米左右,保留攪拌站點3個;延慶縣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控制在年產120萬立方米左右,保留攪拌站點3個。
(三)實施全市攪拌站空間布局的調整
根據“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區域功能與發展要求,對現有攪拌站的空間布局進行調整。
四環路附近、重點空氣質量保障區內(空氣質量監測子站周邊9平方公里)攪拌站和群眾反復投訴的攪拌站要優先調整和整合。五環路內外和中心城區邊緣地區的攪拌站要隨著城市中心區的擴展和工程建設重點向新城轉移而逐步調整減少。朝陽、豐臺、海淀、石景山、昌平、大興六區達到壓縮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目標和保留的攪拌站數量后,五環路以內的攪拌站將減少27個,五環路外中心城區邊緣的攪拌站將減少27個,調減幅度達到原有攪拌站數量的33%。其中朝陽區五環路內、外的攪拌站均減少13個;豐臺區五環路以內減少攪拌站10個;大興區五環路內、外的攪拌站分別減少2個和7個;海淀區、石景山區五環路以內攪拌站各減少1個;昌平區減少攪拌站點8個。
順義、通州、房山、懷柔等區縣要穩定目前生產條件較好、許可審批完備的攪拌站,通過改造與資產重組提高攪拌站的生產能力,保證北京地區新城和基礎設施建設對預拌混凝土的需求,并承接中心城區建設的部分預拌混凝土供應任務。
延慶、密云、平谷、門頭溝四區距離中心城區遠,以供應北京地及附近地區的建設工程為主。目前攪拌站數量不多,生產能力尚有潛力。應隨著北京地預拌混凝土市場需求的增長逐步提高攪拌站的產量。
(四)提升行業的發展水平
在壓縮超過市場需求的部分生產能力和空間布局調整時,盡可能停產落后的混凝土生產線和規模小的攪拌站;新建攪拌站的設計能力應大于年產60萬立方米,采用單機設計能力應大于3立方米的攪拌機,提高行業的裝備水平及平均生產規模。
在北京市攪拌站生產能力和空間布局調整時,鼓勵通過收購、兼并、聯合、重組等方式,組建大型預拌混凝土企業集團,提高預拌混凝土行業的集中度和實力,為北京的工程建設及應急供應提供重要的物質和技術保障。[Page]
六、攪拌站治理整合的推進措施
(一)強化行政監管,推進治理整合
1.加強對新建攪拌站的管理,杜絕盲目發展、重復建設
各區縣政府及各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攪拌站治理整合規劃及有關發展規劃要求,嚴格控制攪拌站的新建項目。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制訂《北京市預拌混凝土企業分站管理辦法》,規范攪拌站分站的資質管理。北京市具有資質的預拌混凝土企業設立分站,必須是在北京市有關規劃規定允許新建攪拌站的地區,達到北京市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程和攪拌站資質的全部要求,由擬建攪拌站分站所在區縣建委審核同意后,在混凝土企業的資質證書上進行設立分站的注冊內容變更,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將攪拌站資質與設立分站的情況向社會公示。通過實施《北京市預拌混凝土企業分站管理辦法》,實施攪拌站和分站的屬地管理,解決攪拌站異地設立分站時的管轄權不明確和亂轉讓、亂掛靠問題,建立各區縣建設、發改、規劃、國土、工商、環保部門在攪拌站建設項目審批和日常執法方面的聯動機制。杜絕不符合規劃要求的新建攪拌站項目上馬,對不符合條件未能獲得攪拌站資質或分站注冊批準的攪拌站依法注銷營業執照或經營范圍,對違法經營預拌混凝土的攪拌站依法查處。市和區縣住房城鄉建設委對向無資質的攪拌站和未注冊的分站采購預拌混凝土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依法查處。
2.貫徹綠色生產標準,淘汰不達標攪拌站
組織保留的攪拌站按照《預拌混凝土生產管理規程》要求進行生產設施改造,重點是對砂石料儲存、卸料、上料過程采取封閉措施,以及攪拌站內外道路硬化整治。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環保等部門組織達標考核,在2010年6月1日起未通過綠色生產達標考核的攪拌站應當停產整頓。2010年12月1日以后仍未通過綠色生產達標考核的依法注銷資質,禁止向建設工程供應,并由工商部門注銷營業范圍。
(二)依靠市場機制,實現優勝劣汰
1.提高市場準入門檻,促進攪拌站優勝劣汰
通過實施《北京市預拌混凝土企業分站管理辦法》和《預拌混凝土生產管理規程》,提高北京市預拌混凝土的市場準入門檻,規范市場的秩序,促使實力不足或經營不善的攪拌站在供大于求的環境下被市場淘汰。通過部分攪拌站的停產、破產實現生產能力的調減和空間布局的調整。
2.與項目開發相結合,解決攪拌站停產遺留問題
把五環路內和中心城區邊緣地區部分攪拌站的停產,與城市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征地拆遷,以及新的工業、服務業項目開發結合起來,通過多種渠道解決停產攪拌站的經濟補償和產業替代問題。
3.支持資產重組,發展混凝土企業集團
發展預拌混凝土的企業集團,有利于對預拌混凝土的質量監控,有利于混凝土高新技術的開發應用,有利于保證重點工程的供應。支持具有技術、資金、市場優勢的混凝土公司通過資產并購、重組和聯合,發展成為更具實力的預拌混凝土企業集團,盤活弱勢攪拌站的資產,消化部分停產攪拌站的遺留問題。
(三)突出區域重點,加大整合力度
朝陽、豐臺、昌平、大興四區是全市調減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減少攪拌站數量的重點區域,應當確定每年減少攪拌站數量的指標,并加大整合推進力度。
(四)落實管理責任,加強協調配合
成立北京市預拌混凝土攪拌站治理整合領導小組或聯席會議,由市政府主管領導或副秘書長擔任組長或召集人,研究決定預拌混凝土治理整合工作方案、布局規劃、支持政策等事宜。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委負責。
市政府各主管部門依據職責負責攪拌站治理整合的相關工作。市住房城鄉建設委負責起草攪拌站治理整合的專項規劃、工作方案和攪拌站的綠色生產管理規程,組織攪拌站綠色生產的達標考核和監督檢查,加強攪拌站的資質管理,組織對無資質攪拌站點的整治;市發展和改革委和市財政局負責研究攪拌站治理整合工作的有關推進政策;市規劃委和市國土局參加制訂攪拌站發展規劃,按照規劃要求進行攪拌站用地和建設規劃的審批,對違規建設的攪拌站進行查處;市工商局負責按照規劃要求進行攪拌站及分站的注冊審批,對無照、無資質和超范圍經營預拌混凝土的進行查處;市質監局負責攪拌站的綠色生產標準的審批;市環保局負責按照環保法規、標準對攪拌站進行監管。各委辦局依據法定職責,分工負責,協同配合,形成在攪拌站準入審批和監督執法方面的聯動機制。
各區縣政府負責北京地區的攪拌站治理整合任務。負責按照全市攪拌站治理整合專項工作規劃規定的各區縣治理整合目標制訂北京區縣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協調北京區縣各部門對涉及攪拌站及分站建設項目的審批管理,組織保留的攪拌站進行完善環保設施的技術改造,組織達標考核初審和日常的執法監督,取締違法建設和環保不達標、無資質的攪拌站點。
北京市混凝土協會負責推進行業自律,對攪拌站環保設施改造提供技術指導,對攪拌站資產重組提供咨詢服務。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