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發明垃圾制磚塊 通過檢測
“垃圾磚”是涂料廠負責人李小玉發明的。李小玉說,垃圾經過清洗、分類、消毒、粉碎后,向里面添加添加劑、粘膠漆、氧化鎂和氯化鎂,拌均勻后填入制磚的模子里,放置24小時干了后便成了磚。
他當場用木屑粉給記者做了一塊垃圾磚。據李小玉講,上述添加物中添加劑和粘膠漆是他自己研制出來的。在涂料廠內,記者拿著李小玉的磚同建筑墻體使用的煤渣氣壓發泡磚比較了一下,相同體積的磚塊,“垃圾磚”的重量要小些。
為了驗證堅韌度,李小玉將一枚釘子敲打進自制的“垃圾磚”中,釘子拔不出來,用手抓住釘子可以將磚提起來。他再將相同的一枚釘子釘入煤渣氣壓發泡磚中,釘子能不費多大力地被取出。
今年4月24日,衢州方圓檢測公司出具檢測報告:涂料廠送檢的10塊“垃圾磚”樣品,經檢驗,密度級指標符合《混凝土普通磚和裝飾磚》相關標準要求,放射性指標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建筑主體材料標準要求。
記者從衢州市環衛處了解到,衢州市區一天要產生350噸左右的生活垃圾。如果將這些垃圾用來生產墻磚,每天可產生近60萬元的經濟效益。同粘土磚工藝相比,“垃圾磚”還有利于保護土地資源。
衢州市經委相關負責人說,生活垃圾制成磚在衢州市是首次,經委將組織專家進行技術核定后,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和要求確定項目申報工作。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